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巴文化特刊:戒篇

老报人 编选自《光明大手印丛书》

图片发自App


【戒定慧】

戒恶行,定净心,证佛慧。在许多流派中,禅宗的见地最为高妙,很是究竟。我们的“心”也罢,外部的“空”也罢,都为一体。我自身已经圆满俱足了佛陀的三身,我就是佛,佛就是我,我就是法界,法界就是我。戒定慧都源于我的心,所以我心中就自然圆满了戒、定、慧。


【戒】

正确地取舍,便是戒。戒是为自己守的。戒是自我拯救之法,你永远都不是在为他人守戒。真正的戒,不是封锁心灵自由的枷锁,反而是保证心灵自由的前提。就是敬畏一种慈悲博大的精神,向他看齐,有取有舍。就是知道该做啥,不该做啥。诸恶莫作就是“戒”。戒好像给自己打了一堵墙,不要让外面的邪风把心中的智慧之烛吹熄了。戒有多种:菩萨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戒的意义是为了将来不戒。

戒非常像我们世间公民必须遵守的那些社会公德。一个公民,必须要有一定的操守。要是他不愿遵守那些社会公德的话,他就算不上一个好公民。只是“戒”比一般的功德要求更为严格。一个出家人,可以没有定、没有慧,但不可以没有戒。没有定慧,也可以当出家人,要是犯了根本戒,他就不配做一个出家人。当然,现在也有一些人随便剃度,穿着僧服,却不受戒。更有穿着僧服受供养,脱下僧服泡妞者,这样的人,其实已经堕落为骗子了。

没有戒律的约束,便没有终极的自由。


【根本戒】

行者与为他开示心性、引导他向善的老师之间的誓约,也就是行者对老师的信心,就是根本戒。


【以师为戒】

佛教的戒律里面包含了帮助一个人贪欲执著的智慧,是故佛说:“以戒为师”。


【三昧耶誓约】

是修行密法的底线,也是根本之戒。它的本质,是行者与根本上师之间的默契和坚守。它没有外相,只有内守,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香巴噶举把三昧耶誓约比喻为“智慧光道”。当行者与根本上师之间达成誓约之后,他们之间就形成了诸多智慧的光道,法界的加持之力就会源源不断地通过“光道”进去行者的生命。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香巴文化特刊:戒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