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生本课堂(稿)

∥      ——石滚河镇生本课堂技能大赛听课有感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生本教育最核心实质的理解是:

          1.生本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育。

        2.生本课堂是探究与交流的课堂。他要求学习具有开放性,要求教师不要轻易将问题和任务的结果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经过讨论,实践探索等方式,与伙伴一起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出。

    3.生本教育是学生事先有准备的教育。现代教育的理念认为,“教”是实现“学”的一种服务手段,学生的“学”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主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最后实现不教而教的目标。

4.生本教学是教师为学生而设计和服务的教学,我们要真正的为学生设计教学,做到心中有生。

      为了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真正做到开放教学,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石滚河镇中心小学,在全镇范围内举行了一次生本课堂技能大赛,我也认真地参与其中。以下是我听课的感受和收获。确实受益匪浅。

    一.听完《己亥杂诗》,我在想,语文课就是要这样人性化一些,课堂气氛和谐融洽。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让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老师能够和学生一起说,一起做,放开手并加以适当的点播,相信我们的学生是有自己的思想的。比如老师的课前故事导入层层递进挖掘学生了解到有关牙鸦片战争的知识,引导孩子说出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探索欲望,师生合作提问点播,深入到帝国主义发起鸦片战争的真正目的,引出清政府的无能,更引出不肯同流合污的辞官回乡的诗人龚自珍,引出他的315首小诗的来龙去脉,学生有了探索新课的兴趣和欲望。和谐的氛围,适时的引导,学生的真正参与。导入的成功决定了这节课成功了一半。如果这个课前预习布置下去,学生动手查资料,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这节课每一位同学都是学习的主人了。

          谈到“己亥”一词,更加幽默风趣——教师的一句“一个人两个名字”好像是在和学生谈话,亲切自然洒脱,丝毫没有伪装和表演的痕迹。老师驾驭五年级课堂的能力可见一斑。

          学生读诗,是PK的环节,让学生自己找对手,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致。我觉得这是这一节课的第三大亮点,因为很多课堂上大孩子们都不太愿意表现,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挑战,孩子们耳目一新, PK的和听的人积极性主动性都增强了。 我学到了什么叫“不按常规出牌”,

      连老师对诗的节奏的划分,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原来的节奏划分很还有不同的感觉。在这里我也突然想到了魏书生的“好学生好学法”一书中提到的有关“声音的神”,比如“要与人为善”就可以用喜怒哀乐希望憧憬,淡漠,热情,喜欢厌恶等几十种不同的感情说出来,感情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我觉得我领会到了也用到了,你也可以试一试。

      如果老师能够借助课件,如果老师评价孩子读书的水平再有一个明确的指导的目标,这样孩子们就有了进步的方向,比单纯的 PK更实在,这堂课就更加充实了。一堂生本课就更加有活力。

      知识是活的,学生也有着鲜活的个性,一节有效的实实在在语文课,其实就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勾起孩子们的求知欲,探索欲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可以是创新型的,适应形的,而绝对不是培养未来机器人,因为未来我们最不缺的就是机器人。

      《王戎不取道边李》一课,  课堂气氛最热烈。“演一演”环节设计学生的表演非常到位。表情,动作,神态,再现了课文故事内容,学生的普通话标准亲切自然,引人入胜,很容易把小同学们吸引到课堂上,吸引到故事中来,故事情节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更加清晰地再现。虽然学生拿的是事前准备好的稿子,虽然老师上课之前给学生进行了小小的排练。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理解为课前预习。为了课堂效果更加完美,我觉得这可以是高效课堂的助推器。孙老师都忍不住为孩子鼓掌了。

      刘老师对 中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得很到位。提醒孩子们的坐姿用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孩子们注意力瞬间集中。由此我还想到了魏书生的让孩子们每天积累背诵名言。那么这句诗句可以用关于意志勤奋的名言来代替也是可以的。

      美中不足就是文言文的内涵,修养,表达的简洁等特点没有渗透蕴含到课堂中,只停留在理解故事,明白道理。并且只停留在表面的善于思考,没有真正联系到生活实际。结合生活中一件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告诉孩子们,其实你们也可以做王戎一样的人。可以学会观察思考推断,成为“牛顿”一样的人。其实这一点也是上一次集体备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时候,我们大家所谈及的一个涉及到生活当中不能“只看表面”就得出结论的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由此,我想到10年前这一次公开课上,我学到的一个让我终身受益的理论——深挖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我总觉得,深挖教材,端正孩子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不容忽视。

