最近在学IS-LM模型。IS-LM模型是凯恩斯模型。百度了一些相关资料,进行总结。
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发展
众所周知,凯恩斯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之后,以一部《通论》开创出宏观经济学这门学问。宏观经济学有别于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几乎是从天而降,直接改变了人们对于经济学的理解。今天人们嘴边的GDP、需求不足、金融泡沫、货币政策等概念,全都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
但是宏观经济学有天然缺陷:“缺乏微观基础”。微观经济学是从最基本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一点一点推衍出来,已经圆融贯通,毫无破绽。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并非从基本逻辑推出,而是直接就搞出总供给、总需求,用它来指导经济政策。正因为凯恩斯主义获得奇效,也就获得了合法性。可等到6、70年代,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经济实践中碰壁,不再灵验,这时怨声四起,指责它“不够科学”。
许多凯恩斯的徒子徒孙们坚信凯恩斯理论的正当性,积极为它补充微观基础,即所谓“新凯恩斯主义”另有一批学者更相信微观经济学的坚实基础,主张抛弃凯恩斯,另起炉灶,以微观经济学为工具,也从最基本的理性经济人出发,构筑一套新的宏观经济学,又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区别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工资、价格粘性,市场不出清,货币供应数量影响利率,财政政策有效,政府需要干预市场
新古典主义认为工资、价格弹性,市场出清,货币供应数量影响利率,财政政策无效,政府不要干预市场
新古典主义共同的主张是支持自由巿场经济,个人理性选择,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反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
凯恩斯以前,亚当·斯密主张“看不见的手”,反对国家干预贸易,主张自由放任和竞争,并认为竞争会使资源达至最大限度利用的程度。在当时,亚当·斯密力主政府要“廉洁”和减少干预。由于受他的思想影响,后人大多把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注意力从宏观转到了微观。后来,没过1929年开始进入经济萧条,1936年,J.M.凯恩斯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的通论》,提出摒弃了传统经济学的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机理,不相信市场机制的完善性和协调性,认为经济危机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而恢复均衡,坚决主张:采用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对严重的经济危机进行紧急抢救。不可否认,凯恩斯的经济政策的实施缓和了经济危机,减少了失业,促进了经济增长,使西方世界经历了长达25年之久的“繁荣”。但是,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膨胀性经济政策的后果带来了70年代的“滞胀”,使凯恩斯主义不得不退出“官方经济学”宝座,让位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即使如此,在各国实施的经济政策中,仍然可以看到浓厚的凯恩斯主义色彩。
宏观经济学讨论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这三大市场的问题,又要涉及经济增长、经济波动、货币问题、经济政策等诸多敏感问题。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笃信市场,持“极端自由主义”的观点。“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凯恩斯怀疑市场的传统,认为市场总要失灵,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
各个领域的对抗中,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多出奇招。比如在经济波动问题上,它们有“商业周期理论”;在经济增长问题上,它们有“代际交叠模型”;货币领域,金融领域,更是它们的地盘,不可动摇。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统一的微观基础,每个领域的新模型、新理论,都可以潜在地支持其他领域的研究,彼此通气,相互借力,最终成就体系。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两派对峙的局面已成。
各个领域的对抗中,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多出奇招。比如在经济波动问题上,它们有“商业周期理论”;在经济增长问题上,它们有“代际交叠模型”;货币领域,金融领域,更是它们的地盘,不可动摇。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统一的微观基础,每个领域的新模型、新理论,都可以潜在地支持其他领域的研究,彼此通气,相互借力,最终成就体系。
新凯恩斯主义虽然在某些领域也有创新模型,但终究缺乏微观基础,以至于各种碎片无法串成一体。那么新凯恩斯主义何以还能屹立不倒,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相抗衡?原因在于他们守住了最后一块阵地,即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上流动的要素是劳动力,也就是人。人的流动远比货币、商品的流动困难,市场失灵之处比比皆是,于是这里成为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滑铁卢。
新古典经济学虽然在这里屡战不利,却不愿承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这么宏大、系统、有微观基础的理论无法解释劳动力市场。本届诺奖三位得主捣鼓出来的“搜寻-匹配模型”,就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用于对付新凯恩斯主义的杀手锏。
按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念,极端放任的市场总会自动平衡供需,达致最优的效率。商品市场上的非均衡,就是商品过剩,或者生产力过剩。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解释说,此乃不够市场化之故。只要破除市场阻碍,商品过剩或者生产力过剩都会自然消除;资本市场上的非均衡,诸如通货膨胀,信贷不足,金融泡沫等,就更容易解释了。只要放开市场竞争,所有问题全都迎刃而解。
轮到劳动力市场,麻烦的问题来了。劳动力市场上的非均衡就是失业。完全自由的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真的能完全解决失业?弗里德曼都承认的“自然失业率”(就是无论政府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消除的一部分人失业的状况)也能被自由市场消除?
