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后窗》:悬疑片中的悬念制造与镜头语言

【万字长评】

一、电影剧情与电影语言

(1)剧情第一阶段

关于导演希区柯克,我是从《视听语言》课程中的希区柯克变焦,才慢慢了解这位悬疑大师的风格的,《后窗》是他的巅峰代表作之一。

01

电影一开始就使用了一个长镜头,包括升镜头、降镜头、摇镜头、推镜头等技巧,主要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场景以及相关人物的身份和职业。例如新婚夫妇、偷情者、舞者、钢琴作曲家、推销员等,最后是男主角(杰弗利)的特写镜头,我们看到了男主角的脸上出汗,然后拉镜头,交代了出汗的原因——主角的一只腿骨折了,正在换石膏,从而痛得流汗。整个电影镜头没有一句台词,却干净利落、简明爽朗。镜头画面的光线、调色、构图也都很完美,构图也很有趣。电影名为《后窗》,后景建筑物上的墙壁都开着窗户,而我们的主角扮演的是偷窥者的身份。

02

这是一个远景斜侧平视镜头,(以男主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一男一女,男的站立,女的躺在床上,中间由墙壁隔开。我们对于人物的信息认知,也主要来自窗口,而且只能看到人物的部分动作,有一部分处于隐蔽状态。随着剧情叙事的发展,我们获得的信息在逐渐增多,但是,又无法获得全部信息,或者关键性信息。因此,这是一个限制视角。之后,随着我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被吸引,就越来越想知道那栋公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导演又偏偏不告诉你全部的内容,从而营造一种强烈的悬念感、好奇感和窥视的满足感。

03

之后,时间来到晚上,又是一个远景长镜头,主要交代夜晚公寓附近的环境以及人物们的活动,例如舞者在练习歌声、街头车来车往的杂声等。我个人非常喜欢这张照片,充满生活气息。除了街头的路灯、住户房内的灯光照明范围外,其他的部分都处于暗色状态,后景是月光照明的冷光,有一种黑白照片的质感。通过巷子口,可以看到部分街景。夜晚的静谧又和街头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强化了生活气息感。

04

之后,是女主第一次登场的场景。通过男主角的特写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周围一片漆黑,只有人物脸部的散射光。在男主眼睛以下,我们可以看到女主的阴影。然后,我们会不自觉地想要知道,阴影中的人是谁?长相怎么样?我们只能看到女主阴影的模糊轮廓,却又无法完全看清女主的模样。可是,心里面却又是痒痒的,从而造成一种强烈的神秘感与悬念感(也就是吊胃口)。

随着男女主角的拥吻,我们才逐渐看清女主的侧颜,满头金发,熠熠闪耀,鲜艳的口红,充满着女性魅力与性的吸引力。

05

随着女主逐渐把屋内灯光打开,才逐渐看清女主天使般的面容,泛着淡淡的笑意,金发碧眼、红色口红、洁白牙齿、银白色的珍珠项链和耳坠。右手微微举起,戴着手套,身穿黑白色长裙,外披白色薄纱。而且女主是斜侧站着,面向男主,能够看到女主的轮廓线以及部分装饰和细节。

整张照片给人一种欢快活泼、俏皮可爱的感觉。女主的形象也由模糊逐渐清晰化(花瓶),但是,仍然不够立体。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女主的外貌和形体美,缺乏内在的骨架和精神内核。此时,女主的美主要停留在外皮阶段。

06

再之后,男女主角发生冲突,讨论的是婚姻关系,女主希望男主能够为了自己而进行妥协。上图是一张近景斜拍照片,此时,男女主角手中都拿着酒杯,女主坐的位置较高,暂时处于强势地位,男主坐的位置较低,暂时处于弱势地位。两人之间的关系虽然亲密,却无形之中隔着一排模糊的窗口,象征着两人之间的隔阂。

再之后,是女主收拾房间,而男主则向外凝望着什么,这个镜头的运用主要引导下一个镜头的衔接。

07

这也是一个长镜头,也回答了上一个镜头的问题,原来男主被对面的场景所吸引。一位俏丽的女士,身着嫩绿色的衣服,坐在桌子前,桌上凋谢两根蜡烛,仿佛在和某人约会,进行烛光晚餐。粉红色、嫩绿色、淡光,给人一种温馨浪漫的感觉。而房外一片漆黑与寂静,久等的人,却迟迟不现踪影。与之相伴的,只有那满瓶的红酒,对影小酌几杯。

