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点滴(11)- 什么是中庸

在学习《中庸》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 什么是中庸?

2. 为什么要实行中庸?

3. 怎样能达到中庸?

今天仅就这一个问题简单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其他两个以后再谈。

1. 什么是中庸?

最直接的说法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一种和谐平和的状态,是不被情绪、欲望、偏见影响和干扰的状态。

再引申一下,中庸,就是不受人的局限性的影响,能始终保持绝对中正客观的状态,是绝对理性的状态。

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面两段: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中庸的状态就是要达到圣人的境界,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已经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了,超脱了人的局限性。所以说“至诚如神”,达到了神的境界,可以“前知”、“先知”了。

2.什么不是中庸

一切参杂了个人偏见、利益、情绪的东西都不是中庸。

中庸不是折衷,折衷是带着利益考量的,希望两不得罪的和稀泥、烂好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

所以中庸强调“诚”,“诚”就是实事求是,客观真实,这就不受个人因素的干扰。

一切愚昧无知、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都不是中庸。这都是由于人的局限性造成的认知局限,不是绝对真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庸点滴(11)- 什么是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