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命的意义

关于纳粹集中营的悲惨描述,影视作品很多,如《辛特勒名单》、《美丽人生》等,无不震撼人心,发人深省。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讲述的同样是集中营的遭遇,稍稍不同的是这个集中营是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而作者是一位心理医生,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揭示囚徒的心路历程。

经过他的观察分析,囚徒的精神反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收容阶段、适应阶段和释放阶段。

                              1

在第一阶段,囚徒主要表现出的是惊恐。脑子反复出现的是毒气室、焚烧炉和大屠杀的字眼。但脑子里又会出现“暂缓性迷惑”的状态,总以为厄运不会马上降临,甚至会有转机。这时期的囚徒天性没有被磨灭,会愤怒、厌恶、怜悯、好奇,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对外界的事物能敏锐的感知到并生成相应的情绪,心门一直打开着。但随着死亡一再发生,残酷的事情趋于日常,尤其是每个人除了身体外一无所有后,他们的敏感度降低了,似乎已经习惯了,甚至生出一些冷酷的幽默感,也不惧怕谈论毒气室之类的字眼。但作者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不去“触摸铁丝网”,因为自杀对他毫无意义。

                                2

第二阶段就是冷漠期。囚徒的情感进人死亡状态。看到毒打也好,死亡也好,拖去焚尸炉也好,只是呆呆地看着不动,对一切司空见惯,没有任何事情能打动他了。甚至有囚徒从体温尚存的尸体上抢东西,就算拿到一截绳子也会沾沾自喜。

这时人已不是人,已退化成动物了,具有动物的特性:冷酷、自私、麻木、迟钝。也许只有藉此冷漠的外壳才能保护自己。

但作者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呵护自己那一点点可怜的自尊。当一个像猪头一样的工头辱骂他是猪并发出死亡威胁时,他奋起反击,反唇相讥。结果工头扑上去,他被暴打一顿。有时精神上的羞辱比肉体上的折磨更让人不堪忍受。

有很多人在第二阶段纷纷死去,他们的意志力先瓦解了、精神支柱坍塌了,看不到任何希望,觉得生活毫无意义。精神上一松动,身体的抵抗力就下降,疾病就席卷而上并将其吞噬掉。有个囚徒做梦梦见3月30日会得到解放,但随着日子临近,根据消息判断,战争不可能在这一天结束,结果此人29日发高烧,30日死亡。希望能燃起生命活力,绝望只能置人于死地。

                                3

解放期终于来到,少部分幸存的囚犯们终于乌云散尽望见署光。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囚徒们并没有想象中兴奋,他们迈着迟缓的步子走向大门,口里念叨着“自由”二字,居然对外面的一切毫无感觉。他们已丧失了感受快乐的能力!这是一种“人格解体”,一切都显得不真实、不可能,像是在梦中一样。有些人甚至摆脱不了集中营中司空见惯的残忍行为的影响,获得自由后有种报复的想法。有个囚犯卷起袖子吼道:我一旦能够回家,这只胳膊要是不占上血迹,我就把它锯掉。

这些人需要一步一步地恢复,直到再次成为人。到这时,在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后,他不再畏惧任何东西,这种体验弥足珍贵,无比美妙。

                                4

现在该来谈谈,为什么有些人能活着出来,而有些人不能。

作者作为知名心理学家,他完全可以拿到签证逃到美国去,但为了病人和年老的双亲,他选择留了下去。很不幸,作为犹太人,他被送进了集中营。一踏进集中营,他就决定不能自杀,因为这对他毫无意义。在如此残酷极端的环境里,尽管知道前途未卜存活率极低,但他一直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他有需要完成的手稿,他有需要照顾的双亲,他有可爱的爱人需要去团圆,他要用意义疗法治疗更多的人,这一切都责无旁贷,需要他去独自完成。这就是他活下去的意义,就像尼采所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知道活下去的意义,在行动上他就表现不一样,他能忍受各种残暴的对待,他会尽量与工头保持良好关系,他对其他囚犯释放善意并照顾伤残病人。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一个信念: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他并不比其他囚徒更强壮,得到的食物也并不比别人多,受到的虐待也并不比别人少,但他不屈从于致命的暴力,能保持自我内在的自由,从而避免沦为环境的玩物而成为抛弃自由和尊严的标准的囚徒。

他――维克多·弗兰克尔,出狱后,走出了父母、妻子和哥哥死于集中营的阴霾,开创了意义心理疗法。出版了39部作品,67岁仍学习驾驶飞机并取得驾照。80岁还登上阿尔卑斯山。最终活了92岁。

是的,他的成就配得上他受的苦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找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