这一段主要运用文学的叙事手法,以乐景、美景写哀情,倍增其哀,更有意思的是下一个镜头的衔接。

男主看到对面的女士独自小酌,隔空碰杯。对面的人看不到男主,而男主却看到了女士的一举一动。这一杯酒,仿佛凝住两人之间的思绪,也侧面表现出了男主的风趣幽默、懂风情的男性魅力和气质。

08

再之后,他们看到对面的芭蕾舞者在开派对,然后猜测舞者和几位男士之间的关系。而男主认为舞者爱的是比较富有的那位,而女主则认为她都不爱。男主问原因,女主则回怼了一句。两人之间的对话,竟然神奇地有了一丝交集,也说明女主的内心开始有了变化。

09

再之后,又是一个长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对面的男士在打电话,而女士则在吃水果晚餐。同时,警报的声音响起,有种莫名的暗示意味。

10

再之后,是钢琴家的琴声响起。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那个我们的导演(背对观众的希胖)和钢琴家在弹奏曲子,而窗口安有窗栏,似乎也有什么寓意。

11

再之后,是一个正反打镜头,男女主角激烈的争吵,关于人生的价值取向也发生分歧与冲突。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人之间谈话的距离较远,女主以(略俯)强势的地位,而男主以(略仰)弱势的地位。女主甚至不在乎男主的职业地位等,而男主则比较坚持自己的兴趣和尊严。

12

再之后,是一个特写镜头。女主拉开门,却没有马上离去,很显然希望男主能够挽留。此时,光线较暗,说明时间已经是深夜了。

而男主问他们什么时候再见面,女主回答“至少…明天晚上之前。”

其中的“…”则体现了女主的内心非常的犹豫和矛盾——想要表现得决绝地离开,却又充满眷恋和不舍;想要留下来,却又和男主找不到共同的语言与话题。

每一次女主穿上新的装扮,眼睛明亮,充满期待,而男主反应平平,一直关心着外界的变化。

总结,剧情第一阶段主要交代了男女主角的感情状态,男主所居住的环境,以及公寓附近居住的人物和身份职业。

这一阶段除了男女主角感情冲突、男主与护理阿姨之间的日常互动有大量的台词之外,其他的画面和镜头,主要以默片的形式演绎,简洁清晰,一目了然。整个故事的节奏较慢,主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神态变化,处于一种引而不发的状态,有大量的伏笔和细节刻画。

(2)剧情第二阶段

到了第二阶段,人物冲突矛盾和情节推进在加快,而观众也进入了状态,紧张、刺激同时,又有点欢乐。

13

下面一张是一个空镜头,寂静无眠的黑夜里,突然发出一道刺耳的尖叫声和玻璃破碎的声音。由此,我们知道肯定发生了大事,而我们又处于视角盲点位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发生命案了吗?是一个女人的声音,但是,到底是谁呢?…而这也是本部影片最核心的悬念——麦格芬。这也是希区柯克悬疑片的标志性元素和风格,这个悬念一般会在影片的最后十分钟揭晓,也被影迷们称之为“希区柯克的最后十分钟”。

上面一张照片的内容是半夜之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而之前一直在阳台上睡觉的夫妇,今夜不得不搬进室内躲雨,前后行为因为天气突变,从而造成一种强烈的喜剧效果。我们看完之后,心里面又会想,这到底是喜剧片还是悬疑片?

14

而在这个雨夜里,推销员却出门了。上一张照片交代推销员出门,手里拿着一个箱子,箱子看起来有些沉,似乎要用双手。这个小巷子的设计,功能和窗子类似,有种偷窥者的效果,而且,进行的是俯视拍摄的远景图。而雨水又有种镜子的效果,能够造成光线的散射,能够看清人物的体型和轮廓线,无法看清人物的神态和面部表情。而且,右上角窗户房间内的灯光是关闭状态的。人物似乎在观察、眺望,行迹看起来十分可疑,可是,却又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什么,也没有充分的证据。

下一张照片是推销员回家,手里依然拿着一个箱子,箱子看起来比较轻、单手就能提动。雨自然在下,路灯一直在照明,而右上角的室内灯是开着的。那么,是谁开的灯?箱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呢?

