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1班】: Day1-仿写练习1

【学员信息】1班—141—小鱼


图片发自App


【原文】:

三毫米,

瓶壁外面到里面的距离。

不是每颗葡萄,

都有资格踏上这三毫米的旅程。

它必是葡园中的贵族;

占据区区几平方公里的沙砾土地;

坡地的方位像为它精心计量过,

刚好能迎上远道而来的季风。

它小时候,没遇到一场霜冻和冷雨;

旺盛的青春期,碰上十几年最好的太阳;

临近成熟,没有雨水冲淡它酝酿已久的糖份;

甚至山雀也从未打它的主意。

摘了三十五年葡萄的老工人,

耐心地等到糖粉和酸度完全平衡的一刻

才把它摘下;

酒庄里最德高望重的酿酒师,

每个环节都要亲手控制,小心翼翼。

而现在,一切光环都被隔绝在外。

黑暗、潮湿的地窖里,

葡萄要完成最后三毫米的推进。

天堂并非遥不可及,再走,十年而已。

【思考】:

开头:“不是每颗葡萄”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体现出产品比竞品更优的地方,接着全文从葡萄生长的环境、采摘、酿造、保存等各角度各流程的细节描写,展示了葡萄酒的优良品质和品牌的工匠精神。

【仿写】:

360公里,

台湾到厦门的距离。

不是每一片茶叶,

都有资格踏上这360公里的旅程。

海拔1千米高的茶区,

温度和湿度最适合它的生长。

连续晴朗的日子,

每天10点到12点,

摘了十几年茶叶的采茶人,

耐心地等茶叶上的清晨露水消失,

小心翼翼地将带软梗的茶叶摘下;

茶师通宵制作,

杀青已是凌晨。

而现在,

它们在这三次烘焙—冷却的循环中,

即将完成最后的冲刺,

醇香并非遥不可及,

前后,十道工序而已。

【对比】:

通过乌龙茶的生长环境,制作工艺流程展现品质,但生长环境描写还不够充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鱼【1班】: Day1-仿写练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