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感谢贫穷,感谢这个时代吧

昨天,随手翻阅一本书,读到了这样一首词: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

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

谁共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

谁还管,生生世世,暮暮朝朝?

是不是试曾相识呢?不错,你一定想到了李清照。我告诉你写这首词的不是李清照,而是“清朝第一女词人”贺双卿。关于这个女人可能有些不知道,我先告诉你,这个女人才气一点不输李清照,单凭这首《 凤凰台上忆吹箫 》就获得了后世:“易安见之,亦当避席。”的评价。易安就是李清照。她的身世比李清照还要惨许多。

贺双卿, 清代江苏金坛人,自幼天资聪颖,灵慧超人。她出身于一个祖祖辈辈都是务农的农家,家族里没出过一个读书人。七岁时就开始独自一人跑到离家不远的书馆倚窗旁听听先生讲课,三年下来,学会了读书写字。十岁那年,她已经做得一手好女红,家里穷买不起书,就拿女红找书商换诗词书籍来读。久读成痴,久读成癖,闲暇之时,自个钻研吟诗填词,凭着聪颖天资,无师自通。贺双卿,容貌秀美绝伦,令人“惊为神女”,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她是个靓女、才女。18岁了终得嫁人,可穷人的婚姻里,才华从来不是讨价还价的筹码。那年贺双卿的父亲去世之后,她的叔父以三石谷子的聘礼,把她嫁给了金坛绡山村的周大旺。周家也是一佃户,周大旺是一个樵夫,目不识丁,且脾气暴躁,为人粗俗不堪。而周大旺的母亲杨氏是个更是个刁钻泼辣,蛮不讲理之人。嫁入周家以后,婆家把她被当成牛马一样使唤,稍有不合意处,便遭受斥责打骂,让她尝尽了人间心酸,常常独自流泪。周家十分讨厌贺双卿写词,多次把贺双卿的笔折断,把诗烧掉。没有笔和纸,她就用碳棒、用白粉,写在破布上、写在芦叶上、竹叶上。二十岁那年,贺双卿受尽丈夫和婆婆虐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迁延日久,终于香消玉殒。周家无钱操办丧事,只用草席一卷,潦草安葬。贺双卿,所留下来的词不多,一些写在破布上芦叶上的都当垃圾扔了,一些在她死后,被周家烧了。

读完上面这首词有种让人掩卷而泣的冲动,为一代才女的命运、也为那个时代。你有才怎么样,才女仍然只能是一个农妇、一个怨妇,连多换几石谷子的筹码也不是,不会成凤凰,只被当牲口驱使(在婆家眼里还不是好牲口)。老天赐给女人才华,给了名门闺秀,那叫锦上添花;给了农家贫女,那算落井下石。因为你读了书,你的心开化了,可你却要忍受贫穷和愚昧的现实,这还不如大字不识呢,至少心里不会有太多的纽结。当一个人心智摆脱了愚昧而又无法摆脱愚昧的环境,远离贫穷的时候,人是很无耐的。心灵和身体的双重摧残那痛苦足以把整个人毁掉。

都说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如贺双卿,读书、知识在那个年代,在她身上一文不值。想起几月前以707分的成绩考入北大的寒门学子、河北女孩王心仪写得那篇文章《感谢贫穷》,此时,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姑娘别感谢贫穷了,感谢这个时代吧。假如不是这个时代,你什么也不是。你的出身、你的状况和当年的贺双卿无异,即使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又能如何呢?你说是贫穷让你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知足、学会了感恩,没错,确实贫穷让你学会了许多许多,可离开这个了时代,这些和知识一样那又能改变你什么呢,你坚强、挣扎都无法摆脱那个愚昧的枷锁。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使得更多的寒门学子有了平等上学的可能,才有男女都在一个起跑线上的机会。今天,坐在北大敞亮的教室,这些是贺双卿想都不敢想的。

别感谢贫穷,要感谢就感谢这个时代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感谢贫穷,感谢这个时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