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m的IDE指南

IDE工具的安装

虽然nim语言的语法简介明快,各种特性也很强大。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IDE工具,估计也会累得要死。比如笔者一开始就上手的时候就傻乎乎的在vim里面敲代码。问题是,nim语言不像其他语言是基于类开发的,很多方法没有绑定到对象上,要使用对应的方法,要先import对应的lib,对lib不熟悉,也没有自动补全的情况下,只能靠文档去看。就算是inim,目前也没有自动补全和自动提示的功能。

所以官方在项目wiki里就提供了IDE工具的指引。

官方原来首推的工具是Aporia。但是这个项目在2018年就开始逐渐被遗弃,而且也不支持windows,后面官方强烈推荐全部转到了vscode上。

首先安装vscode,笔者由于之前只用pycharm和idea,也是第一次用vscode。。。

安装完后需要安装对应的插件。打开vscode。按Ctrl+P,在命令框里输入:

ext install kosz78.nim

等待安装完成就可以,这里也可以点击左侧菜单栏的extensions按钮,查看安装情况。

官方也推荐了其他的辅助工具:

ext install oderwat.indent-rainbow
ext install mattn.Runner
ext install webfreak.debug
ext install vscodevim.vim

oderwat.indent-rainbow是辅助显示缩进的工具,作为唯二的缩进语言,这个功能很好很强大; mattn.Runner用于执行代码里的脚本片段; webfreak.debug用来debug代码; vscodevim.vim是笔者自己的喜好。

安装完成后重启vscode。

nim项目的创建

虽然在VSCODE里安装了nim插件,但是要像模像样的创建一个nim项目,笔者也没找到方法。最后只能借助nimble来实现。有人会问:什么?nimble不就是一个包管理工具么?的确,nimble除了支持安装卸载包,也支持创建并发布包。

首先创建一个空文件夹,比如说nimLearn,在命令行里运行:

cd nimLearn
nimble init

然后会有三个选项:library, binary, hybrid。这里按tab键选择binary。然后输入版本号,package描述,开放协议,后端语言和nim语言半本。我这里一路按Enter。

整个项目的结构如下:

.
├── nimLearn.nimble
└── src
    └── nimLearn.nim

项目会自动生成一个后缀为nimble的文件,一个src文件夹,里面包含了一个同名的nim文件。

nimLearn.nim自动生成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一个hello world:

# This is just an example to get you started. A typical binary package
# uses this file as the main entry point of the application.

when isMainModule:
  echo("Hello, World!")

然后我们看一下nimLearn.nimble文件:

# Package

version       = "0.1.0"
author        = "howardyan93"
description   = "A new awesome nimble package"
license       = "MIT"
srcDir        = "src"
bin           = @["nimLearn"]



# Dependencies

requires "nim >= 1.0.2"

其中的信息大部分信息就是我们init项目时候填入的信息。这里要注意bin的配置,里面指定了编译生成binary的名称。nimble在build的时候会根据srcDir去寻找同名的代码文件,然后生成对应的binary。

这个时候运行:

nimble build

文件夹下就会生成一个nimLearn的可执行文件。

然后运行这个可执行文件:

nimble run nimLearn

当然也可以直接运行:

./nimLearn

但是会少显示一些额外的信息。

创建完项目后,直接用vscode打开文件夹,就可以对代码进行编辑。这个时候自动提示和代码高亮等等功能都开启了,写起来会舒服很多。

实际使用nim插件的过程中,还是会发现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要查看某个函数的定义。直接点击Go to Definition有时候没啥响应。只有先点击Find All References,再点击Go to Definition才能跳转到函数定义。nim默认就引入的包,有时候也没有高亮的效果。只能指望插件作者以后改善了。

DEBUG代码的方法

官网文章里介绍了DEBUG的三种方法:

  • 用echo打印出来
  • 用writeStackTrace
  • 用GDB/LLDB

前面两种方法无需多言。第三种方法如果在命令行里搞,除非是高手,否则也会觉得蛋疼无比(反正笔者已经习惯了pyCharm和Idea里直接debug的方便了。。)。论坛里也有人请教nim插件作者是否支持debug功能,回答是肯定的。

我们给代码多添加点内容:

import strutils
import strformat

when isMainModule:
    let myName = " howardyan93 "
    let pureName = myName.strip()
    var counter = 0
    while counter < 100:
        inc(counter)
        echo $counter
    echo(fmt"Hello, {pureName}!")

编译时添加额外的选项:

nimble build --debuginfo --linedir:on

当然也可以用:

nimble build --debugger:native

两者功能都一样,区别在与后者是新最新版nim才有的功能。

在vscode里点击左边的debug按钮,这个时候显示没有配置文件,选择add configuration,默认选择GDB。这个时候会在.vscode文件夹生成一个launch.json的文件。

打开launch.json文件。内容如下:

{
    // Use IntelliSense to learn about possible attributes.
    // Hover to view descriptions of existing attributes.
    //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https://go.microsoft.com/fwlink/?linkid=830387
    "version": "0.2.0",
    "configurations": [
        {
            "name": "Debug",
            "type": "gdb",
            "request": "launch",
            "target": "./bin/executable",
            "cwd": "${workspaceRoot}",
            "valuesFormatting": "parseText"
        }
    ]
}

这里要把target修改为刚才生成了nimLearn可执行文件:

"target": "./nimLearn",

在代码里添加断点,然后点击Start Debugging。

这个时候就可以对代码进行debug了,debug操作跟debug其他语言差别不大。困难的是由于后端都是c,所以茫茫多的各种地址,看得头疼。我觉得我还是用前面两种方法比较好。gdb什么的,臣妾做不到啊。

后记

vscode的特色在于通过各种tasks来实现操作的自动化。

在终端菜单里点击Run Build Task, 这个时候会显示没有tasks文件,是否要创建一个,选择others,一路确定,就会在.vscode里生成一个tasks.json:

{
    // See https://go.microsoft.com/fwlink/?LinkId=733558
    // for the documentation about the tasks.json format
    "version": "2.0.0",
    "tasks": [
        {
            "label": "echo",
            "type": "shell",
            "command": "echo Hello"
        }
    ]
}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修改为一个编译debug文件的task:

{
    // See https://go.microsoft.com/fwlink/?LinkId=733558
    // for the documentation about the tasks.json format
    "version": "2.0.0",
    "tasks": [
        {
            "label": "build debug nim c",
            "type": "shell",
            "command": "nimble",
            "args": [
                "build",
                "--debugger:native",
            ],
            "group": {
                "kind": "build",
                "isDefault": true
            },
            "presentation": {
                "reveal": "silent"
            },
            "problemMatcher": "$msCompile"
        }
    ]
}

保存后删除原来的nimLearn可执行文件,然后在终端菜单里点击Run Task。之后会有一个菜单让你选择要运行的命令。由于我们只配置了一个task,所有会显示label为build debug nim c的选项,直接点击,就可以看到新生成的可执行文件。

结合vscode的task,很多操作就无需在命令行里进行了。但是nimble本身也支持task,同样的功能也能通过编辑nimLearn.nimble来实现:

task GenerateDebugCode, "Compile debug file":
    exec "nimble build --debugger:native"

在命令行里运行:

nimble tasks

就会显示出自定义的task以及描述。

然后运行:

nimble GenerateDebugCode

就能生成同样的debug可执行文件。

虽然vscode的task很好很强大。但是笔者更喜欢使用nimble的task,因为task的语法就是nim语法(这让我想到了kotlin和gradle),写起来也很简单,配和一些语句可以实现很多666的玩法。当然两者搭配起来用也没啥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nim的IDE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