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简称《易》。为儒家重要经典,亦称《易经》。
古代哲学导源于宗教,与术数本属一家。《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汉儒郑玄谓是夏、殷、周三代之《易》。今独存《周易》。
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主要为六十四卦,每卦六爻,计三百八十四爻,有卦辞、爻辞以为说明。旧传伏羲画卦,文王作辞,说法不一,其始约在殷、周之际,而郑玄则以为卦辞、爻辞并为文王所作。《传》是对《经》的最早解说,包含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即上下彖、上下象、上下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称为“十翼”。“十翼”相传为孔子所作,但据今人研究,以为大抵属战国或秦、汉之际儒家之作,显非出于一时一手。《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其所谓“序”,乃是次序之意。要之,《易》本卜筮之书,其辞传之自古,而又经孔子删订编次而成。
《周易》基于八卦,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以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认为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又称天、地、人为“三才”,而尤重于探究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古今研究《易》学者甚夥,大别不外理、数两派。言理者每诋言“数”者为诬罔,言数者则诋言“理”者为落空。实则古代哲学源于宗教,与术数虽难分割,但孔门论《易》止于大义,故象数之说足为考证。今人读《易》,更须通于《易》义,不可泥于象数之说而背离哲学之义,以免堕于魔障。
《尚书》简称《书》。“尚”即上,表明其为上代所传之书。《书》为儒家经典之一,亦称《书经》。
《尚书》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保存着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相传《尚书》由孔子编选而成,实则书中的《尧典》《皋陶谟》《禹贡》《洪范》等,是后来儒家所补充。
《尚书》又有“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之分。西汉初,伏生所传二十八篇,即所谓“今文尚书”,今文家以为无阙。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实为汉景帝末年)在孔子旧宅壁发现的“古文尚书”,以及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东晋晚出之《古文书》虽属伪作,但亦多以古书为据。从此而有《尚书》真伪之分。
《诗经》本称《诗》。儒家经典之一,故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编成于春秋时代。相传孔子删诗,共三百零五篇,故约称“诗三百篇”。分“风”“雅”“颂”三体。“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
“雅”“颂”或有本事可指,大抵属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风”则本为民间歌谣。相传周王室专派“行人”(或“遒人”)搜采而得,称为“采风”。其内容反映了当时十五国的多种社会情况,是珍贵的古史资料。
《诗》的写作,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中不少篇章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对我国二千多年来的文学发展有深远影响。
汉代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前三家为“今文诗学”,魏、晋后逐渐衰亡。盛行于东汉以后的为《毛诗》,《毛诗》为古文学派,相传为西汉初毛亨、毛苌所传。
历来治《诗》,凡有数种。或以《诗》作史;或以博物学治之,《论语》所谓“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或用以证小学;或为文学研究。各有用途,所得亦各异。
《周礼》本称《周官》。儒家经典之一,故又称《周官经》。书载周代王室官制和战国时诸国制度,并附儒家政治思想内容。
古文经学家认为《周礼》为周公所作,今文经学家认为出于战国,也有人指为西汉末刘歆所伪造。但据近人考证定为战国时作品。廖平、康有为皆谓今之《周礼》实集诸经之传及儒家诸子而成。
全书原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六篇。但《冬官司空》篇早已亡佚,在汉代补之以《考工记》。
《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改而成。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计242年。为后代编年史的滥觞。《春秋》文字简短,富褒贬之意,后人称“春秋笔法”。后人解释《春秋》的有《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又称《左传》《左氏春秋》《春秋左传》。为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撰,清代今文学家认为是汉代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多用事实解释《春秋》,不同于《公羊传》《穀梁传》用义理解释。《左传》的历史年代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悼公四年(前464),比《春秋》多17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史资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文学名著。《左传》每与《春秋》合刊,为《十三经》之一。
《竹书纪年》中国古代编年体史记。晋咸宁五年(279)在汲郡战国魏墓中发现,书于竹简,因以为名。凡十三篇,叙夏、商、西周时晋国和战国时魏国史事。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资料。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两汉时戴圣编纂,故又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
