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留有意终随己

今年5月,美国反堕胎法通过,美国至少倒退150年,无数民众走上街头抗议。与这个政治法案相关联的,是1972年的美国罗素韦德案,当时一个叫罗的女士意外怀孕,但因为生活窘迫无法独自抚养,于是萌生了堕胎的想法,但是她生活的得克萨斯州又规定堕胎违法,机缘巧合下,她遇到了两个女律师,于是girls help girls,将当时的检察官韦德告上法庭,几经辗转,在1973年,代表着女性生育自由的“罗素韦德案”获得承认,也意味着女性对于自己的生育权有了选择的权力。



女性的平权之路走得踉踉跄跄,一路波折。在上世纪的中国少女们掀起的“出走潮”,又何尝不是对自己身体权的捍卫?前有为了逃婚而出走的萧红,后有为了抵抗封建父权出走的张爱玲,有从结束“十年婚姻”出走的文艺女青年苏青,更有和少帅私定终身,一生追随的赵四小姐,还有走上抗日救亡道路的丁玲和秋瑾。这些纷纷出走的姑娘们,是最早受到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影响的女性,基本上都受过良好教育,且骨子里都有强烈的反叛精神。



1879年,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创作的《玩偶世家》一经问世风靡全世界,被有权有势的丈夫当做“小鸟儿”、“小松鼠儿”玩弄于鼓掌的娜拉,最后选择了离家出走。娜拉的举动很像某个曾经流行一时的网络金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是娜拉抛夫弃子的行为,让这部戏剧在很多欧洲国家被禁,在压力下易卜生最后决定改写结局。在另一个结局中,娜拉的丈夫再次提醒她要尽责任后,娜拉决定再次给她的丈夫一次机会,易卜生后来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事实上今日所有的演出,包括差不多所有的电影版本,还是使用原来的结局。矛盾的点是什么?是女性捍卫自身权力和担负起养育责任之间的一种矛盾,女人都不管不顾要自由了,家庭仅靠男性还能维系吗?

这本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文艺女青年鲁迅先生在自己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伤逝》中,也刻画了一个出走的女主角子君,发出了这样的呐喊——“我是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却在没有经济来源日日操劳家务的同居岁月里埋葬爱情,也埋没了自己。这个角色在后来亦舒的小说《我的前半生》里再次重塑。鲁迅1923年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发表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专门就这股女性意识觉醒的思潮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觉得这篇演讲稿非常的客观公正,既没有对女性的过度呵护,也没有对女性的过度偏见。我们一起来看看,去和留两种选择的若干可能吧!



鲁迅先生说,身无所长也身无分文的,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这样的故事不是没有,张爱玲在成名作《沉香屑第一炉香》里描绘了一个逃离原生家庭的女大学生葛薇龙,出走的她投奔了交际花姑妈梁太太,遇到了花花公子乔琪乔。前者把她引荐给老富商当情人,后者告诉薇龙——“我不能给你婚姻,也不能给你爱,我只能给你快乐。”她意识到自己即将被喧天缥缈的物欲和情欲吞没的时候,喃喃自语:“这跟长三堂子买进一个人有什么区别”,她想过打包行李逃离,但终究还是贪恋满橱华美的衣衫和闪亮的珠宝,迷恋乔琪乔给她的“快乐”,留在姑妈的豪宅里,不是忙着给姑妈弄人,就是忙着给乔琪乔弄钱。张爱玲笔下的葛薇龙就印证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冲动出走的娜拉的结局,堕落或者回来。

沈从文写过一个短篇小说《萧萧》,讲述了一个童养媳萧萧的故事,12岁就陪伴小8岁的丈夫,既像是姐姐又像是妈妈,后来遇到了同龄的男娃娃, 偷尝了禁果,怀了孩子,差点被沉潭或发卖。萧萧心中仰慕“出走”的女学生,她听说女学生可以和男生在一处读书,人熟了,就随意同那男子睡觉,也不要没人,也不要彩礼,名叫“自由”。萧萧带大了小丈夫弟弟,再带大私生儿子牛儿,接着又与小丈夫有了儿子毛毛。她离女学生越来越远,只有不断的生育,继续延续香火的命运。



民国出走的娜拉“萧红”是萧萧向往的女学生,她所著的《呼兰河传》里的小团圆媳妇就是萧萧。萧红在临死之前发出的叹喟,我一生的所有悲剧皆因我自己是女人。萧红因反抗父亲安排的传统婚姻,逃到了北京。但是很快就捉襟见肘的她,竟然跟未婚夫汪恩甲在旅馆同居,直到未婚先孕,名誉受损被抛弃,后来她又跟了萧军,再次怀孕,再次分别。她的出走,意义是什么呢?走了个寂寞?萧红的一生,生了2个孩子,都是一出生就送了人,她总在为经济困顿,为爱情困扰,疾病缠身,30岁出头就红颜陨落,客死他乡。

