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精力不足,以散记的形式,说说我对教育的一些思考吧。
这周回家,主持今年的英语考级活动。活动现场,我问学员的家长们:
“听说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吗?”
大家纷纷说有。
我接着问了一句,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愣住了:
“那各位家长觉得,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起跑线’只有学习成绩这一条吗?”
实际情况是,随着这个世界的全球化,多元化,时代在更加期待有全方面发展和素质的人才。
2014年,教育部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然而一线和省会城市以外的父母,还有很多很多,对学习和孩子发展的认识依旧停留在“考试拿高分”的层次。
城里的家长整体上会更愿意接受新观点一些。更让人担忧的现实发生在农村。
去年在四川进行留守儿童调研的时候,有一个奶奶来给她的孙儿填家长问卷。当时她抱着自己刚两岁多的孙女,一边在我的引导下努力回忆自己儿子女婿外出打工的经历。
老人家年纪大了,精力也有点不济。她的小孙女在她怀里扭啊扭的,掏出一袋干脆面吃。孩子手抖了一下,面撒了一桌子。小女孩就直接拿手指蘸着口水,扒拉着脏兮兮的桌子上的面要往嘴里送。
如果不是我提醒了一句,这位奶奶可能都不会去管自己怀里的孙女的这种举动。
对她来说,这似乎是看孩子的过程中,一个理所应当的小插曲。
中国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不公平了。
当我从四川的调研现场回到北京的时候,那时安宝还在北京一家针对少儿的学科英语机构做学术主管。她偶尔会跟我分享一些孩子们读英语绘本的视频。在她眼里,那些孩子有的很帅有的很可爱,一个个养的白白粉粉的,像小王子和小公主。
只是我看到那些孩子,总想起那个和蔼但精力不济的奶奶,和她那个眨着懵懂眼睛的孙女。
这之间的鸿沟,大得让人绝望。
我在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期间,会通过讲座的形式给家长们分享一些教育孩子的经验。我对他们说,如果孩子的课你不懂,教不了他,课后不能帮他辅导,那就帮他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让他每天早睡早起,早起进行阅读背诵,这也是对他学习的帮助。
简简单单的一个“习惯养成”,让很多家长听得入神。很多家长之后来跟我聊具体问题,也说自己听完有收获。
我一边觉得惭愧,因为自己只是讲了很简单的理论和实践。另一边,我也觉得很委屈。这里明明是有耳朵的,明明是有需要的,为什么没有人讲这些甚至是很简单的道理给他们听呢?
在我调研的四川三个县共计1600余户农村家庭中,那些9-15岁的孩子们的父母学历集中在小学和初中,而看护他们的爷爷奶奶则大部分要么不识字,要么只上过小学。
这些数字,代表的也是一类“起跑线”。
这是更加根源上的,家庭背景上的“起跑线”。
我家里在做的教育,虽然地处四线城市,但是一直很注重演讲演示能力培养。
从很早的时候,我的母亲就倒贴钱办演讲比赛,办故事比赛,为的只是让自己带的学生有个上台展示的机会。
而这次考级也出现了很多次比赛中出现的状况:有学生怯场,念到名字的时候不敢上台。
我引着他走到台上,蹲下来问他紧不紧张。
他说嗯。
我又问他,那你先背诵一个自己特别熟悉的课文好不好。
他说好。
我带着大家给他鼓掌。他站定之后深吸一口气,发出的声音比之前的选手都要洪亮。
那时,我心里暗想的是:
孩子,下次再有这种场合,你就更有经验了。
你就能有更多的资本和底气去和别人竞争了。
你至少,就没输在“演讲演示”的起跑线上。
我过去几年做的事情,基本上可以说都是围绕着这个“起跑线”的。
我在做的研究,观察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起跑线”;我回家参与培训机构的管理,拓展的是一个小县城中几十个孩子的“起跑线”:我跟安宝的交流中,我看到的是一线城市家境优渥的孩子的“起跑线”。
在观察这三个不同的学生群体时,有时候,我会觉得起跑线的差距可能比跑道都长。
有时候,我会想将来这三类孩子共同以成人的角色生活在这个世界时,会如何看待因为“起跑线”而引起的人生的差距——是坦然接受,还是愤愤不平?
曾经有一篇文章名字叫《我奋斗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
我的担忧,是因为时代发展不会停下脚步,对人才的需求不会考虑他们的“起跑线”在何处,而只会考虑他们的终点线。
或许将来“18”这个数字会更加扩大,变成20,乃至30,直到不可能。
我不希望自己看到这一天的到来,这也是我想用自己的努力弥合的一个鸿沟,即便我知道自己的力量很小。
但我相信世界总会在努力之后,变得更加公平,更加美好。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