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印卡内观十日课程开示第八天(录音转文字)

  第八天结束了,只剩下两天,其实只有一天可以认真地练习内观。如果脚踏实地的认真地做,依照指示练习一天也够了,可以得到许多的利益。另一件重要的事是继续正确的体会这个方法,如此,回家之后可以正确的练习,正确地运用在生活中,否则,即使认真努力,方法却不正确,就会失去应得的利益。

  要不断的体会内观中的两项重点:觉知及平等心,两者同等的重要,就像鸟的双翼一样,必须长度相等,力量相同,否则鸟就无法飞;如同牛车或马车的双轮,一定是大小均等,载重量相同,否则就走不动。觉知力及平等心一样的重要。如果有觉知,但不能有平等心,目的就无法达到;如果能保持平稳,却无法觉知身体的感受,也一样无法达到目的。如果觉知到外在的粗劣、明显的实际情形,很好,但这并不是内观;甚至,如果你觉知到生理、心理结构有关的粗重实相,觉察到生理的所有活动,也觉察到一些非常坚实、粗重的感受,很好,但这并不是佛陀的教化,他要我们观察身上的感受。

  在佛陀出生前、住世及灭后,都有老师〔除了不守戒的人以外〕、几乎全部的老师和圣人都教会我们一件事:不要对感官的对象产生习性反应,外形、颜色、光、声、嗅、味、触、法等等,可能令人喜爱或是令人厌恶,不要对他们产生习性反应,不生贪爱,不生厌恶之心。这并不是佛陀的创新,他所觉悟的不在于此。佛陀所觉悟的是进入问题的核心深处。其他人都强调六根及六尘,好像贪、嗔是因六根所缘的对象而生起,乍看之下似乎是对的,但佛陀发现六根及六层接触之后升起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一旦体验到身体的感受后,贪嗔才升起的,「感受」这个中间的关联被一般人忽略了。一般人一直想从贪、嗔中解脱出来,但都只在表层练习,从未触及根源,不了解,必须进入感受的深层,将杂染连根拔除,这就是佛陀对人类的贡献。

  他发现要自感受的深层来解脱痛苦,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我们的觉知就不完整了。觉知身上的感受,对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保持平等心,这是一部车的两个轮子,鸟的双翼,两方面必须大小相等,力量相当,才能够前进。

  我们先由观察呼吸开始,由小范围内的呼吸观察起,要你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如果由大区域做起,心念无法变得敏锐,只会感受到粗重的感受,例如:有点痛、有些压力、有点热。察觉的区域越小,心念就变得越敏锐、更敏感。练习到第三天时,开始能感觉到感受,进一步缩小观察的范围,也能在这一小区域上感觉到感受。如此,你将容易察觉到每一个部位的感受。

  这是走向解脱十分重要的一站,一定要抵达这一站,使自己能在每一个地方感觉到感受,不管是粗重或细微的,身体的任意地方不应感到空白或茫然没有感受,任何时候全身都有感受,而我们应该让心变得更敏锐才能感觉到,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站。但是我们不能强行到达,它是自然发生的,我们要做的只是不断的移动,在没有感受的地方停一分钟,然后继续移动,再停一下,非常有耐心的,心念就会越来越敏锐,开始感觉到全身的感受。

  十分重要的第二站,是整个身心结构的消融,变成了只有震动、震动,称之为「…」完全的消融。不要刻意的做什么,让它自然发生,继续观察,心自动的变得越来越细微、越来越敏锐、越来越敏感,自然的定律就是如此。坚实、强硬、粗重的感受,开始肢解,分开、分散,开始消融、消融,这就是「…」,你全身周遭开始有一种很细微震动的流畅感,这是很重要的一站,但也是一种很危险的体验。

  经过了所有的不愉悦、粗重、坚实的感受,突然间碰到了很愉悦的流畅,震动的流畅感。危险的意思是,由于我们心的旧习性会开始产生贪求,而且执着这感受「哦!好棒啊!」这就是危险,大危险!对不舒服的感受我们可以保持平稳,希望它会过去,但是微细的感受来时,人很快会执着,这是很危险、很可怖的阶段。我们要很谨慎,不要对这些感受产生执着的心,丰泽进展就会停顿下来;不仅进展停顿,还会退步。因为开始产生新的贪念、执着、执着。

