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太极人

持续了两年多的新冠疫情今年3月份又在廊坊肆虐漫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各行业的发展,就连全民健身运动都受到了局限。

3月10号晚上,太极拳协会在太极群里发布了一则通知,内容是为防控疫情,从明天起不在集体锻炼,采取居家练太极的方式。接着,协会领导和太极老师们便在群里发出了健身气功和太极拳教学的视频,以便初学者学习,并有序的安排了每天练习的项目。就这样,一场居家练习太极拳的活动开始了。

太极一词源自《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即“太极”是产生万物的本源,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太极拳取的也是这个意思,是用拳术和太极相结合而形成的太极拳术。是一种动作舒缓,柔和的健身运动,练习太极拳有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和人体平衡能力,能够使肌肉放松,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有舒经活络强筋壮骨的功效。是一种刚柔相济即可技击防身,又可防治疾病的传统拳术。太极拳的发展历史悠久,传播广泛深受大众的喜爱。

次日清晨,开始居家练拳。先做一些练拳前的热身,一阵压腿、弯腰伸筋、拍打关节穴位、唤醒身体肌肉组织后,按以往集体练太极拳的顺序,首先做健身气功八段锦。习惯了集体的练习,少了老师们手把手的指导,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单独居家练习有些不太适应,但一想到疫情当前如果放弃练习,身体缺乏锻炼势必会导致免疫力低,那么,感染病毒的风险就多了几分。作为社会一份子,既然不能像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一样救治病人为国家效力,但也不能给国家增加负担吧!这样想着,便静下心来,跟着视频一招一式的做起来……

做完八段锦,接着做陈氏太极拳。伴着柔和的音乐,沉浸在太极拳的棚、捋、挤、按中仿佛正努力的把身边的烦恼和忧愁推开;在闪转腾挪中感悟人世间的分分合合;舒缓的乐声似一股山野的清风拂面而来,感受生命在与大自然浑成一体,原本浮躁的心渐渐安顿下来,化去了心底那丝丝的杂念。正如太极的意境清净,空灵,除烦,入寂,致虚极,守静笃,恬淡虚无……

两套太极拳练完后,拿起手机翻看太极群里的消息,有拳友发布练拳视频的,有新学员在练拳中遇到问题的,指导太极拳的老师们对应问题一一的做了答复,对太极拳中每一个招式的功法做着详细的解释。大家各抒己见的讨论着在练习太极拳中的心得和体会,气氛活跃。拳友们在群里就像往常集体锻炼一样,互相切磋技艺,毫无疏离感,让我受益匪浅。当看到在廊坊支援疫情工作的邓大夫发来的在病房里带领病人练习八段锦的视频后,身为一个太极人,感到自豪!是啊,为传承和弘扬中华博大精深的太极拳事业,老师们不辞辛苦的耐心教导新学员的奉献精神,为有邓大夫这样优秀的医者把健身气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起到了治病防病的效果而心生敬佩。我坚信,有国家强大的后盾和医护工作者的齐心努力,疫情很快就会消散。到那时太极人又会聚在公园里晨习晚练,重展太极人的丰采。

新冠疫情改变了太极人的锻炼方式,同时也让太极回归了自然。天人合一,修身养性,正是太极人的追求,虚实分明,以柔克刚,用居家练拳的方式防范疫情的传播,在这场疫情中太极人起了带头的作用。天地之间,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山川河岳,亭台楼榭看似静止却无一不在岁月中渐渐老化而发生变化。正如当前新冠病毒的变化和防控疫情的措施一样每天都在应变中,只有“变”才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这种种变化用拳的形式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并济;采挒肘靠,虚虚实实,绵绵不断,恰似太极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那样能屈能伸,进退自如;一意一念皆是良善;一招一式皆守规矩。愿太极人在拳术里汲取太极的精华滋养身心,在岁月中修养自己,让身心回归自然,在和谐社会里享受生活的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疫情中的太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