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随想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师生渐入状态,学生、老师、家长们在开学阶段的一些打算能否坚持,关键在于第三周及以后一段时间。

对于学生来说,开学初有个新打算是很正常的,一般说来,都是上个学期期末考试不怎么理想,然后对父母或自己发誓过,下个学期从头再来。

其实在暑假已经可以开始发奋了,但是毕竟还不是正常的学校生活,没有上课、考试,于是等待着开学。

开学的前几天确实很在心,听课认真,作业及时上交,正确率也较高,所以让人觉得欣慰,看到了希望。

但就在这时,要上坡了,因为所有的教材,每一章都是前两节内容简单,到第三、四节开始有难度了,而所有的难题都是第一小题容易,第二、三小题难,可是,反过来看,所有的非优秀生基本都是可以解决第一题的,区别就在于如何应对第三、四节新课,或者第二、三小题。

对于那些有打算的同学,其实他们的打算的落实不在于向父母或自己表白,也不在于在开学的第一周让人惊喜,而是在开学的第三周,暗暗顶住,勇于坚持,因为这时的你前面的基础知识是知道的,遇到的困难还不是很大,而且更关键的是此时的你还有一些激情,好比拔河时的相持,好比跑1000米时的途中跟随,而一旦松了、掉了,是很难再追上的。

其实学习不好的同学,就是在每一章,每一学期,每一年的一次次掉队中不断拉被其他同学拉开差距的。

同样,面对一道难题,许多同学,甚至家长都感叹孩子不会做难题,其实是不想做难题,而且当家长这么感叹的时候又给了孩子不想做难题的理由。而真正的难度实际上在于孩子们在遇到难题中的第二小题时,不战而屈,跳一跳可以摘得到的都不肯尝试、不想努力,那么何况更高了。

话说回来,小孩毕竟是小孩,心理没有完全成熟,意志力没有足够强,这时父母、老师能再旁边帮一把,还是有必要的,好比跑1000米时有个人在旁边助跑,加油。

作为家长,每个人都全心全意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进步,优秀。可是大多数的家长都是迷茫的,到不是成绩达不到理想的目标,而是纠结于自己的孩子居然不肯听父母的话。

提醒他及早完成作业,他们说这么烦,想查查他的作业,他们把书房的门都关了,给他们准备些点心,他们不理,天凉了要他们穿一件外套都不肯,更糟糕的是还有同学与父母对立、冷战。

撇开孩子们正处于青春期这个原因,各家长是否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和站在孩子的立场做个反思。

如果回想从前,从读小学、甚至幼儿园及更早开始,家长是不是以训导者的姿态面对孩子、要求孩子,总觉得自己是成人、是父母,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不知不觉中不但站得高,而且说得多,包罗万象,学习、生活等细致到早饭吃什么?与哪个同学联系?成绩上考80几分,认为太低,进步了到90几分,还是觉得与好同学有差距,看不到孩子的进步,更没有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交流对象。

孩子小的时候,看似听话,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龄,必然会反抗,首先是无声的沉默,再后来可能就是对着干了。其实儿童阶段、少年阶段都不是成年阶段的准备,家长不应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比如现代的家长都认为考公务员是最好的就业,于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当公务员,这是因为自己经历了二十几岁到四十岁之间的不断奋斗,起起落落,事业也好、生意也罢、最终都是需要一个稳定的、体面的能养老的职业,这就是公务员的优势。

可是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有许多人因为没有这个体验,不知道撞得头破血流的滋味,都憧憬创业、实现自己理想的梦想,所以并不都是认同考公务员。

同样道理,少年阶段就是孩子发育、成长到十几岁的一个特定阶段,他们的许多想法并不是四十岁的成人设想中的15岁的孩子,你得蹲下身来,钻进他们的脑力、走进他们的心灵。认同他们、理解他们、再适当引导他们走过这一程。

作为老师,其实就是作为我来说,也需要不断反思。

反思一,近年来,在业务之外得到了不少虚名,也许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需要,但对我来说,只能把它当做约束,没有理由感觉良好,山坡上开满了鲜花,牛羊把它当做饲料,还是要心如止水,还得实实在在教好书,育好人。

反思二,以前曾听说过名师出高徒,现在并不认同,反倒是觉得:严师出高徒,高徒促名师。

人过五十,心态会变,有点沉不下来。每一节课要认真备、每一道学生做的题目最好都先做、每一次单元测试前最好有一份自己的复习提纲,包括本章的核心和变式、每一章单元测试后都又测试分析(需要坚持)、更多的优秀生和学困生都能长期关注。

反思三、教书首先看成绩,这是第一层次;然后还得看人品,也就是育人,这是高一层次了,有时候育人比出成绩更要紧;最高的层次应该是结缘每一个家庭,当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称心如意时,这个家庭应该是美满的、幸福的。

所以应多与家长联系、沟通,由于不喜欢而且也没有精力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所以,采用文章共享的方式,当然也欢迎家长们微信私聊。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学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