  这种愉悦的感受、微细的震动之流消失了,它不是永恒的,会升起、消失,再一次更深的业障生起了,原先它是不会跑到表面来的,因为开始感觉到一股细微震动之流,因为达到了完全消融的阶段,所以很深层的业障跑到表面来,这可能是粗重型的,你又开始感到粗重、不愉悦的感受。你可能会觉得沮丧,觉得「我退步了,我曾有过很棒的感受,现在,看!没有了,又是这些不愉悦的感受了」。你对法的认识不透彻,开始玩起感受的游戏了,这也是我们一辈子都在做的,对色、声、香、味、触、法所产生的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同样的,身上也会产生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你不断以贪或嗔来反应,你对法还是不完全了解。虽然我们不断的警告,仍有少数学生不断的来参加一期又一期的课程,但是仍不了解这个方法,不了解法,他们一直在享受好的感受,讨厌不舒服的感受,一直玩这种感受的游戏,这不是内观,绝对不是。

  你一定要十分小心,要正确了解内观的本质,如此才能正确练习并得到应有的利益。不管什么感受生起,一定要彻底在感受的层次上保持平等,每一种感受,不管粗重或微细,愉悦或不愉悦,都有相同的特质,不断生灭的特质,这就是必须去体验的。

  有坚实、强烈、粗重的感受时,要清楚知道它的生起,过一会儿它就退了,这种感受似乎停留了一阵子,升起然后又消失了,这种很强烈、坚硬、粗重的感受消失了,变成震动时,它的特质仍在不断的生、灭。现在他很快速的如此生、如此灭,生灭更快、更频繁,但特质是一样的,你心中一定要很清楚了解这种特质,「看,它在变化、变化、变化。」所以无贪、无嗔、无贪,如此才能改变心念的习性。否则在内心深层,仍在持续累积,每一刻你都在造业,业障不断的累积。

  只要人活着,每一刻都有感受,不同的感受,内心的深层不断和这些感受接触,不管你睡觉或是醒着,一天二十四小时,内心深处都和身体的感受保持着接触。例如你在熟睡,虽然睡得很沉,但是只有显意识是熟睡的,所谓潜意识仍保有对身体的感受。比方说,有只蚊子叮你,潜意识立即觉察到「不愉悦的感受,赶走蚊子、杀了蚊子」不愉悦的感受仍然在那里,我们会抓或是搓揉被叮的地方,如此整晚,蚊子来叮,来了又叮了一口,但是你并不知道,你的意识并没有察觉到。这显示意识及潜意识间有一道藩篱。

  同样的,醒的时候,意识的心念会忙于粗重的外务,但潜意识的心念则始终保有对身体的感受,还一直在产生习性反应,某处有压力时就会反应,痛了就反应,痒了也反应,不停的反应。这已是潜意识心念一向的习性。除非自深层底处改变习性,否则无法自痛苦中解脱,自痛苦中脱身。只是努力修整树枝、细干、叶、花、果,但是根不健康,树就会毁败,只要根不健康,树就不可能健康,只要潜意识的心不健康,意识的部分就不可能健康。所以佛陀体悟到:我们必须在潜意识最深处下工夫。这就是你现在开始用功的起点,你一定要永远牢记这点。必须在内心深层处下工夫。

  有很多其他不同的禅修方法,在这里我们不做批评。但就内观而言,要直接的自心的深处下工夫,如果忽略了心的深层就没有意义,因为业仍然不断的在累积,不断地生出贪、嗔和无明,你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怎么一回事?每一刻产生贪、嗔的业、无明的业,就有了痛苦,每种业都是苦,就是如此累积的,外在世界、植物世界,累积的过程都一样,在内心的深处,累积的过程也一样。然而有一种方法可以停止造业,改变这种既定的习性。例如,热带地区有一种大树叫做榕树,它的种子像芝麻那么小,这颗小种子会长成一棵巨大的树。种子种下去之后,树长出来了,长得很高大,可以活好几个世纪,很长寿。这个种子开始在每一季结果,结出成百个果子,许多世纪中,果子又结果。由一颗种子结成了数百万果子。无论一棵树有多长寿,终有变老、衰败、死亡、倒下的一天,不再生果子了。显而易见,一颗种子结出数百万个果实,但故事尚未结束,不断的累积,你们要了解这个过程如何的持续下去,种子种到地下,这棵大榕树开始产生果实,自然的定律是这样的,每个果实包含着一样的种子,每个果实包含一颗子,每颗子蕴含着一颗巨大的榕树,有无穷的衍生的过程。大自然也帮我们了解这个过程如何停止。每颗种子都包含着一棵大树,这是对的,但是这颗种子需要肥沃的土壤,需要水、肥料,如果丢在岩石上就无法生长,榕树是长不出来的。但是我们的困难是这些「业」的种子,由于我们以前种的种子大量的长出来,现在有许多业习,我们又不断的对每一颗种子提供好的肥料,不断的施肥,「业啊,长吧,痛苦啊,长吧」,不断的长,多么的无知!不断的重复,好像有人带着满满的大桶汽油,外面有点火星,接触后就大爆炸了,数千个新的火星,你不明白,每一个新的火星会带回成百、成千个火苗。对产生的每一个火苗,你又再加上汽油「烧啊、烧啊,累积啊」。在知性理解上,你可以体会得到,这种累积的过程对自己很危险,不应该造业,每一种业有害,会增加痛苦。这只是知性上的了解而已,除非在感受上正确的练习,否则是无法解脱痛苦的。

