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8:番茄工作法:个体专注执行类最高效的工作方法

吴剑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某本书非常畅销,而自己觉得它没有价值,一定要自我深刻反思:是自己认识有限,还是整个外在世界错了?

在坚持自己的同时,一定要认清现实。

对的,这就是长达十年的教训给我的有益启发。

今天,我悟到了。

关于番茄工作法的学习已经接近3个星期了,我是从笔记管理,跳到知识管理,再次跳到时间管理,接着又从时间管理,跳到了现在的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我之前写了“以无厚入有间”,讲述番茄工作法的动态适配原则,这是我学习番茄工作法之外收获的第一个关于行为模组的认识。

从中,我重新认识到中国古典的力量,再次回头审视和看待过去对于真理的语言表述。其实,古代的很多内容都是通过故事或者是文字的力量,凝结在历史的叙述当中。后面,我会重新体会一些经典的说法,并根据现有的实际赋予新的意义。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从外围了解核心,从错误中收获正确

之前,了解到一个知识点,叫错误学习法。

这种学习法意味着:在面对未知世界的学习,先不要评判好坏,也无从谈论对错,先按照自己能够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学习到位,后期再进行迭代纠正。

我认为这是针对当下学习,特别是自主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对于番茄工作法的学习,我所经历的这样一个过程,我阅读的第一本书并不是《番茄工作法》,而是《番茄工作法图解》。看了延伸读物以后,再进一步学习番茄工作法。

二、在具体背景中,针对性学习

按照之前我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天罗地网法。在矩阵当中,将知识要点和逻辑结构罗列在知识体系当中,去重新审视具体的知识点和与其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后,重新来看番茄工作法,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法?

终于,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还有评论,我从个人角度更加坚定地认为:番茄工作法是针对个人,针对具体时空,针对执行性事务,一个非常高效的工作方法。寸有所短,尺有所长。我始终坚持,番茄工作法不适用所有的做事场景,一个好的方法一定要用对场景,才能产生良好的结果。

三、番茄工作法更高级的应用是心流模式

今天,除了听到说番茄工作法更高级的应用是新流模式,有人还特别提到了刻意练习。我想两者道理都是相通的。那么对于个人来说,他在有限时空维度下,关于心智模式的应用方面可以做的更好,在短时间可以产出更为重大的成果。

四、再说一个针对番茄工作法的误区

最后,再分享一个我认为非常重要的观点。大概在2011年,我就看过或者阅读过番茄工作法的相关书籍。但在那时候关于工作、管理,个人的认知层次还没有到达相应的状态,对于番茄工作法的认识还非常的肤浅。

当时,我简单地认为番茄工作法可能讲的是关于定一个闹钟25分钟,高效做一件事情的这样一种方法。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表面上的叙述,都是上面所说的。但实际上,从体系化管理方面来讲,番茄工作法是一个大系统的部分。今天,如果我要来梳理的话,那一定是对于个人来说,先给予个人一定的心理倾向,接着长期以及短期的日程安排到每天的优先选择,最后再到具体的工作内容。在现实高效实现以及对人生的紧迫感中,通过短短25分钟,可以坚信并能够切实的执行到,做更多的事情。从而,在心理层面形成巨大的满足感。整个循环下来,个体怎么都能够实现自己意志和现实的互动。

从这样一个系统逻辑执行角度来讲,在那一刻自己一下子就感觉到番茄工作法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连接大脑意识和现实执行层面,非常重要的通道。

比如对于某些人群,如何打通最初的5分钟?

以及在具体事务当中高效执行?

接下来,把25分钟2组番茄中组成一个90分钟的动态模组,

从而再进一步贯穿全天的任务。

于是会有人感慨:从我的思想,到我的行动,再到我的人生改变。最重要的一步跨越,就是那最初小小的番茄钟,最初的5分钟行动。



参考文献:

1.《番茄工作法》,作者: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番茄工作法图解》,作者:Staffan Nöteberg,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18:番茄工作法:个体专注执行类最高效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