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一场美的体验


电影海报

最开始是被海报所展现的色彩与人物体态的美所吸引的。

略带陈旧感的光线

优美的流畅的身形

那是一种天性中对优美体态和青春少年的欣赏。

文艺团所展现的人体美丽,曾给在军区任美术设计的冯小刚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她的长相我已经不记得了,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脖子十分光洁…优美的颈部立在军装的小翻领中,使脖子看上去更白,领章看上去更红…”,同时也对没有文工团情结和经历的我充满了吸引力。

而变幻、略带陈旧色彩的光线中,压抑、慌乱时代中,呈现出的那是我们都会经历的躁动的青年岁月。

而下文是在我看完《芳华》前八章后不禁喜欢上它的原因。

一、美的故事

第一个原因是书中讲述的美的故事,那是躁动、对美和情爱的追求。让我遐想。

想起王小波《黄金时代》里动乱、无由来的爱情。“陈清扬说,那一刻她感到浑身无力,就瘫软下来,挂在我肩上。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切都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想起《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许家九姑娘对吴昌全的一点无望情思。

突然明白,原来这就是具有普遍性青春,不论什么时代都不会消亡的美丽故事。

而影片也正是展现了一个特殊时代下的特殊青春。暗沉的环境,虽然对人物的命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但是从未让这种动人年纪时的美丽情义减去一分。

如何小曼和排长在医院的遇见,“珠蚌用体液和疼痛孕育珍珠,大山以暗流和矿藏孕育钟乳石,十克拉的胆石也一样,也是被体液和苦楚滋养打磨,也是一种成长蜕变着的生命。两人凝视着玻璃器皿里的十克拉胆石,觉得它何尝不是珍宝珠玑,何尝不带有唯一性偶然性?何尝不是不可复制的?……看久了,两人觉得小石头何尝不可以做他们的信物?排长突然说,何护士,送给你做纪念吧。”

没有找到小曼和排长的,图为刘峰和何小曼


这样美丽的语言与联想会让你回忆起记忆中的某个少年。他不是穿着白衣的那个,他不是在校领导身边讲话的那个。他只是有着长长的浓密的睫毛,像是每眨一次眼就要撩拨一下你。他只是笑容会和透过树梢散落的光影一起悦动的普通少年。他的手很大,但手指不长,你在悠闲的某个午后和他比过掌心。那是你们最近的距离,然后离散在光阴里。

正是因为我们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岁月,所以这个遇见有足够强的共情效果。

二、精巧的言词

精巧的言词是我爱上它的第二个原因。

因为每个人都有或者听闻过精彩的故事,但是用文字能达到和语言相同效果的故事却很少。

无疑,严歌苓的作品有这样的魅力。

她的文词中,我最喜欢的是她对主人公的描写,尤其是文中多次出现的对何小曼眼睛的描写,对刘峰不符合“雷又峰”设定“带着腥荤味”笑容的描写。

“(何小曼眼睛的描写)一向遭我们冷落,因此试图用冷漠呆板战胜我们的何小曼也动人起来,朝刘峰睁着两汪墨水似的眼睛。何小曼整个人可以忽略不计,就那双眼睛长对了,黑得就像秘密本身。”

就是这个女孩

“(刘峰笑容的描述)刘峰的笑是羞涩的,谦恭的,笑大了,还有一丁点赖,甚至……无耻。”

“林丁丁和郝淑雯同时进来,刘峰此刻正面朝窗外湿漉漉的冬夜,向她俩转过脸,那双单眼皮下发出的目光和看我是决然不同的。虽然雷又峰的身份使他仍然持重,但那目光是带荤腥的,现在看来就是带荷尔蒙的。他军鼓般的心跳就在那目光里。”

对,就是这个看起来很耿直的boy

放一张有刘峰笑容的照片

嘿嘿嘿,让我们放大一点


这些反复出现的描写一遍遍的以不同的姿态在不同的场合,暗示着呼应着人物的命运。同时字词的搭配充满着美感。

曾在杂志上看过作者的一篇访谈,严歌苓老师有说过接触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她,会注意借鉴一些独特新颖的描写,比如,多汁的葡萄般的眼睛。

若不是长年累月的写作、阅读的积累,我想这故事不会这样精彩的被展现出来。这书,让人爱的不仅是剧情,还有文词。

这时,我又多了一个阅读的原因。

除去文词的精致外,作者对生活细节、人生命运以及时代和人物互动的描写也十分动人。

如“我(萧穗子)”的父亲,一个沉默的做了很多年阶级敌人的知识分子,在托刘峰给“我”带用印有北京友谊商店店标的大塑料袋装着的物品时,“笨拙地学起庸俗的社交手段”,送刘峰礼物,看起来是犒劳他三千里当马帮运货,实际是拉拢,为了他不得意的女儿。“刘峰是全军学雷锋标兵 政治光环好歹能罩着我一点。逆境让爸爸这样的人学庸俗 ,学拉拉扯扯,正是这一点让我心酸。”

这些细节的刻画,显示出人物与时代的呼应,显示出一种永恒不变的温情。

这是一本很精彩的小说,虽然我现在只能看到八章。但其情节、语言,已经足够让我动心了,也没有让最初被海报打动的我感到失落。最后,期待电影《芳华》用视听艺术为我带来一个比文字带来的想象更瑰丽的故事。

ps在网上只能看到前八章,求有资源的大佬,让我能在看到实体书前一睹真容:D

你可能感兴趣的:(《芳华》,一场美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