  比方说,有人要来纵火烧我,最佳办法是把水管准备好。他一来,我就打开水管,立即灭火,你很了解,但实际上真的有人纵火时,你却开了油管,「烧啊,」把整桶油拨出去,「你烧我也烧,一起烧。」事后你知道错了,不应该这么做,「火来了,我应该用水消灭,而不是汽油。」你跑到全能的神面前,不管是男神或是女神,你乞求「我做错了,请原谅我,我犯了错。」下一回你又犯相同的错误,没办法解脱,因为你不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没有办法。

  在内心深处一直有火山爆发,有负面情绪和负面的反应,除非你能观察身上的感受,否则无法解决问题,你必须去觉察那些感受。这种方法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让自己的心很敏锐,才能感觉到那些感受。另外要注意保持平等心,不起习性反应,要不断的体会「…」这是无常。

  以上的观念没有错,但是不要因为佛陀这么说而接受了,不要因为大家都这么说而接受。有了亲身的体验之后,你会发现各种感受会升起,早晚又消失了,生灭、生灭,达到消融时生灭便快速的产生。但实相一直如此,生灭、生灭,无常、无常、无常,自然的法则就是如此。一旦停止造新业,旧业会浮上表面开始被消除。只要保持平等心,业升到表面上来,越来越弱,挥发掉了,这就是自然的法则。

  这也是佛陀体悟到的发现,他说:「巴利文…」识是业的连环,每时每刻是都在生、在灭,生生灭灭,它的近因就是,每一次你造一种业,识就在下刻升起,你又造业,识又生起,如此这般,这种过程不断的进行着。生命结束时,一股很强的业抬头,用力一推,识就在另一个身体上升起,这种过程持续不断。佛陀体悟到了这项真理,如何才能停止呢?只要不断的造新业,生命之流就会一直继续下去,停止造新的业的时候,相反的过程就会自动的开始。

  举例来说,身体和心念的身心之流就是生命之流。对色身,即身体之流,必须提供一些食物,有了食物,身体就持续下去。同样的,对心念之流,我们会提供业——心理的食物,心念就持续生长、轮回下去。如果有一天不吃东西——斋戒,生命之流仍会持续,停食两天,还有生命,五天、十天、一个月、两个月,最后躯体死了,因为不吃东西的时间太长了,如果不吃东西,为什么还要过好几个月才死呢?因为还有存货呀,积存的脂肪等等开始消耗了,如果那些也耗尽了,没有任何的食物才会死。心识之流也是用相同的原则,不停提供新业,身体只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吃东西一次,就足够维系了;但是要让心识持续下去,每一刻都需要坚持,每一刻都要喂它。

  透过内观的方法,你学到不再滋养它。如果某一刻你完全没喂它,你就能体验到感受,你笑笑说:「无常」既没有贪求,也没有嗔恨,也不是无明,你只是觉知,不生习性反应,那就没有造业。但是心识之流尚未停止。下一刻你没造新业,在下一刻也没造业,但是心识仍继续流动,为什么呢?原则是一样的,因为还有积存的业;你的心识不再造业,旧业一定会浮到表面来,业一升到表面,新的识就生起,再一次,你仍没有造业,旧业又浮现,新识又生,如此这般,持续流动,所有旧的业习耗尽了,你解脱了,从所有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原则就是这样,但唯有透过体验,才会开始了解到旧业如何的浮现到表层。