我们获得了部分信息,一部分问题得到解答,却又衍生出更多的问题。

15

再之后,是爱狗女士每天的遛狗日常。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吊篮,狗狗然后开心地奔跑,在嗅着地面,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之后,停留在右下角前端的花卉底下,里面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它。那么,狗狗到底发现了什么呢?到底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它?

这张照片中,有一个转场镜头,狗狗来到地面后,不断奔跑,然后转场到男主角的房间。那么,导演是如何进行转场的?

16

在之后,是一个偷窥者视角镜头。在相片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椭圆形的光圈轮廓,这说明偷窥者使用了专业的拍摄装备,也说明了我们男主角的职业和摄影有关。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推销员打开了箱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珍贵的首饰珠宝。那么,这些珠宝首饰是哪里来的?雨夜的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是珠宝首饰吗?还是其他的?在墙上挂着两幅画,是否隐藏着未知信息?还有两个一黄一白的台灯,此时处于关闭状态,说明时间是白天。

下图中,推销员拿出了锯子,而且一直盯着锯子,我们只能看到他的背影和侧面轮廓,无法看清他的脸部神态和表情,也无法得知他的心理活动状态。在墙壁上有一个阴影,是推销员自己的影子还是其他人的影子呢?

17

再之后,是男女主角接吻的镜头,女主问的是感情问题“一个女孩做什么才能让你动心?”而男主回答的是案件推理问题“带着箱子离开家三次。”

两者之间对话,也体现了男女之间不同的思维与关注点,男主在这段感情中,比较理性,始终处于被动、逃避的心理状态;而女主则比较感性,处于主动追求的状态。

18

再之后,是女主角侧躺的特写镜头,这一段主要描写女主角的心理状态,也在胡思乱想。

在上图中,这是一个室内场景,从“他几分钟前穿着汗衫出去了,目前还没有回来。”可以知道,女主现在的心里想的都是男主,能够清晰地知道男主的穿着。旁边是各种书籍和杂志,室内的台灯处于关闭状态,通过人物的阴影,我们可以知道,光线主要来源于月光的照明。此时,画面的的光线偏弱,色调以米色和淡蓝色的冷色调为主,表现出女主角低落、忧郁的心理状态。拍摄角度是略俯斜侧拍摄,主要表现出室内的空间感和人物的立体感。而通过阴影的透视,又加深了人物的立体感,由此可知,这是一位优雅美丽、充满魅力的慵懒睡美人。同时,还有一种“老娘明明这么美,而你却视而不见”对自我魅力怀疑的挫败感。

下图是女主百无聊赖而抽烟的场景。较之上图,多了窗户中的米黄色的窗帘、窗户斜后侧的米黄色相框,拍摄角度是略仰或平视,重点突出人物的神态和形态变化。

19

再之后,是男女主角关于案件剧情的讨论,这也是剧情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在这个过程中,女主由边缘花瓶角色逐渐参与到剧情走向之中,同时,她逐渐担任起男主助手的角色,完成一些男主想要完成却又无法完成的任务。

女主开始的时候,认为男主的推理只是一种臆想,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男主的推理论断,而男主也在试图说服对方,双方之间就剧情的推理和走向,产生了激烈的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男女主之间虽然发生分歧,但是,却有了共同语言与话题,感情也在逐渐升温。

最后,女主看到了一个令她感到震惊的事实,从而相信了男主。

在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女主和男主之间就距离和高度变化,由不远不近平视——较近俯视——更近仰视,这种距离和高度的变化,也体现出女主的态度和心理变化,即平和不信——强势不信——略微相信,也体现出男主的智慧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而最后女主震惊的神色,也间接论证了男主推理的可能性和正确性。