      一堂好的语文课,是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于一体的。情感是一堂课的主线,最终让学生能够联系到生活实际或者自己获得做人的道理,这才是做到了真正的活学活用。情感维系到整个课堂,让孩子们真正的用心去体会的其中的道理与内涵,直到最后悟出出我应该怎么做?人生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方向?怎样把握生活中对错是非。

      《落花生》一课的讲解完整,学生配合恰到好处,这一课简单易懂。讲课的虽然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新老师,但是举止端庄文雅,语言表达流畅自然。主要是他的表情使人一见就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愿意听这位老师讲课。他最让我喜欢或者有一点点触动的。不是他的课有多么精彩,因为这节《落花生》她的课谈不上失败,也说不上成功,确切说,虽平淡却也清晰。毕竟我讲过的公开课比她听过的还要多,新教师和老教师没有可比性,包括经验和观念。我的观点是建立在我二十年教龄之上,也只是代表我个人。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时候,老师一句高亢的引领吸引了我。这位老师的朗读水平我很欣赏,我也感觉到了她的语文素养,她很快会后来居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的教师队伍里愿意培养或者有能力培养孩子们有感情朗读的寥寥无几。很多原因是考试,还有的是个人观念问题素质问题。

    我祝福所有新上班,用心付出,站得高看得远的老师,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

    《狐狸分奶酪》参赛选手里教龄最长,经验最丰富的王老师那么说,做一个课件的准备,都让人大饱眼福。如果流程再清晰一些,课堂气氛打得开收得住,多一份驾驭课堂的能力,多一些规范的养成习惯的培养,我想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一定是又一种巨大的幸福。

      五年级《四季之美》的讲授者,是一位新上岗的美女老师,看得出来她认真地对待了这次大赛,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虽然师生配合欠佳,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穷人》一篇六年级的小说,小说的三要素等知识点,包括环境,心理描写的讲解比较清晰,自然到位,是一节很好的以知识和写作为重点公开课。

        六年级《伯牙鼓琴》是一节非常有内涵有深度有修养和韵味的课。

        老师的一句:“老师他们一见如故都是因为乐曲,层层递进,读和理解感悟贯穿整个课堂,以情感为主线,主题比较突出,情感到升华。

        最震撼的环节就是知音钟子期死,老师随手自然地擦掉板书:“知其志,知其念,知其心,”边语言解释:“还有人知其之志吗?还有人知其之念吗?还有人知其之心吗?”让听课的人带进课堂,走进故事。伯牙无比失落,他绝望了,“破琴绝弦………”伴随凄凉的笛音,老师适时引语衔接——“艺术能够传递情感,是音乐让钟子期成了知己,两人相约来年八月十五再相聚……”引人入胜,仿佛身临其境,走进伯牙的内心,感受到了伯牙失去知音的深深的痛。

      解读理解古诗的环节有个“学写古文”,让这节课不仅停留在理解的基础上。例如:师引导钟子期还可能得到了什么?引出“善哉乎鼓琴,徐徐若清风。”“  善哉乎鼓琴,皎皎若明月。”还有若鸟语,若杨柳等的联想。如此这般,六年级的古文学习已经很有深度了。

      课堂上关于朗诵的引导语,“一咏三叹”对我来说是一个新名词,它的意思是婉转而含有深意。连课堂引语点播用词都那么富有诗意。包括“善哉善哉”的评价,古文的古韵古风不言而喻。

      课后延伸关于知音难觅诗词句的朗诵——海内存知己,增广贤文等的引入,更加深入,突出古文的内涵和修养。

        只是课后的延伸我也有着我自己的观点。文章的主题是体会知音难觅,一节课孩子们也深深体会到知音难觅。我却觉得把最后的焦点始终停留在一个点上——知音难觅,学生会不会也有我一样的困惑,怎样才能寻觅到知音?知音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不可以这么深挖一下教材,只是一句或者一分钟的轻轻点播,或者一个故事唤醒孩子们的探索的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孩子们自己去查资料,让课外学习更加开放起来。这样的话,有关“伯牙鼓琴”的所有历史故事“老师不请学生自来”。是不是实现了老师的“不教而教”?如果语文课有第三课时,那“第三节”还用老师布置任务吗?这些开放性家庭作业已经足够了啊!

