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0听书笔记:《近代中国的银行业》

作者发现,虽然近代中国的历史充满坎坷,但银行业的发展却十分振奋人心。银行业发展并没有靠政府扶持,而是主动对自身的经营方式和组织管理进行了变革。这些变革,不仅打造出中国金融业第一个“黄金时代”,而且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在这背后,那些为银行掌舵的杰出管理者功不可没,他们把西方金融理念和中国商业传统相结合,引领了当时中国的现代企业转型。著名企业家陈东升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当代中国企业家是站在近代第一个黄金时代那些先辈肩膀上的。”

中国通商银行的经营情况到后来不断下滑,没能达到盛宣怀心中的目标,成为他商业、工业帝国的基石。但中国通商银行的大胆实践,证明中国自己创建现代银行是完全办得到的。

很快,中国出现了多家银行。户部发起成立了“大清银行”,相当于清政府的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管理国库。后来邮传部成立“交通银行”。“交通银行”最初的目的很单一,主要是为了筹集资金,赎回比利时承包商手里的京汉铁路。

朝廷还鼓励创办私营银行,宣布所有的现代银行都受到国家保护,保护现代银行业务是地方官员的职责。1905年有位叫林维元的前官员,打算筹集私人资本开办实业银行,皇帝溥仪特地表彰了他,授予他官职。在这样的风气下,一批私营银行也纷纷出现了。

银行最基础的社会价值,是服务工商业发展。近代华资银行在不断扩张中,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本书作者程麟荪的导师柯伟林教授,在序言里提到这样一句话:“中国银行业的变革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同时让当代国有银行的前身纷纷建立。”

有人把陈光甫称作“中国的摩根”,不仅因为陈光甫像摩根一样,是一位成功的金融家,而且他也像摩根一样拯救过国家经济。抗战时期,陈光甫曾经跑去美国借款,这是中国抗战期间获得的第一笔借款。胡适写了一首诗评价他:“偶有几茎白发,心情微近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19世纪末,票号、钱庄、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领域三分天下,但中国发展工商业迫切需要贷款支持,中国本土的华资银行应运而生。虽然华资银行与政府关系密切,但华资银行的发展壮大,靠得并不是投机公债,而是在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上进行突破性变革。为华资银行掌舵的杰出银行家功不可没,他们经受过扎实的传统教育,又有留洋经历,所以能把现代银行理念和本土商业传统结合起来,最终打造出一批富有社会责任的杰出企业。

其实,关于中国近代银行业的故事还没有讲完。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上海银行工会主席李铭曾说:“我看到了近代华资银行业的美好未来。”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虽然华资银行还处在现代企业转型的初级阶段,但是发展方向和道路已经很清晰了。不幸的是,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断了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发展进程。

但我们仍然要看到,在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近代中国的银行业领先于其他行业。在业务中运用新型公司治理架构和新技术方面,近代银行家也领先于其他企业家。那些银行家,无愧于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商业领军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710听书笔记:《近代中国的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