同时,也使得男女主角之间有了相同的立场,而这也是男女主感情升温的重要前提,角色的功能变化,从而造成感情的变化与波动。

再之后,推销员正在搬运一个箱子,室内的灯光亮着,床铺也已经卷好了,这说明推销员已经准备搬家或者逃走了,而这也恰好是女主看到而震惊的画面。

20

之后,是男主给女主打电话以及女主特写镜头。男主神情疲惫,准备休息了,而女主则比较紧张和焦虑,这说明男主对推销员准备逃跑的行为已经有所准备与计划,而女主则刚刚开始对案件推理感兴趣,正处于兴趣正浓的阶段,有种追剧上瘾迫切想要知道剧情走向的急切感(也就是上头了)。而第一次观影的观众与女主表情和心理类似,多次观影的观众与男主类似。

21

再之后,是推销员与快递员之间的互动、推销员打电话以及推销员驱赶狗狗的场景。

其中驱赶狗狗的镜头,是一个细节镜头。狗狗可能在花卉下发现了一些踪迹,而推销员为了掩盖某种事实或者证据,从而驱赶狗狗。而且,推销员驱赶狗狗的姿势和手势,更像一种“掐断”的姿势。常用的驱赶猫狗的手势是全手掌心或者手背进行弧线驱赶,而镜头中是“掐断”的姿势,说明这是推销员的一个潜意识动作,也为后面狗狗被掐断脖子而死埋下伏笔。

22

这是一组窥视镜头,通过镜头,我们可以知道推销员在翻包,在包中找到许多珠宝和戒指等首饰,而且他一直在打电话,那么,他和谁打电话?或者说,这些珠宝只是箱子里面的一部分。

23

而这一组镜头是男女主角对推销员行为的系列分析,而且,女主对这个案件越来越兴趣和深入。在这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女主又换了一身装扮,嫩绿色的女士西装和短裙,白色的衬衣和帽子,显然这是一副职场精英女性的打扮,体现出女主的干练、利落、果断的性格。

左上角最后一张图中,灯光进行了虚化处理,以突出人物的神态与表情变化。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女主得意洋洋的表情,同时,也是对自我价值与自我魅力的肯定。

24

再之后,是男女主角之间的拥吻,通过镜头,我们可以知道,男主一直在注视着女主,这说明男主开始发现了女主性格当中的其他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恰恰是男主所欣赏的。

25

再之后,是钢琴家开派对的场景。从场景中,我们可以得知,钢琴家写的曲子得到了认可,从人物的打扮来看,大部分是名媛贵妇和西装革履的中上级的精英阶层。

26

再之后,是朋友道尔警长探望男主,以及分析案情立案缉拿推销员的可能性。由于缺乏关键性的证据链,警方表示无法立案调查,案情有待于证据链的进一步完善。

27

再之后镜头跳到孤独小姐,她与一位男士约会的场景,最后,男士的不轨行为遭到孤独小姐的拒绝。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孤独小姐是一位品行端正的人。

28

在这组镜头中,我们女主把精致手提包中的衣服穿上了。通过右下图中女主的阴影,我们可以得知,至少存在着另一组光源,与台灯光线进行交融。淡粉色的长裙、金黄色的头发、米色的台灯,使得整个画面呈现暖色调,也使得女主更加的梦幻,其中更重要的是男女主角之间感情的升温。多重因素的叠加,也使得女主的形象开始走向立体,而男主也渐渐被吸引。

左下图中,男主是以仰视的视角欣赏女主的,这也是对女主魅力的肯定。而在中上图中,可以看到他们在向远处看,两人的神态表情一致,也侧面说明两人之间逐渐有了默契。

29

之后是孤独小姐的狗狗被人掐死了。狗狗为什么会被掐死呢?它发现了什么?凶手是推销员吗?

而狗狗的死亡,也使得气氛陡然变得紧张起来,而剧情也渐渐迎来了高潮。

30

之后,男主在自己的相机之中,拍下了花园的异常。通过两个画面的对比,我们知道了末尾的花“没有以前那么高了”。那么,花坛底下到底埋藏了什么呢?