《礼记》内容,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多存礼家旧籍,大率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重要参考书。今本《礼记》为东汉郑玄注本。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为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西汉时,有今文本的《鲁论》《齐论》以及古文本的《古论》三种。东汉郑玄将三者内容混合,共二十篇,即今本《论语》。
《论语》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论,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资料。
东汉时列《论语》为七经之一,南宋朱熹将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汉书·艺文志》载录十一篇,现存七篇。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活动,为研究孟子及思孟学派的主要材料。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曾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不见用,晚年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之说。提出“民贵君轻”,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肯定人性之“善”,并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的道德意识。提出“良知”和“良能”。同时,还提出养心寡欲的思想,要求“反求诸己”,排除物累,“善养吾浩然之气”。并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把治学和认识归纳于心性修养问题。强调认识论和伦理学相统一的“天人合一”说。孟子的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而有“亚圣”之称。
《孝经》儒家经典之一。为孔门后学所作。共十八章。论述孝道,宣传宗法思想。其书《吕览》即已引之,在汉代实有传授。由于汉时社会宗法尚严,视孝甚重,故列为七经之一。
《孝经纬》引孔子云:“志在《春秋》,行在《孝经》。”郑玄《六艺论》云:“孔子以六艺题目不同,指意殊别,恐道离散,后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经》以总会之。”可见汉人重之之故。
《管子》战国时齐稷下学者托名管仲所作,其中也有汉代附益内容。共24卷。原八十六篇,存七十六篇。包含有道、名、法诸家的思想,以及天文、历数、舆地、经济、农业、医学等知识。中多管仲遗说。《心术》《白心》《内业》篇中,保存有道家“气”的学说;《水地》篇提出了以“水”为万物根源的思想。
管仲(?—前645),为春秋初期政治家。名夷吾,字仲。齐桓公任为卿,因之国力大振,使齐国成为春秋时第一位霸主。
《晏子春秋》旧题春秋齐晏婴撰,实系后人依托并采掇晏子言行而作。《汉书·艺文志》儒家列《晏子》一书,未知是否即今传《晏子春秋》。但据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的《晏子》残简与今本章节对照,其内容大体一致。
《晏子春秋》有内、外篇共8卷,二百十五章。其书与《左传》相似,所记之事亦多重复。
唐柳宗元因该书之旨尚兼爱,非乐、非厚葬、非儒、明鬼等类多出墨子,故认为系齐国的墨子之徒所作。
《孙子》亦称《孙子兵法》《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现存最早的兵书,春秋末孙武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武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汉书·艺文志》著录《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后世所传皆作十三篇。
今本十三篇,包括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总结了春秋末年以前的战争经验,揭示了一些重要规律,历来称“兵经”,备为国内外重视。
《吴子》战国初魏将吴起与魏文侯、魏武侯论兵之说的辑录。《汉书·艺文志》称“吴起四十八篇”。今存影宋本系后人所托,有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是《孙子》兵法有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历代兵家所重。
《墨子》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
书中《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篇,是墨子思想的代表作。以下多记述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并包括后期墨家的哲学和科学著作。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者。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居鲁国。曾学儒术,因不满烦琐的“礼”,遂立新说,聚徒讲学。其“天志”“明鬼”,不离殷周传统思想,但赋之以“非命”和“兼爱”,力主“兼相爱,交相利”。其“非攻”“非乐”“节用”等主张,体现了他反对掠夺战争及抨击贵族奢侈享乐的思想。
墨子学说在当时的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老子》亦称《道德经》,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为春秋末老聃著。今有学者认为“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来看,该书可能编定于战国中期,基本上仍保留了老子本人的主要思想”。(《辞海》)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又称老聃,字伯阳,楚国人。曾任周“守藏室之史”,为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其问礼。后隐退,著《老子》一书。
《老子》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道”“莫之命而常自然”,“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既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又为永恒的本体。同时提出“反者道之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重视事物的正反面及其转化。并还主张贵柔守雌、知足寡欲,提倡“无为而治”。其思想体系中蕴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在《老子》一书中,还保存了许多古代天文、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还涉及军事、养生等方面。