  例如,你造了愤怒的业,你有一种生化反应的流动,发现周遭的感受很不舒服,你又因此而生气,造了一种新业,生化的反应又起,你又不舒服了,因为这种不舒服的感受,你再次发怒,恶性循环下去,痛苦就是这样的累积的。不停的习性造业,发怒时很不舒服的感受来了,不要对它产生习性反应,感受仍会保持一阵子,不对它产生反应,习性就会开始改变了。要想改变累积的习性,必须要深入心的底层下工夫,避免反应。如此将发现我们累积的垃圾是如何开始清除的。

  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你有燃料,有一堆柴,点燃之后开始燃烧,它一直烧,你又丢再多的柴下去继续烧,你也继续丢,加上新柴后,火就烧掉新柴,旧柴埋在深层下面,一层又一层,火继续的烧,如果停止加柴下去,火就会烧掉其它的柴,早晚它会烧尽所有的东西。一般人想了解的是,旧业如何去除?其实它自然就会去除的,怎么除呢?三十年前,有位西方科学研究员来找我的老师,是我朋友的朋友。他听说缅甸有一种技巧,有位老师教人去除负面的习性,过着和谐、安详的生活,这种方法可以去除内心所累积下来的不净杂染。因为他是位科学家,所以想研究看看是怎么一回事,就来到缅甸。一般情况我的老师只教新生十日课程,老师觉得这个学生是可造之材,所以立刻让他上长课程,他先上十天的观息法,他修习时开始有反应,很强烈的反应,有时我们看到他禅坐时,突然自地板上跳起来,离地六寸,我的老师一直保持着微笑。有一天他告诉我,走,去看看他的禅坐状况,每一个人都有一间禅坐的小关房,我从官方的天窗看到他倒地,用肩膀立在地上,全身摇动,好像鬼上身一样。怎么回事?我跑去问我的老师怎么回事?他微笑着说:「好!顺其自然,这对她很好。」他继续禅坐。后来我们知道他在太空船公司当研究学者,他发明并协助制造有核子弹头的洲际飞弹。这样的人有什么样的业呢?他造了地狱的火,害死数百万人,有何等的业障啊!要如何才能解脱呢?我的老师笑着说:「顺其自然吧,顺其自然。」

  课程结束后,这位学生觉得十分的轻松快乐:「太好了!」老师说:「好!所有的不净都出来了,你现在轻松一点了。」他说:「我轻松些了是事实,觉得比较快乐也是事实,但我不了解这些不净杂染,如何借由感受而去除?我怎么能接受呢?」老师笑着说:「好,不必要接受。佛陀也曾说不要接受,不要因为我说你就接纳,也不要因为大家这样说你就接纳,或者是因为经典这么说,要不断的实验,如果因自己的体验而了解,知道确实是如此好,这时候才接受、相信。」

  这位科学家回家了,几天后,他写信来说:「这次的禅坐给我殊胜的利益,我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很紧张,和上司、下属都处不好,我有很多的改变,我发现周遭的一切都很好,但是我不懂感受和去除不净有何关系。我是个科学家,怎么能接受呢?」

  几年后,他又来了,上了内观的长课程。回家后,他写了一封信,附上一篇长文。他是为矿石学家,专攻去除金属杂质,用在太空船的金属,他写着「我们有种原理、理论,如果有种金属需要去除杂质,一定要极度的精纯,一百万分之一的杂质都不可以,一定要百分之百的纯,非常的纯。为了达到这个精纯,我们将它溶解成金属棒,再取出一个百分之百纯粹的金属环,用这个环,穿过需要炼的金属棒,因为这个环是纯的,能产生一种磁力,把棒内的杂质吸出来,有的杂质分子百万分之一也都会被吸出来,杂质都清除了,金属分子排列整齐,更增加了金属的强度。」

  这就是佛陀所体悟到的,纯净的心是只环,由头到脚,由脚到头的移动,如果这个环不纯,还会以贪嗔、贪嗔来反应,这个方法就不灵了。然而,因为心是只环,是纯的,不起反应,无贪嗔,所以可以一直净化,这是他理解的方式,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但是确确实实净化了。

  有一个人跑来告诉我,可充电的电池也说明了一项原则,我们不断的充电、充电,电池内就有电,如果停止充电,什么都不做,电池就自动的消电,我们并未刻意的去做什么使它电力消失,只是停止充电,这也是一条原则。