她的老师鲁迅先生说,娜拉出走,是梦醒了,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如果只是一条象征梦想的紫红的绒绳的围巾,那可是无论宽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是不中用。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对于出走的娜拉来说,钱能解决问题,但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独立生活的心智和能力,不是有钱就能活得幸福,人活着不是一个孤岛,还有周围的关系和前因后果的渗透。



同时代出走的张爱玲,17岁时因为讨要学费而被父亲后母软禁殴打,彻底与父亲决裂,去了生母黄逸梵处,黄逸梵也是一个从吸毒前夫身边出走的女性。面对张爱玲的投奔,她直言,我只有一份钱,要么给你当嫁妆,要么给你当学费,你自己选。张爱玲选择了继续求学,后来凭借翩飞的才华活成了一个畅销书女作家,即便是后来遭遇和胡兰成的情殇,也能拿出30万的分手费体面收场。张爱玲出走美国后的那段婚姻,她怀了老丈夫赖雅的孩子,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窘迫,更多的是她并不认为自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给肚中孩子幸福,她选择了堕胎结束这个孩子的生命,这段被她写进了《小团圆》里,鲜血淋漓的男胎在波涛汹涌的抽水马桶里消失。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出身名门,不甘心跟吸毒的纨绔子弟老公张廷重虚度光阴。她不差钱,拎着一只百宝箱周游列国,读书、旅游、谈恋爱,不断换男朋友,花销都从变卖家产而出。而她的一对儿女,张爱玲和张子静,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仅长期见不到生母,还饱受生父和后母的虐待。黄逸梵有很多男朋友,本质上不过逢场作戏,后来她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糕,竟然落魄到去工厂做女工,黄逸梵最后的几年时光租住在一个地下室里,身边无一亲人,自己渐渐体弱,后来,她也没有见到女儿最后一面。张爱玲在《小团圆》里没有安排男主角,只有自己和母亲两个女主角,她写出了自己对母亲的爱恨情仇,母亲给她留下的最后一笔财富解救了拮据的女儿,然而母女间淡薄的情感是一生的遗憾,也是她不能够选择当妈妈的原因,这件事直到她堕掉自己的孩子,直至母亲去世都未能和解。

一个在孩子出现前就为他做出选择的母亲,和一个任凭孩子出生后抛弃他的母亲,谁更糟糕,谁又说得清呢?美国女性反对《反堕胎法》,大部分向往不是表面的性自由,而是能为自己和下一代的人的人生做主,而不是任由自己变成一个生产的通道,去当一个不自量力的母亲。

没有一技之长,不顾责任的出走娜拉,在上个世纪引起的争议,其实是既没有钱,也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责任,落得的也无非是镜花水月、贻害子孙的下场。

上世纪风靡世界的电影《廊桥遗梦》,女主角弗朗西斯卡在婚后遇到一生挚爱罗伯特,最终还是在出走的档口选择了留下,她说:当一个女人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意味着生活的起点,也意味着终点。尽管爱情的魔力不可抗拒。可是,如果放弃责任。爱情的魔力就会消失,蒙上一层阴影。

离婚率升高,现当代的娜拉很多,但是她们在出走之前,经过了深思熟虑,考虑到了经济,也能和配偶站在平等的层面对话和协商,因为婚姻破碎造成的悲剧仍然有,但显然有考虑到对孩子的杀伤力。归根到底,还是跟鲁迅先生所说的女人经济权和参政权的改变,已经曾经以重男轻女为主流到现在男孩女孩都一样的亲权关系。女性走向外部世界,不再只有堕落和回归两条路。



2020年,56岁的大妈苏敏,一人一车一帐篷,离家出走,逃离了婚姻。她安顿好了儿孙,也有了出走的基本经济条件,余生很短,她活得精彩,做直播、出书、接广告,我不太想用独立女性去形容这样的女人,太单薄,我觉得说她是个考虑周全、问心无愧的人更合适。



今年4月份,华裔“麦瑟尔夫人”黄阿丽终——于——离婚了,这条新闻简直比她结婚的消息轰动一万倍。为什么呢?因为黄阿丽结婚的时候是走了一条传统的议价之路,老公是哈佛高材生,家庭条件优渥,远比自己优秀,她向往过上不劳而获、丰衣足食的全职太太生活。婚前婆家与她签订了协议,约定她不得依靠婆家和丈夫。生了两个孩子的黄阿丽,不得不走上一条事业与家庭双丰收的道路。她把生产后的尴尬、育儿的辛苦和婚姻中的一地鸡毛,编成了一个个犀利幽默的段子,放到了单口相声里,幸运地名利双收。结婚8年后,黄阿丽离婚了,和平分手,共同抚养孩子,而且,她的丈夫也不能拿走她赚的一分钱。她终于可以实现自己愿望:集齐家庭、事业和小奶狗。

请娜拉们出走前,把需要自己保护的人当人,更把自己当个人,去留无意看庭前云卷云舒,云是看到了,别在背后留下一地鸡毛,下一代的各种原生家庭问题,你留给她,她又何其无辜?去留有意终随己,才是更好的答案。

本文作者已设置禁止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去留有意终随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