《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为庄子所著,外篇及杂篇或搀杂其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但都反映了庄子的思想。
庄子(约前369—前286)为战国时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家贫借粟,但拒绝楚威王的厚聘。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观点,主张通过“坐忘”而齐物我、是非、生死,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又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等关于认知和美学的问题。庄子的哲学思想达到很高的思维水平,其文笔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并采用寓言故事表述,无论在哲学和文学上都有极高研究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列子》相传为战国道家列御寇所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学者认为或系晋代张湛所作。其书内容多为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又多与佛经相参合。
唐天宝元年(742),诏号《列子》为《冲虚真经》,成为道教的经典之一。
《庄子》中载有关于列御寇的传说。《吕氏春秋·不二》说“子列子贵虚”,即贵虚静无为。西汉刘向谓“其学本于黄帝、老子”。被道家尊为前辈。《淮南子·精神训》谓列子为郑隐士壶子林弟子。
《列子》中有关古代宇宙论和认识论的论述,其义甚精。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于后世。
《鹖冠子》鹖冠子,战国时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故名。为道家。《汉书·艺文志》著录《鹖冠子》一篇,隋、唐时皆作三卷,今传本亦三卷,十九篇。其内容词古义茂,原本道家述人事当遵循自然之意。
《尹文子》相传战国时尹文著。大抵为魏、晋时人袭录增删尹文残文,而又经整理撰写而成。其书一卷,上下篇。主张统治者自处虚静,并对事物要综名核实。其说与黄老形名之学相近。
《荀子》战国末荀子(约前313—前230)著。
荀子,名况,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时人尊号为“卿”。赵国人。游学于齐,为祭酒(学长)。后赴楚国,春申君用为兰陵令,后著书终老其地,韩非、李斯都是其学生。
《荀子》三十二篇。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六篇,或为其弟子所记。总结和发展了先秦哲学思想。如《天论》阐述了自然观,《解蔽》阐述认识论,《正名》阐述逻辑思想,关于伦理、政治思想的则有《性恶》《礼论》《王霸》《王制》等篇。此外,《非十二子》是对先秦各学派的批判性总结;《成相》篇以独特的民间文学形式,表述了君相治国之道;《赋篇》包括五篇短赋,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
荀子的思想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认为“天行有常”,即自然运行法则是客观存在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有人定胜天的思想。但其宇宙观未免有循环论的色彩。在认识论方面,认为人通过“天官”和“天君”(即感官和心)的知觉作用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强调思维对于感觉的辨别和验证。又认为认识的“公患”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必须使心“虚一而静”,以获得全面的正确认识。但又把“心”视作“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而认其为主宰。此外,在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在经济上强调强本节用、开源节流。所作《乐论》一篇,系统论述了“礼乐”思想,认为“人不能无乐”,强调“美善相乐”,音乐“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其说理颇为透辟。
《韩非子》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为战国末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韩非遗著,后人又搜集加入有关韩非学说的文章编辑而成。
韩非(约前280—前233),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事荀子。曾建议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著《孤愤》《五蠹》《说难》等十余万言,为秦王重视,邀使秦国。不久被李斯等谗言,自杀狱中。
韩非吸收道、儒、墨名家思想,并有选择地接受前期法家的思想,集法家学说之大成,提出了一系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主张。
《韩非子》二十卷,五十五篇,重要的有《孤愤》《解老》《喻老》《难势》《五蠹》《定法》《显学》等篇。
《山海经》十八卷,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间亦无定论,大抵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其中十四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所作。内容主要为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风俗等内容。其中有关矿物的记载,为世界上最早的文献。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著,属杂家代表作。《汉书·艺文志》著录《吕氏春秋》二十六篇,今存。其编次当为先《览》,后《论》,而终之以《纪》,举其居首者言,故世称《吕览》。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卫国巨商,在赵都邯郸遇见入质于赵的秦公子异人,认为奇货可居,因入秦游说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太子。异人即位,为庄襄王。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庄襄王卒,秦王政年幼即位,继任相国,称“仲父”。食邑十万户,又以十城为封邑,有门客三千,家僮十万。后被免职,迁蜀郡,忧惧自杀。
