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惩罚也需要尊重与信任
现在老师们普遍不敢批评孩子。我们常常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平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因为被老师批评了,想不开,做出很极端的举动。
现在中小学教育中也有一些惩罚,比如完不成作业,罚抄写课文20遍,罚去操场跑步之类。这样的做法都不是我所说的教育意义上的惩罚。我所指的惩罚,其前提是成年人给孩子做出必要的解释,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方式惩罚他,目的是什么,让孩子心服口服。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惩罚是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惩罚必须要因人而异、适度,越是惩罚,越要尊重。
并不只有赞赏才能给予孩子自尊与自信,惩罚更需要尊重与信任,要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尊严,不要让对方难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不能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简单粗暴的虐待、伤害,会直接摧毁孩子的自尊自信,由此厌恶学习,厌恶学校,甚至厌恶生活。
我们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种健康的人格。人格的核心是自信,自信表现为人的一种自我概念,其实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认为的样子生活着。人的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10岁左右。这个时候,最可怕的是让孩子形成一个消极的自我概念,认为我是坏孩子,我是笨孩子,我是不被喜欢的。但我们现在的教育,恰恰没有足够重视这点。
其实,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或是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回想我们自己长大的过程,一定有一些惩罚是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
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巨人”。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要惩罚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比如,对他说你确实很优秀,但是今天这件事,你伤害了别人,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办……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举个例子,有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说,你踢碎的你就赔吧,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就是美国总统里根。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件事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而我们的父母常常剥夺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比如孩子打碎了别人的玻璃,最常见的就是让孩子道个歉,然后说走吧,回家写作业去。都是父母留下来处理,父母掏钱赔。我们总说孩子没有责任心,实际上,很多时候是父母从小就剥夺了孩子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父母包办得越多,孩子的能力越差,这样的事情现在太多了。学校里,老师也包办代替,像少先队活动,不少都是老师策划组织、写演讲词。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让孩子感到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有一个原则,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
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
现在有一个可喜的现象,即家长也在渐渐分化。的确有不少替孩子想得太周到、太细致的父母。但也有一些家长狠心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让孩子从中汲取教训。
比如,孩子丢了小黄帽,家长可以让他自己去找,找不到,那就第二天光着脑袋去上学,被老师批评,然后,用他自己的零花钱去买新的小黄帽。没有零花钱,就取消他一个最喜欢的项目,因为那个钱要用来买帽子。这样孩子才可能知道珍惜。
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虚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专制不是爱,把别人不需要的爱强加给别人,是专制;溺爱不是爱,溺爱对人是不尊重,明明你行我觉得你不行。在信任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其实孩子就是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永远超出大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