  有一个人跑来告诉我,你看这些上发条的玩具,你要一直转呀转,上紧发条放掉之后,玩具会跳舞,发条会自动的、逐渐的松掉,我们什么都不必做,只要停止上发条。

  佛陀也举了一个例子,你有一根绳子,你不断地扭转绳子的两端,突然之间你放开,绳子会弹开,这是自然的法则;只要停止造新业,旧习就会根除,如果持续累积不断的造新业,就无法去除旧习,而一直累积、累积表示痛苦的过程也一直累积下去。业习增加,痛苦也增多。道理很简单,也很困难,人会忘记,不断的造业,不断的产生痛苦。

  一定要学到这一点,「觉知到感受,不要对感受生起习性反应」,觉察到感受,但不升起习性反应,很简单,就是这个方法,如果你没有做对,就没有成果,如果你用功练习,一定有收获,慢慢的你会体验到。好比家庭主妇买了肥皂或去污粉,有一肮脏的床单,肥皂去洗可以去除污垢,主妇的任务不是去研究肥皂里有什么化学的物质,为什么能去污?如何去污是研究者的工作,让他们做。

  一般人只要了解痛苦来自造业的习性就可以了,停止造业就脱离痛苦。经常愤怒的人远离了愤怒,沉溺于激情的人脱离了激情,深受不净杂染之苦的人都脱离了痛苦,结果及证据都有,你可体会得到,唯有当你开始体验到这真理所带来的利益成果,你才会接受它。

  这是佛陀的教示,他一生都在教授平等心,内在的平静安详也一定会呈现出来,在日常生活及人生起伏中,均应展现出平等心来。这种教诲并不只是为了出家众,也包括了在家人。那时候许多在家居士也常来请教佛陀,有一次一群在家人来问佛陀:「世尊,我们并不准备出家,仍需过着在家人的生活,内观法适合我们吗?我们也能得到解脱吗?」

  「当然,这种方法适合每一个人。一个人出家后,没有世俗的牵挂,可以专心修行,成果可以快些;但是在家人有各种的责任义务,不能每天投入那么多的时间,所以要费时更久才有成效,但对在家人仍然是有效的。」佛陀为这群在家人特别的开示,解释在家人应如何练习:「在家人应负起自己的责任,不能逃避,如果对家人、社会、亲人的责任都完善的尽到了,如此你也是在修行啊!」佛陀对在家男女提出三十二善,如何获得这三十二种法的利益,每一种都比前一种好,他依序说,讲到最后一种时,他说「…」这是人生最大的喜悦,是什么呢?每一个人都会碰见人生的起伏,当你碰到人生的起伏时,心不要动摇,保持坚定平稳,不要开始哭,也不要在心中升起不快之感,不要生起杂染之心,不要产生不安之感,永远感觉心安,你是走在法的道上,错不了的,这是人生最大的喜悦,用平等心来看待人生的起伏。特别是在生命中有不愉快的事发生的时候,当生命流畅有如歌的行板,保持愉悦易如反掌,事事滞碍而能微笑以待,其人才值得另眼看待。人生有很多事会滞碍难行的,事事不对劲,无解了,但是你要微笑,不是像演员或是女伶,而是发自内心的微笑,不舒服的感觉仍然在那里,但是,你可以对这个感觉微笑:「无常,你也是无常、也是无常,让我看看你能持续多久。」这是佛陀的教诲。自然的法则是,面对人生的起伏,在每一种情况都保持平等心,然后你会发觉「太好了!」

  佛陀无论教授什么,他自己会先修炼,甚至在他的一生,解脱如佛陀者,也必须度过人生的高低潮,高高低低是一定会出现的。起初他对同行的五位比丘说法,然后传扬至五十人,五百人,五千人,如此这般不断的传扬开来,几乎北印度的所有的人,当时都开始依法修行,也因此而获益。但是也有人非常的反对他,部分原因是他们不懂佛陀的教导,或许他们认为他是反宗教、反传统的,宗教会因为他教导而灭亡;另一部分原因是有关这一批人的生计,他们是祭师,如果人们一学佛的教诲,将来就没有仪式、仪轨、典礼,什么都没了。他说:「你只要观察自己,净化你的心,过健康、快乐的生活,仪式、仪轨有什么用呢?」但是,假如没有了仪式、仪轨,祭师们就无以为生了,所以他们反对。

