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

美学十五讲第一讲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从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从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从毕达哥拉斯到亚里士多德

       毕达哥拉斯所处的时代希腊已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本原。一生二,友二生出各种数目。一是点,二是线,三是面,四是体,从体产生出一切形体。此外体还产生出组成万物的四种元素:水、火、土、气。古希腊认为土是六面体,火是四面体,气是八面体,水是二十四面体。

希腊的雕刻艺术正是体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输的比例(而毕达哥拉斯学派又把数看成明确的几何体)。如希腊雕刻代表作——波利克里托的《持矛者》,体现出一种身体的动态平衡。《持矛者》被艺术家誉为“法规”,也就是艺术的范本,法规也即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输得比例。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数学比例不同于现代科学对于数的抽象概念。他们的数是事务的生成原则和组织原则,他们更强调比例关系中的动态的韵律感。(这一点,希腊雕塑和埃及雕塑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埃及从固定模式出发,将身体分为二十四又四分之一,各自创作各自的部分再组合起来)

我们也可以把柏拉图的理想国设想成一座雕塑群像。在这里,柏拉图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城邦国家。理想国有三种阶层:统治者、卫士和生产者。他们组成这样的雕像群:中间是统治者,分立两侧的是辅助者和被统治者。

“希腊文化的象征物——几何“        (出自德国哲学家施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希腊画似雕塑,中国雕塑似画。

关于宇宙:希腊语中,宇宙的本义就是秩序,美即是数,而数是宇宙中心结构。西方人向宇宙作无尽的追寻,而中国人要从无穷世界返回到万物,返回到自我,到自己的“宇”。在中文里,“宇”是屋宇,宙是在宇中出入往来。中国对宇宙的关照像《易经》上说的“无往不复”,像陶渊明“俯仰终宇宙”。在这种反复仰俯中,“网罗天地与门户,饮吸山川于胸怀”。

宗先生在1949年发表的《中国诗歌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中说明了这种观点。他说“西洋人站在固定的地点用固定的角度透视深空,它的视线失落与无穷,失于无极。而中国人”向往无穷的心须能有所安顿,归返自我,成一回旋的节奏。“

汉苏武“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曹丕“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稍晚一点的苏格拉底,认为合目的性是美的基础。他是最早将”目的“引入 哲学领域的哲学家。美是合目的性是一种新的学说。毕达哥拉斯学派也把宇宙看做是合目的性的,然而这种合目的性是不脱离事物自身的,它在宇宙的节奏和对称中表现出来。而苏格拉底的合目的性是与人相关的。

他认为美和效用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联系在于美的事物是有效用的,但有效用的东西不一定是美的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创办了柏拉图学院 ,大门上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第一篇有系统地讨论美的著作,其中记录了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其中,柏拉图通过两人的对话体制了美学的问题,即“什么是美”。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式(rdea)。理式是对它名下的所有个别物的无限概括。柏拉图对万物规律的探索表明了由神话向人的思维过渡的深刻变革。在这里,柏拉图完全站在了先进的、甚至是革命的立场上。

柏拉图发现了物的理式,陷入狂喜之中,结果夸大了理式的作用。他不仅主张理式高于物质,而且理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这导致了理式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分离。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现实世界是第二性的,它只是理式世界的摹本和影子。这样柏拉图成了客观唯心的鼻祖。从而客观唯心为主观唯心主义开辟了道路。

美理式的特征:具有永恒性、绝对性和单一性。柏拉图思考问题的方式使美学成为美学的哲学。按照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种是可以见到的,易朽的物质,另一种是不可见到的、永恒的理式。柏拉图的美学论使他的美学成为一种本体论。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学说。这与毕达哥拉斯的本体论区别在于:对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宇宙是自在的;而对柏拉图来说,宇宙成为一种社会存在,因为他的理式是宇宙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事物的生成模式。他的理式论也对文艺复兴和浪漫主义运动发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德国的赫尔德、席勒和英国的雪莱。

亚里士多德 

他的理式论是“一般在于个别之中”(柏拉图是“一般在个别之外”)。否认理式的孤立存在,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在事物本身中寻找美的根源。

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知道,美产生于数量、大小和秩序,因而大小有度的城邦就必然是最优美的城邦。城邦在大小方面有一个尺度,正如所有其他的事物——动物、植物和各种工具等等,这些事物每一个都不能过小或过大,才能保持自身的能力,不然就会要么整个地丧失其自然本性,要么没有造化。例如一指长或半里长的船干脆就不成其为船了,也有一些船在尺寸大小上还算过得去,但航行起来还是可能嫌小或嫌大,从而不利于航行。“

这段言论有两个要点:

1。美产生于大小和秩序。

2.美产生于一定的尺度。亚里士多德的尺度理论产生于四因说。他认为,任何事物,不管人造物还是自然物,其形成有四种原因:质料因、形式因(这里的“形式”就是柏拉图的“理式”,希腊语为eidos),动力因和目的因。比如书橱、木材就是质料因,图纸是形式因,木工是动力因,书橱的用途是目的因。四因可以完满地体现在事物中,从而创造出美和合目的性的有机整体。如果他们在事物中的体现缺少某种尺度,过分或不及,那么,整体就受到损害,从而失去美、艺术性、效用和合目的性。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取决于四因不同的相互关系。四因可以体现在最美的事物中,也可以出现在最丑的事物中。这一切取决于四因相互关系的尺度。

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徘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然而在美学上,他多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如果说柏拉图开启了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先河,那么,亚里士多德则标明了从客观现实、从事物自然属性上寻求美的方向。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美学大讨论

主要形成了三种观点:

1.以采仪先生为代表的典型说

2.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3.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说

不同的美学学派对审美价值做不同的论证,有的认为它是主客观的统一,有的则主张它是客观的。下面我们就讲后一种观点。

美作为价值,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事物的自然属性和外部形式;第二个层次是事物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内容,这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内容由事物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决定。

宋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纯在枝头已十分。

(以上是第一讲内容重点内容的摘抄,只是稍微有些顺序调整及衔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