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1

刚刚才公布高考成绩,还没来得及欣喜或失望,另一个考验就到了。

我高考的时候是2003年,那时候就流行着一句话,考试是考学生,填志愿是考家长。

其实这句话现在都没错。

连志愿的时候,两代人难免产生观念冲突,子女心心念念的想要这个专业,父母却觉得不实际,“幼稚”。

然后,类似电视剧的民国逼婚狗血剧,爸妈各种逼,子女各种反抗,毕竟选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就好比个一个不喜欢的人结婚,伤心一辈子。

其实,这件事也未必那么复杂,做了这几件事,孩子一定会感谢你。


01

经验赶不上时代的变化,不要当孩子的先知和预言师。

在我们的父辈,一个单位、一种职业就能负责你一辈子,但现在这时代发展的太快了。

十年前,我们可能还有胆量预言,一个职业的前景会如何。

但是现在,五年后会发生什么事,自己都不敢推测。

我高考在03年,会计和金融行业是高薪的代表,哪怕做个出纳或者银行柜员都是不错的。

现在随着,随着AI技术的发展,随着各种运算软件和办公软件兴起,一夜之间就让成千上万的基层会计和银行柜员下了岗。

现在一个本科毕业的白领还领着四五千块的工资,给我们家铺瓷砖的师傅,半个月就拿了我们13000的工钱。

这都是我们刚上大学的时候,无法预料的。

所以我们要承认这一点,我们无法预料职业的前景,孩子的未来,不要抢着负责孩子的未来,孩子一定会感谢你。


02

对孩子的选择,忌嘲讽和责备,充分的尊重和接纳。

父母的确人生阅历比孩子要丰富。但是孩子的志愿,你觉得是幼稚或者不切实际的时候,也请你想想:

孩子一直在校园里面读书,在社会的经历几乎为零,没有经历,何来成熟?所以不要急着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

贴上标签就会容易心存偏见,存在偏见就难免言语不当,甚至责备或者嘲讽。

00后,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接受的信息多,自己的一套想法,反而更需要尊重、平等和认可。

反而,如果你养了18年的孩子,对未来没有自己的憧憬和主见,你是不是更应该担心呢。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件好事,用尊重和鼓励的态度,才能为填报志愿的沟通赢得良好的开局。

03

明白孩子理想,你要与孩子沟通理想和现实差距。

2003年填志愿的时候,我想学金融,是羡慕电视里面,金融精英的那些潇洒精致的生活。

我爸妈,教我学医的原因是稳定,饿不死,那时候就业容易。

我妈骂我幼稚,不懂考虑,沟通不了,我就像民国时期,被逼婚的女孩那样,开始了不理不睬,断水绝食的戏码。

后面还是我爸出差回来扭转了局面,我现在还记他对我说的话。

他知道我想读金融的原因之后,没生气,也没骂我幼稚,认真地我说:

“要是金融的话,在小城市我们家没有背景,很难找到工作的”

“一定要在这里工作吗?我可以去大城市”我也很不服气的。

“毕业出来,就算是大学生也得从基层做起,一个月可能就1000块,像北京那样的大城市房屋要800块钱,我们也没条件补贴你,你得有住地下室的准备”。

我听的那句话愣住了,理想和现实也是有差距的,后面遵从父母的话,也心甘情愿的选择学医。

孩子在父母面前要自尊,其实父母在孩子面前也要面子。

父母说孩子不切实际的时候,其实往往心里面的潜台词是:爸妈能力有限,给你创造的条件也有限。

几乎所有父母都想给孩子,多点选择的自由。但是,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是普通人,条件也有限。

与其指责孩子不切实际,将孩子推到你的对立面,不如将现实情况与孩子沟通,大家平等的商量怎么办。

孩子毕竟是要长大,这种落差他必须要早点接受。


04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认识一家人,是农村进城务工,他们家那个小哥哥,比我早两年参加高考。

小哥哥喜欢美术,由于学费昂贵,他的父母希望他读个卫校,也好找工作,因为家里穷。

当时,小哥哥也是跟家里面闹的,父亲后面把条件一摆,选择学美术可以,但是家里面的存款不够,你必须勤工俭学。

小哥哥也接受现实,但是选了美术,四年下来半工半读完成了学业,现在在教育机构当美术老师,月入两万。

孩子其实有时候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得多,高考志愿其实就是人生关系命运第一个选择。

以后我们人生还会有更多的重要的选择,每个选择都不会完美,但都得负责。

每做一次选择,其实都是人生的一堂教育课,都教给了我们重要的东西。

父母过于专横越俎代庖,就无异于剥夺孩子教育的机会。

所以,填志愿的时候,请给孩子一个能和你沟通,争取,负责的机会,孩子会感谢你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