Peter A. Diamond,Dale T. Mortensen和Christopher A.
Pissarides这几位经济学家一直在努力改变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不利的现状。他们的“搜寻-匹配模型”是一种高度支持自由主义的模型,认为充分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最多只存在“摩擦性失业”,而不存在非自愿失业。换句话说,市场上之所以存在失业,是因为“有人正在找工作”以及“有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罢了。失业问题不是宏观经济学中不能克服的顽疾,劳动力与其他商品一样,也可以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达致效率最优的市场均衡。
搜寻-匹配是劳动力市场常见的情形,信息不对称之故,在其他市场上并不多见。比如说,我们去超市购物,看似也是一个搜寻-匹配的过程,即我们搜寻品质-价格对于自身都合适的商品。而生产商品的企业也通过价格等待着认为它的品质-价格合适的顾客。但这个搜寻-匹配的过程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不会过多耽误。至于金融市场上的搜寻-匹配,效率更高。股市和其他金融市场,每天都在撮合不计其数的交易,瞬间完成,没有争议。可是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相比,可就困难许多。每天都有许多人在找工作,每天也都有许多劳动岗位在招人。我们同样有大量报纸、杂志以及招聘网站做着联络劳动力供需双方的事,可是两方面的缺口(即劳动力方面的失业和企业方面的缺乏合适劳动力)仍然同时存在,未见得减少。
凯恩斯的一些主张
凯恩斯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他主张政府通过调节需求来达到充分就业。在总的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张扩大政府开支,增加货币供应,实行赤字预算来刺激国民经济活动,以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
应该说,这种主张基本上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因此凯恩斯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成功。他认为,平衡预算的概念对决定政策不起作用,呼吁财政政策要从旧式的预算平衡的概念中解放出来。于是,古典经济学的预算平衡的原则从此被打破,许多国家的政府从不得已的预算赤字,逐步走向主动的、无所顾虑的赤字预算。赤字预算的确刺激了有效需求,但却又产生了通货膨胀等新问题,引起后来的经济学家为此而争论不休。
凯恩斯反对一味节俭。传统的经济理论和社会道德规范认为储蓄、节俭是美德,极少宣传消费是善举,是刺激经济的良策。他引用过孟德维尔的寓言:蜜蜂社会由于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而繁荣;又由于节俭而衰落。以此说明节俭往往对社会不利。
为刺激经济发展,凯恩斯主张物价上涨。因为通过物价上涨使实际工资下降的办法,要比传统的主张降低名义工资的办法更为聪明、可取。降低名义工资也许会刺激企业的经济活动,增加投资,扩大就业,就个别企业来说也许行得通,但从整个社会来说,这种做法并非良策。因为降低名义工资容易引起工人的反抗,而且降低工资水平会相应地减少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导致市场和生产的进一步紧缩。
凯恩斯也主张“济贫”。他认为,向富人征税再救济给穷人,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因为富人的钱越多,储蓄的钱会越多。而征税后储蓄会减少,再救济结穷人,使之用于消费,把大部分的国民收入转用于消费,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刺激生产,实现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