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下的古诗怎么教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寒假里,日本某些组织向中国赠送的物资上的中国诗词,胜过“千言万语”。这给我们上了扎实的一堂古典诗词课。我们的古诗词只是在考试中出现,但是在生活中却很少用过。这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王崧舟老师在《百家讲坛》上,提出“学语文就是学文化。”月亮在古代文化中,代表着故乡和团圆。北宋的苏轼就是咏月的高手。除了那首特别有名的《水调歌头》之外,《江城子》这首悼念他的妻子的词也提到了月亮。“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写得让人肝肠寸断。诗人将思乡和怀人,与明月联系在一起,寄托自己的思念。这不光是李白的明月、苏轼的明月,也成了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明月。王安石“明月何日照我还”。为什么不是白日,而是明月,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教古诗,要教的是中国文化。学古诗词就是学习中国文化。我们需要站在文化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我们的中国古诗词。

  小学古诗怎么教?主要有三点:

以诗性为重,会心诵读感其情。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歌的创作需要形象思维。这个“别趣”,指的是抒发生命体验、人生情感为宗旨。张继《枫桥夜泊》的秘妙是诗人的愁绪是通过“钟声”来体现。很多诗人也写钟声,但是没有超越过他。钟声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意象。前两句在书写诗人的愁怀。“钟声”的意蕴很难解读到的。前两句怎么教呢?就“江枫”,引导学生:你看到江枫了么?睡不着,失眠。风吹来,吹到枫叶一片片的飘起来。你看到了什么?随着老师的描述;在瑟瑟秋风中,你看到了什么?枫叶飘到了哪里?有的落到江边、有的落到水里,有一片、二片飘到了诗人的客船上。你有什么心情?引导学生不光看到意象,还要体会到意象背后承载的心情。诗人的忧愁,因为忧愁、睡不着,所以诗人看到了江枫。根据外在的象,体会意象承载的情感。

“以诗解诗”。愁是什么导致的?可能是科举考试,远离家乡。这都是抽象的,不用坐实。所有的意象都要为这样的“愁绪”服务。怎么书写自己的愁绪?通过意象来表达。月落、江枫、渔火。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也提到枫叶。环境中只有这些景物么?不是的。只选择“枫叶”、“荻花”来书写送别的情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云一片去悠悠,清风浦上不胜愁。”杜甫《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都有提到“枫叶”。只有通过不断地读、多种形式的诵读,才能感受诗人的情感。

以意象为重,澄心还原见其象。

  余光中《论意象》:“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诸于外在之意,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诗人的内在之意。”《红楼梦》第四十八首“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林黛玉就是一位好的语文老师。慕雅女香菱学诗。林黛玉向香菱推荐三位诗人,分别是李白、杜甫、王维。让香菱先读,等有根基之后再来和她交流。后来,香菱就真的悟到了: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烟为什么会直?似无理。落日本来就是圆的,有太俗。合上书一想,是见了这景的。要是再换了两个字,就没有合适的。“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这“馀”和“上”字,真是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有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地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晚读了这两句,倒像是又回到了那个地方。你看,在香菱的描述中,有对具象的体会。有近景、有远景、有中景的描写。这样层次感就出来了。所以,学习古诗,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放飞想象的翅膀,仿佛来到了诗的那个地方。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国粹乡心梦不成,”抓住“身”和“心”,体会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然后用小练笔“走进纳兰性德的家乡”,还原“故园”的样子。这样,“身”和“心”一对比,就充分了。还原意象。学生才能体会到这个象背后承载的情感。

文化为重,潜心涵咏悟其蕴

古诗重在体会意境,不传授知识,不讲道理。余秋雨《何为文化》:“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文化是一个引导、创建、积累的过程。张志和《渔歌子》,为什么“不须归”?因为景色太美了,所以忘记了不想回去。这是不对的。没有文化的解读,词眼就在“不须归”,不能就字论字。我们要了解张志和的人品。张志和一生坎坷跌宕,崇尚道家哲学。他把自己的精神家园构筑在老庄哲学上。倡导要活出本色,活出自然。王冕的《墨梅》从家中梅,画中梅,到心中梅。梅格就是人格。“清气”是一种文化现象。别人都用“香气”。两者之间确实有不同。清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是用心品出来的。拓展王冕写的其他的诗,丰富“清气”的内涵。

总之,扎实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样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化自觉下的古诗怎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