        或者,把老师延伸的有关知音难觅的诗词换作学生预习到的有关《伯牙鼓琴》的其它动人的故事,李白杜甫等名人知音故事。或者学生谈感受课后质疑这节课我还想知道什么?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题地位。孩子们不仅知道了知音难觅,还悟出了何为知音。寻觅知音也许是缘分,知音在一起心灵碰撞产生情,它的的基础是理解,是心灵的相融,他可以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是人生情感的终极。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夫妻同学同事,或者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千古知音最难觅。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的高尚人际关系及友情的标准。伯牙绝琴,是交接朋友的千古楷模。

        听完课,我确实有好多想知道的东西。回来我查完资料,不禁感叹,原来有关《伯牙鼓琴》还有那么多的动人的传说故事,资料上还显示有钟子期的墓地等等,这更加让我有一种探索下去的欲望,甚至想走近墓地去感受一下琴声的余音,走近历史,无限感慨,一定百感交集。

        一节课最终的结果不仅仅是看老师的感情,还有最终的效果。从学生身上体现,看看他们的参与。这节课美中不足,学生的情感没有激发出来,特别是读古文语调始终如一,一节课气氛有点压抑。学生们朗读的水平真是有待提高。

      参与两天的公开课听课活动,我有一个困惑。语文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好像每一位老师都把握得很好,最起码大家各有各的风格。第三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到底应该把握一个怎样的度?在脑海里仔细搜寻细细品味。在我看来,还是心园老师的《枫桥夜泊》真正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一体,课堂高效,给我的只有回味,在没有疑惑。

      我还想到了这些年好几次听三年级公开课《掌声》———残疾女孩因为大家掌声变得开朗自信的故事。很多老师讲得特别有感情,价值取向是爱,这就算是这节课成功了。后来我也模仿了这节课,在老石小上的一节电教优质课,课后当时的教研室一位颇有水平且严厉的美女教研组长(不太确定职位,只记得她的水准比较高)给我的评价是:“这节课讲得不错”。

      十年后现在想来,再来听这节课,大家爱的价值取向没有改变,都是爱,可是幻灯片上出现的都是警察,刘翔,钟南山。是的,他们应该获得掌声,难道平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劳动者不值得赞美吗?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啊!老师多出一个图片或者多一句话不就诠释了更加完美的价值取向吗?为啥还要第三课时再探讨,只一分钟的发散思维时间足够了啊?为啥,去一小同课异构时,连评的中年美女“专家”都说四十分钟时间不够啊?一句话,点石成金,我认为无需第三节课吧?这不是最好的价值观的引导吗?

  什么是生本?虽然这是一个新名词解释但是它的概念并不难理解,那它的分量却很重。回归课堂,我觉得回归人性,回归学生。是真正的引领

      两天十三节公开课,让我感觉到自己了的成长。耽误的课一定会用我这几天学到的东西弥补。课明天就可以上,听课的机会不是每天都有。初上班的那十年,不断地锻炼成长,我拿过镇公开课三连冠。再后来也许是家务也许是堕落,原地踏步了十年。不甘落后还有那份责任心。促使我不得不进步,必须进步,必须改变。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细节决定成败。与此同时,我想到了课堂上那些愿意或者已经积极配合的一次次规范而不是高高举起的小手和失落的眼神。公开课到底带给孩子们的是什么?

    来到这里觉得自己特别需要学习,正好又有学习的机会和伙伴,这是最值得我高兴的了。之前也许别人都认为,评课,参与谈话交谈都是为了指出别人的缺点,给别人提意见。而现在我却感觉到我每一次的感受都希望得到真实的反馈,没有对错,只要能触发什么就可以了。所以不管我说得是否正确,我要的不一定是你的肯定,我希望听到你的回应?接下去的探讨也许就会豁然开朗,我想要小时候的那种面红耳赤,还能找到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心目中的生本课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