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前端 UI 组件:组件设计

本系列文章《聊聊前端 UI 组件:组件体系》中初步说明了 UI 组件的架构设计,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说说那篇文章中一笔带过的部分,并阐述在设计一个 UI 组件时应该注意的点有哪些。

目录结构

在《聊聊前端 UI 组件:组件体系》中列出的目录结构的基础上做了些许调整——

component
   ├── demo                       # 示例相关文件
   │   └── ...
   ├── test                       # 测试相关文件
   │   └── ...
   ├── style                      # 样式相关文件
   │   ├── _functions.scss        # Sass 函数(可选)
   │   ├── _properties.scss       # CSS 自定义属性(必需),风格组件的一部分,供外部运行时自定义主题风格
   │   ├── _variables.scss        # Sass 变量(必需),风格组件的一部分,供外部编辑时/编译时自定义主题风格
   │   ├── _mixins.scss           # Sass 混入(可选)
   │   └── _rules.scss            # CSS 规则(必需),视觉组件,具有约束结构的作用
   ├── typing                     # 类型相关文件
   │   ├── custom-properties.ts   # CSS 自定义属性配置项(必需),用于运行时生成 CSS 自定义属性
   │   ├── aliases.ts             # 类型别名(可选)
   │   ├── interfaces.ts          # 结构组件接口(必需)
   │   └── index.ts               # 类型统一导出
   ├── HeadlessComponent.ts       # 无头组件,UI 组件与结构无关的逻辑
   ├── Component.vue              # 结构组件,受生成 HTML 的 JS 库/框架的源码、平台限定的视图结构描述语言影响
   ├── index.ts                   # 模块统一导出
   ├── changelog.md               # 组件变更记录
   ├── readme.md                  # 组件说明文档
   ├── metadata.yml
   └── package.json

命名约定

HTML & CSS class

在基于组件开发(Component-based Development),即大家所说的「组件化」,在 web 前端领域普及之前,流行过一种神奇的 class 命名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方法论了——原子类(atomic classes)。

估计一入行就是 React、Vue 横行的前端,压根儿就没听过更没见过「原子类」是个什么东西——



Atomic classes

看到了吧,这种方法论强调的就是尽可能将 CSS 的每个属性和值的组合拆成 class,命名方式也基本是「属性名 + 属性值」的形式,并且属性名和属性值是否进行「简写」以及中间有没有 -_ 等分隔符就看编写的人的素养和心情了。

原子类的「优点」是,它把 class 拆分到足够细,很好很「原子」;原子化带来的特点就是可组合性很强,这样任何页面都可以通过原子类的有机组合去实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哪天设计师说要把按钮距离左边的 15 像素改为 10 像素——没问题!把

CSS 组件在本系列文章所阐述的 UI 组件体系中,叫做「视觉组件」,class 的命名遵循 BEM 的变体——SUIT CSS 命名约定

SUIT CSSNormalize.css 的作者 Nicolas Gallagher 于 2013 年左右时创立,虽然现在已经处于基本不维护的状态了,但它基于组件开发的思想仍发挥着余热。

SUIT CSS 命名约定我从 2014 年用到现在,并且会继续用下去。本系列文章 CSS 相关的示例代码中 class 的命名皆遵循此命名约定。在基于组件开发的体系下,强烈建议 class 命名遵循 SUIT CSS 命名约定——

/* 组件 */
.ComponentName {}

/* 组件修饰符 */
.ComponentName--modifierName {}

/* 组件后代 */
.ComponentName-descendentName {}

/* 组件状态 */
.ComponentName.is-stateOfComponent {}

/* 辅助工具 */
.u-utilityName {}

组件基类 .ComponentName 及其后代 .ComponentName-descendentName 很好理解,它们天然具有层级关系,共同描述了一个 UI 组件的结构——


文章标题

章节标题

章节段落

一些其他信息

文章标题

章节标题

章节段落

而组件修饰符 .ComponentName--modifierName 和组件状态 .ComponentName.is-stateOfComponent 有时就不能很好地区分何时该用哪个了。就拿按钮 CSS 组件来说,它的颜色、是否可用与尺寸,哪个该用修饰符?哪个算是状态?