31

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男主正在写信,准备打草惊蛇。右上图的拍摄角度是鸟瞰俯拍,通过三人线条的汇聚,可以推知镜头位于顶端天花板上。三人之间的向心汇聚,也说明三人之间有了一定的默契,无论是无意还是有意,三人之间的立场一致,同时,也有了角色分工。

32

通过左图,我们可以得知,男主使用了望远镜,确定了女主的安全。同时,女主手中拿着一封信,说明她的角色分工是案情的信使。

33

女主成功把信放在推销员门底下,而推销员也发现了信件,他打开门看了看,而女主躲藏在一楼,之后成功返回了。

整个镜头中,没有一句台词,而环境氛围却充满紧张感、刺激感和压抑感,特别害怕女主被发现。整个氛围的营造,都是通过镜头语言表达的,简洁而又刺激。

34

而这个过程,男主发现了女主的聪明智慧、具备冒险精神的特点。而左下角的图中,男主对于女主的行为是赞赏而尊敬的。而男主看向女主的视角是略微仰视的,(女主)完成了许多具备挑战性的工作和任务。

之后,女主和护理阿姨准备去看看花坛里到底有什么,发现花坛里空无一物。而这次任务的顺利完成,也激活了女主的冒险基因。

35

再之后,女主想要拿到推销员的犯罪证据,就冒险翻进推销员的房间。房间内的灯光是照明状态,而男主只能无力地坐在轮椅上祈祷。

随着节奏的推进,营造的紧张、刺激的氛围也达到了最高潮。

36

通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此时推销员恰好在门外,而女主就要被发现了。室外一片黑暗,室内灯光明亮,黑白分明。上图中,是一张远景照片,主要交代公寓周围的紧张恐怖的环境,以及推销员和女主之间的距离。随着推销员慢慢地接近女主,而那种紧张压抑的屏息感渐渐强烈。下图中,女主已经听到推销员的脚步声,正在焦急地想办法应对。

37

通过这几张照片,我们可以知道,推销员认出了女主和男主是一伙的,想要将她制服。女主一边应付着推销员,一边以自己犯了盗窃罪为由报警立案,而女主也借机脱身。(不过不合理的地方是警察来得太快了。)

38

而男主只能向警长朋友道尔求助,也被朋友调侃,而男主此时已经深深爱上了女主。而且,女主拿到了证据结婚戒指。

(女性结婚后,结婚戒指从来不离身,结婚戒指的脱离,意味着该女性已经死亡。)

39

希区柯克的“最后十分钟”,也是揭晓悬念和谜底的时刻。

男主把房间内所有的光源都关闭了,通过月光的照明,我们可以看到推销员的眼睛以及脸部轮廓线,无法看清脸部的具体细节和表情神色,通过光线的明暗处理,推销员只有眼部周围有光线,其他的身体部位处于黑暗状态,从而塑造人物推销员的神秘感与反派感。

而男主坐在轮椅上,背对光线,留下一片阴影,此时,关于男主的一切信息,暂时处于黑暗隐蔽状态,能够使用的只有几个镁光灯泡,而黑暗意味着危险、未知、恐惧。

当男主把我们所有的镁光灯泡用完之后,被推销员推到窗户边缘,并掉落下去。之后,推销员被抓住了以及男女主角之间的深情告白。

在这几张照片中,其中男主掉落窗户也充满隐喻意味。

40
41

最后,是故事的结局。芭蕾舞者和一位矮个子的海员在一起了。

上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孤独小姐患有严重的失眠症,而钢琴家治愈了孤独小姐,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伴侣。而男主快要治愈的一条腿,现在变成了两条腿都骨折了,而女主则优雅地看着杂志,以大团圆结局结束。

二、作品解读和作品评价

《后窗》是一部由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詹姆斯·斯图尔特、格蕾丝·凯利、瑟尔玛·瑞特等主演的悬疑片。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说:“我必须制造悬念,否则人们就会感到失望。如果我拍《灰姑娘》,那么只有当我在那辆马车里摆进一具尸体,他们才会感到满足。”

《后窗》把电影的观看行为和片中人物的窥视活动一起凸显出来……这些纠缠不清的罪恶与无知、善良与堕落、惩罚与救赎成了希区柯克悬疑惊悚片的道德注解和主题标记。

从某种程度上说,惊险电影的形式感来自好莱坞经典的分析性技法和实验电影现代影像策略的奇妙混合。希区柯克一直着迷于这种影像策略引起的心理反应和认同效果。

他自己论证说:“你是一步一步地逐渐构成一个心理情境,用摄影机先突出一个细节,然后另一个细节。关键是把观众直接拉进那情境之中,而不是让他们从外部、从一定的距离来观望。要做到这一点,只需要把动作分解成细节,然后从一个细节切到另一个细节,从而使每一个细节都轮流强迫观众注意,并揭示它的心理意义……并通过这些细节使他们感受到人物所感受到的。”