  有什么办法阻止佛陀传教呢?只有一种方法,在那个时代,常常有大型的公开辩论,也有很多流氓、不良少年聚集,大家会带着自己的徒众喧骂嬉笑,并没有真正的辩论,只是种粗暴地喧嚷而已,但是当时很流行,如果有人辨输了,人们就不会接受他的教化。这些祭师想来和佛陀争辩,但是来到精舍门口时,开始搔头、担心,他是很聪明的人,要如何和他争辩呢?吵闹吗?不容易,因为他很冷静。

  「我们计划一下,要讨论什么?辩论什么?我们选一个人当主席吧!你当?你当?」

  其中一位说:「好吧!我当!我们写下每一项重点」

  「对,写下重点」

  「头上未留长发」

 「对!对!」那时隐士都留长头发。

  「不留长胡须」,「对!对!长胡须」

      「颈上不戴念珠」,「对!对!」

  「腰上不戴鹿皮或是兽皮」,「对!对!」

「身上不涂灰」,「对!对!」

  突然间有人说:「那些问题都有人提过了,每次有人提出那类的问题时,他微笑着说:『我不喜欢那些,如果你们喜欢那些,尽管穿戴,我不会和你们争吵,喜欢就继续保持那样的装扮。』我们怎么能和他吵他不做的事呢?找一些他修行或是开示中的毛病吧!」

  「好!撕掉!再写一张。他教什么呢?他怎么修行的呢?」「他教戒律,他也守戒。」

「那有什么好吵的呢?戒—道德,很好啊!如果有人过道德的生活,教其他人过合乎戒的生活,不能和他吵,还有什么呢?」

  「他教定「…」,是什么?」「对心念的掌握,掌握心念我试了好多年,还不能控制我的心,如果有方法可让我成心的主人,太好了!怎么能和他吵,不行,还有什么呢?」

  「他教智慧。」

  「智慧是什么?」

  「一种去除心灵杂染的过程。」

  「去除杂染?我的杂染一点也无法去除,去除杂染太好了!不能攻击这一点。还有什么呢?」

  「没有了,他不教别的,他说:『我修行戒、定、慧,其他的东西:信仰、教条、思想都和我无关。你想如何都随你的意,但是戒、定、慧最重要!是法的本质。」

  因为无法吵,只好走了,「但是一定要想个办法才能阻止他的教化」,这个办法是制造丑闻。出家人会有什么丑闻呢?只有两种:钱和女人。钱方面没有办法,因为他已抛弃在家的生活,放弃在家生活,放弃太子的奢华,他什么也没有了。女人方面,可以,因为不仅男人,女人也来跟他学法。他们训练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女人,每天晚上,她去佛陀的精舍,浓妆艳抹睡在树下,第二天,她把头发放下来,出去向人说:「我和乔达摩共度良宵,美好的一夜。」人们听到了,想到:「到底怎么一回事,他在说什么呢?」两天、三天、七天之后,她消失了。

  八个月后,有一场大型的聚会,佗在说法,许多弟子都在。国王和首相也都在,给孤独长者及比舌雀等许多的在家人都来了,这时候,那位女子出现了,她在肚子上绑了一块木头,用裙子盖住,她一路的叫骂着:「哦!光头的,如果你没钱养我肚子里的小孩,就让你这些有钱的在家弟子们想想办法吧!」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很错愕:「她说什么?为什么对佛陀这么说呢?」佛陀笑着,充满爱和慈悲地对她说:「孩子,你应该知道事情的真相,我也知道事情的真相。」佛陀只有爱和慈悲,如果佛陀向支持他的国王说:「她说谎!砍下她的头!」她的头就不保了,那样佛陀就不成其为佛陀了。佛陀只有一片慈悲心,充满了慈悲。慈悲的振动产生了,女子变得十分的紧张,绳子松了,木头掉了下来。正法真的管用,一切真相大白了。

  佛陀他成功是因为心念的平静、和谐、安详,而不是争吵。争吵是不可能成功的。他一直修行,一生中有许多的状况,而她始终保持心念十分的平静、纯净、和谐对他自己,对他自己和别人都有利。

  还有个例子,有一位老婆罗门很生气的说:「这个佛陀是反宗教的,我的家人、儿子、媳妇都不举行仪式、祭拜、典礼了,他们现在都只坐在角落观察呼吸、观察感受,他们在做什么呢?这会破坏我们的宗教,我一定要到佛陀那里敲开他的脑袋。」他去找佛陀,很生气,越走越近,边走边骂。