我给出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标准:如果是 UI 组件的特性,即不会因为什么条件而改变的,用修饰符;倘若会因某个条件满足与否而变化,那就是状态——





批量删除

应该注意的是,组件修饰符和组件状态都是直接加在 UI 组件的根节点上的,也就是要跟在组件基类的后面,不能用于组件后代上。假如一个组件后代需要程序化地改变它本身的样式,要用辅助工具类而不是状态类。当一个组件后代的结构、功能等变得复杂时,要将其封装成一个新的组件。

Sass 变量与 CSS 自定义属性

在本系列文章所阐述的 UI 组件体系中,Sass 变量和 CSS 自定义属性合称为「风格组件」,它们负责主题风格的定制,是与设计体系(Design System)的结合点。其中,Sass 变量是在编辑时/编译时,CSS 自定义属性则是在运行时。

在这里,Sass 变量与 CSS 自定义属性的命名方式比较类似,它们大概都是 -[-descendent-name|-modifier-name][-state]-(variable-name|property-name) 的形式。

由于我在基于本系列文章所阐述的思想做一套叫做「Petals」的半成品 UI 组件,因此之后的示例代码中涉及到的 部分基本都会用 petals

Sass 变量是以 $__petals$petals 开头,与组件名之间用 -- 连接,前者是内部使用(私有)的,上层开发者无需关心,后者是供外部在编辑时/编译时定制用;CSS 自定义属性则用 --petals 开头,以 - 与组件名相连——

/* 实际形式:--(variable-name|property-name) */
$__petals--button-font-size: --petals-button-font-size;
$__petals--button-line-height: --petals-button-line-height;

/* 实际形式:----(variable-name|property-name) */
$petals--button-primary-focus-color: var($__petals--primary-active-color, $petals--primary-active-color) !default;
$petals--button-primary-focus-bg: var($__petals--primary-active-bg, $petals--primary-active-bg) !default;

上文所说的 CSS 组件,即视觉组件,它是将样式进行封装,对外屏蔽细节;而风格组件相反,通过将视觉组件所用到的 CSS 属性值动态化的方式达到样式可定制化的目的,这就变得像 utility-first 的原子类一样暴露了样式细节。

但与 utility-first 的 CSS 框架不同的是,风格组件只给进行主题风格定制的人带来了心智负担,对其他的上层开发者并无影响。

业务无关

本系列文章主要讨论的对象是业务无关的 UI 组件,在单说「UI 组件」或「组件」时也是指这个;而业务相关的 UI 组件,在本系列文章所阐述的 UI 组件体系中叫做「部件」。

根据 UI 组件的通用性,可分为「通用组件」和「专用组件」。「通用组件」是能够满足大部分常规场景的 UI 组件,它们的集合通常会作为「组件库」整体打包发布为一个软件包;「专用组件」是为了解决某些特殊场景需求而存在的,像数据网格、各种编辑器等,这类一般都是单独发包。

欧雷《聊聊前端 UI 组件:组件特征

上面提到的「通用组件」和「专用组件」都是业务无关的 UI 组件。

UI 组件是什么?可以认为它是一个返回视图结构的函数,而 UI 组件的属性(prop)和事件(event)就是这个「函数」的参数。属性是 UI 组件的外部与其内部进行主动通信的数据,事件则是进行被动通信的回调函数。

一个封装得好的函数,它的参数应尽可能少,要想明白每个参数的语义,且必须确实有其存在的意义——UI 组件的属性和事件的设计也该如此。

在设计 UI 组件的属性时,先思考下要加的这个属性是不是属于这个 UI 组件本身的特性?若不是,那要加的属性的值所对应的 UI 组件的特性是什么?如果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答案,那么这个属性可以不用加了。

UI 组件的属性只应与其本身的特性有关,与业务意义无关——自身特性是自然特性,业务意义是附加特性。

比如,一个按钮组件通常会有「主要」、「次要」和「危险」这几种多少与业务沾边的语义,那么组件的属性该如何设计来满足这种需求呢?

Ant DesignElement 的做法是将其作为 type 属性的值或独立成一个属性——





Element 中的主要按钮
Element 中的次要(默认)按钮
Element 中的危险按钮

按照上面说的 UI 组件属性设计原则来看,「主要」、「次要」和「危险」作用到按钮组件上的表现主要是颜色发生了变化,所以应该去用表示按钮的自然特性「颜色」的 color 属性来满足同样的需求——








若 UI 组件的某组特性是二元对立的,如「禁用」与「启用」,则选择默认不生效的那个作为属性,且属性值是布尔型,默认值为 false

还是拿按钮组件来举例:如果默认是「禁用」,那就设计一个代表「启用」的 enabled 属性,其默认值是 false,只要组件在被使用时传入了 enabled,就变成了「启用」状态;反之亦然。

另外,UI 组件的属性值尽可能是简单数据类型,也就是数字、字符串等。

业务相关

业务相关的 UI 组件,即上文所说的「部件」,因其关注点与业务无关的 UI 组件不同,所以在设计时所遵守的原则和考虑的事情也不尽相同,甚至会大相径庭。一般来说,会用到上下文与依赖注入等技术。

由于业务相关的 UI 组件不是本系列文章主要讨论的对象,在此就不展开说了。

总结

前几天在朋友圈立了个 flag——

聊聊前端 UI 组件:组件设计_第1张图片

本文就是该 flag 的「引子」。


本文其他阅读地址:个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聊前端 UI 组件:组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