在《后窗》中,我们出于性欲观赏的要求,希望主人公窥视其他的房客。然而,当主人公继续这种替代性窥视时,我们会潜意识地感到有罪。但是,这种罪感并未阻止我们的窥视欲望 ,只是我们(在道德上)借口需要弄清楚那个邻居是否杀害了他的妻子而继续着窥视活动。无论我们如何选择,本能的需求和道德戒律之间的冲突,同时为我们提供了快感和犯罪感。

从技法层面来分析,希区柯克的影片还为文艺心理学甚至一般心理学提供了丰富而又复杂的个案和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标本。

(1)惊险片的基点是建筑在日常的、普通人的恐惧之上。希区柯克经常设置一种从天而降的威胁,其影片特别热衷于表现无辜者的无辜感,这样的设置很容易把观众带进影片。当然,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被迫害的主人公会犯些小过错或者轻罪行。例如《后窗》中,女主以盗窃罪报警脱身,男主为其保释。

(2)经常营造突然效果与观众进行心理游戏。例如《后窗》中,女主找推销员犯罪证据,而推销员刚好回家的镜头。

(3)希区柯克总让无辜的人被怀疑、被追杀。最倒霉的人是观众最喜欢认同的。

(4)喜剧元素组织在惊险片中,正好起到调节的作用。推动一部影片的惊险心理感受不容易,不能放松。幽默正好有用——危险没减弱,情调气氛变了。例如《后窗》中,开头男主摔断一条腿和结尾男主两腿全断的镜头。

(5)特定的女性形象。希区柯克偏爱使用那种北欧女人形象,出场时显得不可接近。观众对漂亮、优雅的女人普遍有一种心理上的距离感,到希区柯克影片中的这类女人都是外冷内热,在情境中这个女人会突然发生转变或者我们对她的性格有巨大的新发现(在男主落难、有生命危险时)。熟悉他的手法以后,观众会期待那种冰美人的变化。例如《后窗》中格蕾丝·凯利扮演的女主,优雅美丽的代名词,从开始的花瓶角色,到后来男主助手角色的变化,女主的聪慧而又冒险的特点,让角色更加饱满而丰富。

(6)背景简单化,写的是人的受害恐惧和受虐心理。例如《后窗》中,主要背景是男主后窗公寓附近。

(7)杀人者总比好人强得多。杀人者道貌岸然,像普通人,好人总有犯罪感。

(8)所谓“麦格芬”,意思是并不存在的东西,它表示一个话题或一个简单的情节和意念,并由此而生发出来的悬念和情节。用希区柯克的话来说,就是:“悬疑电影中角色们必须要拼命追逐,可观众却可以毫不关心的东西。”《后窗》中的麦格芬是邻居推销员是否杀害妻子。

《后窗》这部影片,我个人是非常喜爱的。尽管以现代电影来看,在技法上,有大量超越它的电影。但是,毫无疑问,这仍然是一部极具特色的经典类型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默片元素也很浓郁,而导演希区柯克也善于使用长镜头表达。

从电影镜头语言来说,这部电影采用了多线穿插叙事手法,主线剧情是男女主角对推销员杀妻案件的推理和证明,同时,讲述了孤独小姐的故事,钢琴家的起落,芭蕾舞者的爱情坚守与长跑等,其他人物的故事线也很完整。

而且,这部影片的视听形式也体现出许多非常规的特征——例如打破镜头的客观叙事,大量主观镜头的运用——例如本部电影中开头的运动长镜头。

(客观叙事的镜头特点是平和稳,一般需要三脚架对镜头进行固定,而客观叙事一般常用于新闻。)

时常出现窥视角度和视角奇特的“无人称视点”——例如本部电影中男主用专业相机和望远镜观察的镜头。

使用“有缺陷”或反常规的不完整构图形成镜头的主观印象;

