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1

序言与前言

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是两个不同的过程。社会化是让儿童更加适应自身的文化,使自己的行为与同性别同伴的行为更加相似的过程。人格发展是扩大个体之间的差异。

儿童不是被父母社会化的,而是被同辈社会化的。

我觉得作者认为“儿童不是被父母社会化的,而是被同辈社会化的”,有点太绝对了。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家庭特别是父母对他的成长影响最大。

第一章  “教养”不同于“环境”

决定孩子成长的两个要素是天生(基因)与教养(抚养方式)。

如果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和关注,他们的孩子就会对家长产生安全感和亲近感,就会成长为有自信、友善的孩子。(我赞同希拉里克林顿的观点,事实证明来自有爱的家庭的孩子更自信些,更阳光些;而来自问题家庭的孩子问题特别多)

两个英文单词“nature" 和“nurture",前者说明人的自然属性,遗传基因影响人;后者说明人的社会属性,环境影响人的发展。环境的范围比较广,既可以是家庭、学校,还可以是同伴、社会环境等。

作者的第一个观察:只能说明孩子成长过程中同伴或环境对孩子成长有影响,但不能否认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三个孩子会说地道的英语不假,但他们一定也会说他们父母说的俄语。就像我们的孩子既会说普通话,也会说广东话一样,只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能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影响。)

作者的第二个观察:父母虽然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但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还是有的,不然为什么孩子的行为举止更像他的父亲呢?

作者的第三个观察:正好说明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孩子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模仿,习得父母的行为举止,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教养的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养的迷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