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整理几本旧书,春天的湿气晕染过的字行留下渍黄,一二花精书签的香氤氲其间,仿佛在扫除往陈的讯息,静静在那个书角站立,有些书似乎在窃窃私语。

      我侧耳细听,野老名士,口含清泉,讲史讲趣,或讲一些云烟往事。在那里,可坐可卧,自然也可暂放笔墨,瀹茗置饮,潇洒闲逸。

        一直想要一间房可以四壁皆为书柜像杳杳云梯一般,旋转其间,身轻如云彩,我一扑,就把自己扔进这一场书围里,化作清风随意乱翻。

        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也是书店,放学几乎是小跑着去那个常去的角落,用手抄的方式把烟雨里的江南、塞 北的大漠一一赏遍,,池雨烟树、落日黄河、月色柳梢、千山鸟绝……那时内心的痴迷如蜜蜂扑在一方桃源地,忆念起那个感觉还在。

      如今, 年岁日长,蹉跎半世,总想到陶子尘嚣远避,草绿花红,白云流水,与林泉深处,邀黄鸟为伴,抚琴读书,忘尘忘忧,是何等悠然之乐,这曾经是一种耕深内心的理想生活。

        假如摒弃现有的生活而追逐远方的想象,那是不是修心呢?这段时间的境遇让我重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想放下我执,不是从一种方式转换成另一种,它应该是坦然面对,随缘随喜的状态吧。

      稻盛和夫认为,人心是一种由多个同心圆环绕而成的多层次结构。由外向内依序为:

1、知性——后天所学到的知识和道路

2、感性——主宰人的五感与感情等精神活动的心

3、本能——维持肉体所需的欲望

4、灵魂——裹在真我外层的,这一世的经验与业障

5、真我——位于人心最内在的核心,充满真、善、美

        那么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可以培养人格和锻炼灵魂呢?是不是非得做一些特别的修行,到深山闭关?而生活恰恰不容如此,那么你就在最熟悉的场景中,在我们所处的尘世中每天努力认真去做事。好好活,好好努力生活,这一点很重要。每一天无论身处何处都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说并不过分。

        襟怀淡泊者,该懂坦然受之的境界,想想胸襟开阔了。


        明天小辣椒们要中考了,群里辣爸辣妈们急着说,考后我们一定要聚一聚。这帮娃儿好久未见你呢。

          真是啊,日月如琴,光阴似书,流水过桥一般的人生,唯一值得欣慰的,还有一群娃儿如野花扑面,香气袭人在记忆深处。只要想想这美好的种种,就觉得人间是如此的珍贵。一路走来,这算不算修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