在一个镜头中改变焦距表现前景或后景突然出现的威胁,例如女主翻找证据,而推销员回家,女主快被发现的镜头。这些镜头常被称为“希区柯克式变焦”。

在画面中故意遗漏、悬置某些重要的信息或者无缘由地强调某个影像细节。

经常显现出动荡而分裂的视觉环境等手段。

加上快速剪辑和惊悚的声音效果,使得影片的视听形式能够引发神经质的心理反应。例如电影中尖叫声和玻璃破碎声等。

从电影悬念来说,电视剧中的悬念是一种悬而未决的叙事上的情节点,即情节多向发展的可能性。在侦探片中的悬念是关于为什么,谁干的——这部电影中男主和女主讨论案情推理的镜头等。而惊险片中,悬念是对主人公生命的关切,是性命攸关的。例如《后窗》中男主被推销员推落窗户落地后的命运,是生是死。

从演员演技来说,詹姆斯·斯图尔特(男主)、格蕾丝·凯利(女主)演技堪称完美。影片中有大量无台词的片段,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刻画,而两人都表演得完美。例如女主侧躺的唯美镜头,男主隔空碰杯的镜头。而且台词设计也很有讲究,能够表现出意想不到的反差感。男女主角接吻的镜头,反映出他们之间的情感关系变化。

三、总结

《后窗》这部影片相较于希区柯克的其他影片,例如《惊魂记》,更倾向于爱情喜剧悬疑片,而《惊魂记》,更倾向于心理惊悚片。

而且,《后窗》的背景设计也很简单,窗的设计、门的设计、小巷子的设计等,都隐喻着窥视心理状态。

简单,有时也意味着单调无聊无趣等,这也是电影最忌讳的。一个场景的过多重复和曝光,都会使得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和无聊感。

而且电影的节奏也不能过快或过慢,特别是悬疑片。过快,会使得观众未能良好的进入状态中,过慢,又会使观众变得无聊,注意力无法集中。

而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于希区柯克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精神分析也是对于希区柯克电影解读的重要方向。

四、观影后记

关于《后窗》这部电影,笔者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写了。想写的,想说的,也都写完了。写完此篇,才发现个人力有未逮,有些地方也写得不尽如人意。也想过修改,却发现修改也未必能写得更好。也许此后自己能力增长了,会回过头来改写或者续写。

最开始写这篇影评的目的和动机,也是为了巩固自己刚学习完的《视听语言》知识。而电影批评和解读,也是一个复杂而具备挑战性的事情,也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经验。

在写这篇【万字长评】时,也是心血来潮,才想写万字长篇。最开始只想预写千字左右,写着写着就无法停下来,到后面也越写越吃力。

为了写这篇万字长评,电影《后窗》也反反复复看过多次,其中,需要反复拉片,分析其中的电影语言。

万事开头难,好在开局还算不错,没有中途放弃。时间也来到十月月底,之前计划在本月写几篇短篇小说,进展非常不顺利,就只能暂时搁置了。还有红楼梦评论系列,也被暂时搁置了。

理由借口千千万,说一千道一万,未完成也是事实,再找借口,就是逃避事实。

之后的评论和更文,还是一步步地来吧,不管写了多少,只要一直在写就可以了,也争取达成10万字成就、50万字成就、100万字成就。

之前也一直没有关注自己写的字数,看到许多人的写作心得与体会,才让我反思自己的写作态度。

也许他们写的文章不算特别漂亮,但是,看到他们晒自己达成目标的成就感,也的确多多少少激励到自己。

我之前一直坚持字少才能出精品的观念,现在觉得要达到这样的写作理念,还是需要许多路要走的,那句“前期百万字都是写给自己看的”的写作观,也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管它精品不精品,先多写字,才有精品诞生的可能性。

唠唠叨叨这么多,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万字长评】目标,也可以暂时歇口气了!

原来,许多不可能的事,一点点地去做,总有做完的时候。

原来,之前看似无法完成的【万字长评】目标,也终于走向了胜利。

尽管这篇影评,看起来可能不太完美,不过,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你我共勉,谢谢阅览!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评|《后窗》:悬疑片中的悬念制造与镜头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