  佛陀说:「老人家,你似乎很激动,来!坐一下,谈谈你的问题。」

  老人早就决定不和他讨论,「因为他很聪明,我一和他讨论,怒气就会消,气消了就无法敲他的脑袋了,一定要继续的发怒。」她一直边走边骂。

  佛陀说:「老人家,只要回答我一个问题就好。家中曾有客人来吗?」

  「有啊!有很多客人来过我家,这有什么相干?」

  「告诉我,是不是有些客人会带礼物来?」

  「有,有些人会带礼物来。为什么要问这些?」

  「如果客人带着礼物来,你不接受会怎么样呢?」

  「怎么样?叫客人把礼物带回去啊?」

  「老人家,我想告诉你同样的道理,你来我这里像客人,带来了骂人的礼物,我不接受,礼物还是在你那里,那是你的东西,不是我的。」

  这位老人家是个聪明人,他只被一层薄纱,一层薄的无明覆盖住,使他无法了解真相,这薄纱一掀开,他立即的了解,我们一生之中,别人如何送礼给我们?别人骂一句,我回敬十句;骂十句,还一百句,交换礼物的结果是:你不快乐,我也不快乐。

  「佛陀,你如何学到不接受人的礼物呢?」

  「老人家,请坐!闭上眼睛,观察呼吸、观察感受,一定要观察自己,除非观察自己,否则不能解决问题,这是每一个人的大问题。」

  这位叫「巴拉哇加」的老人不断的修行练习,终于变成阿罗汉,完全觉悟的人,他的余生不断的帮助别人。

  外在发生的事会在身体内部产生感受,在身上产生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假如你对感受保持平等心,无论做什么决定都是健全的决定,做的事也是正确的。这个方法并不会让你不想做事,它会令人很积极,修习内观之后,我不是变得麻木,任人宰割,不是这样的,你会变得充满活力。以往,我们不断地生起习性反应,永远是充满负面情绪,充满了痛苦,现在我们会采取正面的行动,对自己有益也对别人有益的行动。

  有时你必须在言语或是身体上采取强烈的行动,但内心深处仍充满着爱和慈悲。例如有个小孩跑向火坑或是毒蛇,他把那些当做玩具,你知道不可以,一定会全力的把小孩赶走,他会哭,不喜欢,但你一定要把他赶走,对他你并没有愤怒,只有慈悲、善意。你想帮助这个小孩,但一定需要用强力。

  如果有强横无理的侵略者正在伤害一个弱者,如果你说「我是内观修行者,不能管,他们是因自己的业在受苦,所以不用管。」不对!法不是这么教的,我们应该采取强力的手段阻止侵略者伤害弱者。如果你不是内观者,你会对受害者、弱者同情,但对坏人却充满了愤怒。现在修的内观不一样了,对弱者和强者,你都心存慈悲,心中想着:「他是无知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不仅伤害这位弱者,也伤害自己,他生出很多的负面情绪,很多的恶念,这么做也伤害了自己,但他不了解,因为他无知,所以不懂柔和的语言,我们必须用粗鲁的话,他才听得懂。」采取强烈的言行时,你必须充满爱和慈悲,每次要采取强烈手段时,要先检查自己,一定要检查自己,「我没有对这些感受产生愤怒的习性反应,而只有慈悲心,对某人我必须采取强烈的手段,但心中对他只有慈悲,」那么,这个方法已经开始生效了。

  我的老师乌巴庆,一生之中有许多的例子,都验证这一点。有些时候,他也会采取强烈的手段,有时和他不十分亲近的人会怀疑「他是哪种内关老师啊?」有时他会大声的喊叫,但没有一点的怒气,虽然看起来他似乎很生气,但他的内心深处只有爱,只有慈悲。他是一位自律很严的人,不论是为政府工作或在内观中心工作,每位学生都必须遵守规矩。到中心是为了学法,培养自己如法的行为,如果修行不正确就没有用,所以他常常是很严厉的。我们有禅坐的小关房,有些人会出来到处走,我的老师会问:「喂!你在做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师,因为这样、那样,我必须走出关房,好!我回去」,过一下子他又出来了,老师问:「怎么回事啊?」他又有些借口,这个人一再不守规矩,坐在大厅的乌巴庆老师说:「葛印卡,我一定要骂骂这个人,我去一下。」他走下去对那个学生大叫,这是内观老师的吼声,像地震一样,整个内观中心开始震动。他吼完又走上来说:「葛印卡,我对他怒吼,我怒吼了。」这是哪一种吼声呢?是满怀爱和慈悲的。