《吕氏春秋》全书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内容以儒、道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引证古史旧闻,以及有关天文、历数、音律、农学等诸多方面的资料。
《吕氏春秋》为杂家之始。清毕沅所谓“其著一书,专觊世名,又不成于一人,不能名一家者,实始于不韦,而《淮南》内外篇次之”。
《吕氏春秋》号称杂家,但其中儒家言独多,虽多道家言,然多属儒、道二家之公论。
《尔雅》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由汉初学者缀辑周、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今本十九篇。首三篇《释诂》《释言》《释训》,将古书中的同义词分别归并,以通用词解释。《释亲》《释宫》《释器》以下各篇,解释各种名物。
是书为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文献资料,后世经学家多用以解说经义,至唐、宋时为“十三经”之一。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一说为唐李筌所伪托。分为上、中、下篇,为一卷。有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等六家注。内容多谈道家政治哲学思想,亦涉及纵横家、兵家言,并言修养、丹术,提出“阴阳相胜之术”“心生于物,死于物”“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等命题。历代史志将其列入道家,亦或归于兵家。
《新语》西汉陆贾著,共十二篇。为总结秦、汉失得天下经验教训的奏章,汉高祖刘邦号为“新语”。
《法言》西汉扬雄著,十三卷,摹拟《论语》体裁,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兼采道家。认为“天地交,万物生”(《修身》),“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君子》)。反对天命与神仙方术,强调修身立本。
《春秋繁露》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前179—前104)撰,十七卷,八十二篇。《汉书·艺文志》及本传所记载的篇名与传本不尽相同,后人疑其非董氏一人所作。董氏专治《春秋公羊传》,《春秋繁露》书中内容推崇公羊学,阐发“春秋一大统”之旨,杂糅儒家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比附自然和人事,有牵强之说,并建立“天人感应”论体系。其三纲、五常、三统等论,为加强当时的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盐铁论》西汉桓宽编著。宽在汉宣帝时任为郎,官庐江太守丞。
《盐铁论》一书为记录汉昭帝时盐铁会议上桑弘羊和贤良文学等辩论的文献。书分十卷六十篇,各立标题,内容连贯。
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召集各地推举的贤良文学六十多人在京城会议,“问民间所疾苦”。贤良文学对政府政策进行了全面批评,并与御史大夫桑弘羊等反复辩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
《抱朴子》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约281—341)著。洪自号抱朴子,因名其书。书分内、外篇。内篇谈“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神仙家言”,对道教理论有所发展。外篇评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反映其内神仙而外儒术的根本面貌。
外篇《金丹》《黄白》等研究炼丹、炼金;《仙药》等篇有以植物治病的记载,对化学和制药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抱朴子》还保存了中国早期医学典籍和民间方剂,其中有对天花、恙虫病的世界最早记载,以及有关养生学方面的许多论述。
《新论》东汉桓谭(约前20—56)著,二十九篇,亡佚,在《弘明集》中载存《形神》一篇。今《桓子新论》以清严可均《全后汉文》辑本较为完备。
桓谭官至议郎给事中,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而喜非毁俗儒,反对谶纬神学、灾异迷信。其阐述“形神”关系,提出“以烛火喻形神”的著名论点,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烛完则火灭形亡,精神不复存在,并谓“生之有长,长之有老,老之有死,若四时之代谢矣”。对无神论者思想发展很有影响。
《白虎通》又称《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32—92)等编辑。记录章帝建初四年(79)在白虎观经学辩论的结果。自古文经传出现后,与今文经学就文学、思想和师说等方面进行了争辩,今文经学派欲通过皇帝之称定论,《白虎通》的思想,是董仲舒以后今文经学派哲学思想的延伸和扩大。
《论衡》东汉哲学家王充(27—约97)著。全书分八十五篇,今缺《招致》一篇。《自纪》称“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书中发挥了古代哲学中“元气自然论”的宇宙观和认识论,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人未死,在元气之中;既死,复归元气”。还论述了人与自然、精神与肉体的关系;提出“夫天道,自然也,无为”,批判了“天人感应”说与谶纬迷信;提出“知物由学”,“须任耳目以定情实”,批评了“生而知之”及儒家的一些传统观点。
《潜夫论》东汉末哲学家王符(约85—162)著。作者一生隐居著述,不欲彰显自己,故以“潜夫”为书名。书凡十卷,合叙论共三十六篇。内容多指陈时政得失,反对谶纬迷信,揭露官吏豪强奢侈浪费、迫害人民的罪行。反对“生知”说。肯定“气”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一切自然现象“莫不气之所为也”(《本训》)。
《申鉴》东汉末哲学家、史学家荀悦(148—209)著。共五卷,载有《政体》《时事》《俗嫌》和《杂言》上下篇。旨在申明历史教训以为借鉴,故名申鉴。荀氏善于解说《春秋》,以儒术论政,主张德、刑并用,驳斥谶纬符瑞等宗教迷信。在天人关系上持自然意义的“天人感应”说。
《世说新语》简称《世说》,古代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辑。原八卷,今本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该书语言精练,辞意隽永,对后世文学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