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疫情中,对家庭观念冲突的思考

image.png

特殊的疫情期,在老家乡下度过了两个多月的特殊时光。这是至少10多年未有过的事,一家三代人朝夕相处,上至70-80,下至7-8岁。

家庭系统动力的起伏变化,让我对家庭有了更多切身的体会和思考感悟。

略微整理一下,当成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盘点和梳理。

image

先说说我的感受吧!最大的感受是——

1、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家庭观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家庭观念,正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烙印。

对于夫妻关系、父母子女,不同代际秉持着不同的观念,有的还深入骨髓难以改变。

比如老辈喜欢讲“孝顺”,某种程度上是希望晚辈顺从、服从、听话,而且他们自己就是这样做过来的,所以很自然这样要求其后辈。

新一代人则更多讲“孝敬”,认为对长辈要有敬重,但不可能完全顺从和服从,因为他们的观念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更有甚者,有的老人还秉持“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棍棒底下出孝子(人才)”等理念。在从小接受现代教育的后辈人眼中,这只是树立了长辈自我、专制、霸权的形象而已,完全无法接受,只会导致对抗。

脱离了时代、文化等前提背景,很难评价哪一代人的家庭观念就一定好。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也是一个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的问题。

正如一种生活方式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坚持,一种家庭观念也有一种家庭观念的背景和适用范围。

封建时代的“三纲五常”,在那个时代也许有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但放在今天另当别论。

客观、辩证的看待传统,其中难免有一些未必适合今天,因为时代变了。

固执于多年前的一些文化、风俗、习惯、规则、信条等传统本身,而不管其成立的前提、背景,也不管时代发生了什么变化,更不看这些传统是否适合当下,这无疑是狭隘、固化的,也是容易引起观念冲突、矛盾的。

也许,真正重要的不是理念本身及其对错好坏,而是理念的前提背景和适用范围,以及这些理念是否适合当下时代和某个家庭。

不妨来看看——

2、不同家庭观念背后的核心

透过不同的家庭观念,思考两个问题:

其一:这些观念的初衷、目的是什么?

其二:这些观念与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带着感受、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哪个重要?

对这两个问题,口头答案不外乎“家庭和谐、安稳……”以及“当然是人重要——这还有得讨论吗?”之类。

而现实给出的答案往往不是这样。

现实中,人们往往会忘记初衷、目的,而坚持观念本身的正确性、权威性、传承性……让人服从这些观念,而不是借助这些观念让人(家庭)过的更好,更很少去反思其局限性。

换句话说,现实的答案大多是:传统观念比活生生的人重要。

其实问题的背后还有个关键点: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夫与妻?

  • 你认为这些关系是平等的,还是有高低主次的?
  • 是开放坦诚的,还是封闭自我的?

也由此延伸出来一些问题:

  • 如何看待亲情?
  • 如何看待(血缘)关系与感情?
  • 血缘关系与感情完全一样吗?哪个重要?
  • 如何看待关系、责任、义务、情感这几者之间的关系?
  • 责任义务等同于感情吗?
  • 如何看待彼此之间的付出?

对这些问题,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不同。

答案本身都不是问题,都是一部分人在各自经历背景下形成的自己的理解。
往大处讲,有时代、文化背景的影响。
往小处讲,有自身经历、理解角度乃至当时心境的影响。

所以又是见仁见智了。

但如果家人之间对这些问题没有基本的沟通和共识,到最后就只能是各执己见,而在生活中就会潜伏无休止的争吵和对关系的伤害。


如何面对呢?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

1、尊重差异,减少控制

你自有权坚持自己的理念,却无权强迫别人遵从你的理念。

换言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观念、习惯等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不管别人是谁、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也不管你自认为自己那一套多么好、是多么自以为好心好意。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你可以喜欢自己的萝卜,但别人也可以只喜欢他的白菜。
不要拿自己的萝卜去逼迫喜欢白菜的人。

2、给予空间,彼此自由

“尊重差异、减少控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每个人都喜欢自由、自主,而不喜欢被别人控制影响,所以给人足够的空间就是对他莫大的尊重。

对于父母而言,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更是对孩子的爱护。


有一对比较智慧的父母给孩子立下两条行为底线:

(1)不危及身体、心理的安全、健康。

(2)从长期看,不至于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如拖拉、懒散等。

除此以外,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尝试。


父母跟子女是如此,夫妻之间也一样。

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没有完全互相认可的两个人,彼此终归存在着差异,也终归存在着彼此不太认可的地方,这些都是现实,无法回避也无需回避——不管这两个人是夫妻还是父母子女。

家庭观念不一样,彼此的理解不同,这些同样都是现实,无法回避也无需回避,客观理性冷静的接受现实即可。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疫情中,对家庭观念冲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