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李白是这样的

狂傲。这是原来李白给我的最印象。因为传说他要“杨国忠为他磨墨,高力士为他脱靴。”同时,他也很自信。因为他曾经写下“天生我才必有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两点,是他在我印象里和其他人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今天读这本白话文的《李白传》后,对这位天才诗人,我又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他是一个勤劳的天之骄子。传说李白的母亲因为梦见天上太白金星,第二天便腹痛难忍,于是生下了他,后来父亲给他取名李白,字太白。因为在家排名第十二,人们又叫他十二郎。因为家人从胡迁到四川青莲乡,在家里他就和母亲说胡话,和小伙伴在一起时又说汉话,而且他从小便展示出独特的天分,读书和练剑,是他童年时代生活的全部。书中记载,那时的他上午“四书,五经”,下午《史记》,晚上练剑。所以他在同龄人中便鹤立鸡群,展现出过人的天分。十二岁那年,他成为县令身边的了一名小吏,专门为县吏做一些抄抄写写的事。(现在的话叫公务员)

所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即使有过人的天分,要想出类拔萃,那必定和勤劳是分不开的,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第二、一腔爱国志待挥洒,他是一个不轻易放弃的人。虽然几次都不被人看起,但是他不放弃几乎都在为自己的功名而四处奔波,这也许也是那个年代男子的主旋律。

他的报国之路并不平坦,然而,他却不言放弃。四处拜谒,四处问道,好不容易弄到个官职,却是个可有可无闲职。即使没有实现自己最初的爱国抱负,但也不必为此而耿耿于怀,因为你还有更丰富的内心世界,你还可以活出你想要的样子。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一点:

第三,他是一个待人真诚,交友广泛的洒脱君子。李白的一生,他不仅和孟浩然,汪伦,贺知章,杜甫,郭子仪,是好朋友,作为酒仙八杰之一,他更是重情重义,即使仕途不顺,但生活依然可以很精彩!

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所以即使工作一直不顺心,那也没必要因此而患得患失。毕竟,你还有“完整的内心景观”。一个人的内心,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所感知的一切,均来源于此。

第四,李白是一个纯粹的驴友。李白生平,游历了很多地方,从胡到川,再到湖北,湖南,山东,金陵,洛阳,长安,幽州……他不仅读了万卷书,也行了万里路。所以,这也是让他的心胸变得豁达的方式之一。

第五,李白是一个真诚的爱人。李白的感情生活,这也是很多人关注的一点。书上明确记载了和李白有过情愫的几个人。初恋应该就是那个蕙儿吧,唱《》一曲,让李白对她念念不忘。对第一任妻子,我感觉更多的像有目的的仕途婚姻。因为当时介绍的人说,她家是名门望族之后,而李白当时苦于自己的家世不清,所以一直拜谒无门,他希望通过联姻的方式改变他的家世。事实证明,这段婚姻还是对他的仕途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李白和这任妻子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欢乐时光。第二任,母老虎婚姻只维持了不到一个月,就分开了。用现在的话是闪婚闪离。因为对方看不起李白,认为他仕途无望。这也让李白写下了那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不朽名句。第四段,便是默默无闻的鲁女,为李白诞下一个儿子后,便撒手人寰。最后一任妻子便是知书达理的,也是陪伴他晚年的妻子。对这任,我觉得是一种相濡以沫的亲情。因为李白当时要被流放,而她却说她要和李白一起去。和李白还有着朦胧情愫的便是那个出道的公主了。安史之乱后,一直没有能见上最后一面,这也是李白心里的一个遗憾吧!

这次在读过这本书后,刷新了我对李白的认识。原来,他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天才,他只是比别人更加地努力;他并不是盲目自大,只是因为他的内心,始终如一地坚持想要报效国家,为那个时候的唐朝尽一份自己的力;他也并非一个文弱书生,他练剑,问道,修仙,旅行;他还是一个真诚的爱人,重情重义的兄弟……

这样的一个李白,我更喜欢。“天生我才必有用”,加油吧,青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李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