  在人生道路上,我常常必须做困难的决定,因为这个人听不懂其他的话,这种决定很难,但须保持爱心、慈悲、善念。如果有一点恶念,你会开始伤害自己,又怎么能帮助别人呢?首先你必须自助,自己够强了,才能帮助弱者。如果腿跛了,就不能帮助另外一位跛腿的人,如果自己瞎了,就无法帮另一位盲眼的人。首先应使自己很健康,先帮自己,再开始帮助别人。

  佛陀说,在这世上有四种人:第一种人由黑暗走向黑暗,第二种人由光明走向黑暗,第三种人由黑暗走向光明,第四种人由光明走向光明。他从不谈玄说秘,他的教诲清清楚楚,一旦有人误解他的意思,他会立即的解释,黑暗是什么?光明又是指什么?人怎么会一直在光明、黑暗之间走来走去呢?

  第一种人,由黑暗到黑暗,他各方面都苦,没有健康、金钱、家庭、社会地位,充满了苦,一辈子苦、黑暗,完全没有快乐。每一刻,这个人不断的升起愤怒,仇恨,我会这样,都是因为某人、某人,对他人有愤怒、仇恨、恶意。黑暗已经在那里了,他又在种下黑暗的种子,苦已在,又种下苦的种子,他的未来也是充满了痛苦,现在苦,将来也苦,现在黑暗,将来也黑暗。

  第二种人,由光明走向黑暗,光明,表示他金钱、家庭、健康、社会各方面都很快乐,他有社会地位,但是他活在疯狂中,自我为中心的生活,考讨厌任何人,「别人都是无用的家伙,我很聪明,所以我快乐,我有钱、有地位、权势、身份。」他憎恨别人,他现在快乐,是因为过去的善业,周遭都是好的东西,但他每一刻都播下苦的种子,这个人由光明走向黑暗。

  第三种人和第一种相同,他这周遭都是痛苦,但内心却有智慧,他保持微笑「我眼前的苦是因为过去的业所造成的。让我把账算清楚,我持续练习内观,无常、无常。我的苦似乎来自某一个人,但其实他不是痛苦的根源,他只是一项工具,我的苦一定会产生,不是通过他,就是透过别人。所以一定要用爱、慈悲来对待他,种下爱与慈悲的种子。现在虽然一片黑暗,但将来一定光明,早晚黑暗一定消失,光明会来到,现在播下光明的种子,将来一定会带来光明快乐。」

  第四种人,由光明走向光明,他生活所需都有了,金钱、健康、社会、家人,但是他一直体验、理解,很有智慧,「眼前的这些是由于过去的善业,不管我造了什么善业,有多好,都不是永恒的,「果」不是永久的,终会消失的。现在我能做的是善用金钱、地位、权势、身份来利益他人,维持自己及家人的生计,并且利益他人。」他一直生出爱、慈悲、善意,身、口、意都是利益众生。他种下光明的种子,他由光明走向光明,由快乐走向快乐。

  我们不应当第一或是第二类人,一定要当第三或第四类人。我们无法决定第三或是第四种,有时候因为过去的业,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黑暗,有时因过去的业而充满了光明,但是我们可以主宰现前的业。

  佛陀说:「你是自己的主人,别人都不是,不是别人,只有你是自己未来的主人。」

  过去不论发生什么,都过去了,现在不要造业来令自己痛苦,你是自己的主人,现在的主人,未来是由现在决定的。如果可以掌握现在,了解自己当下充满了法,未来一定是快乐的,一定没有黑暗。培养掌握当下的能力就是内观,做当下的主人吧。现在我是自己的主人,不会种下痛苦的种子,黑暗的种子,我只种快乐、光明的种子,对自己和众生都有利益。你一定要好好的练习,成果一定会出现的,一定会有好的成果。

  正确的了解这内观法,只剩下一天可以认真的用功,尽可能的去除杂染,掌握住这个方法的基础,要觉知到感受并保持平等心,觉察感受并且保持平稳的心、平等心,剩下的就留给法来处理。

  你一定会有好成果的,在法中不断的成长、成长,法是伟大殊胜的。愿你们都获得法的最佳的成果,愿每一位得到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和谐。

你可能感兴趣的:(葛印卡内观十日课程开示第八天(录音转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