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2-理性决策的悖论

关于如何决策的这个课题上,历史比较悠久,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模型,基于卡尼曼的前景理论,了解了决策模型各种理论的发展史,以及应用的相关场景。不同的模型并不是非此即彼,各种有应用的领域。

一、圣彼得堡悖论

1713年尼古拉·伯努利(Nicolaus Bernoulli)提出了著名的「圣彼得堡悖论」,这是一个关于赌注的游戏。

参与游戏者来投掷一枚硬币,设定掷出正面成功,游戏者如果第一次投掷成功,得奖金2元,游戏结束;第一次若不成功,继续投掷,第二次成功得奖金4元,游戏结束;这样,游戏者如果投掷不成功就反复继续投掷,直到成功,游戏结束。如果第n次投掷成功,得奖金2的n次方元,游戏结束。这个游戏的理论期望值是无限大的,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出大笔钱来玩这个游戏。

这个期望值计算的过程解释一下,如果按照概率期望值来判断,第一次正面的概率是(1/2),奖金为2元,那么期望值是2*1/2=1元;第二个连续正面的概率是(1/4),奖金是4元,那么期望值=4*1/4=1元。以此类推,最终的期望值=1+1+1...+n,趋向于无穷大。但是为什么很少有人愿意出大笔钱来玩这个游戏呢。

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

1738年伯努利的堂弟-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提出了「效用」的概念,即随着金钱的增多,人们对于同样金钱的期望效用会递减,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模型。

二、期望效用模型

1947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提出的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 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提出了「期望效用模型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并相关的数学函数,并由此提出了六条原则

期望效用模型

1.备选项的有序性。可以比较任意两个对象,要么偏好其一个,要么视其相等。例如X和Y选项,要么偏好X或Y,要么X=Y,不能存在X和Y不能比较的情况。

2.占有性。理性决策者会选择其中最优的选项,不会选择次优选择。

3.相消性。如果两个比较项的各个属性中存在相同的要素,则可以互相抵消。类似汽车之家的汽车比较只查看不同项,合并相同项。

4.可传递性。如果决策时存在多个选项,类似ABC,如果A大于B,B大于C,则A大于C。

5.连续性。理性选择者应该在最好(概率足够大)和最差直接进行选择,而不是选择中间项。

6.恒定性。决策者不会受到备选项呈现方式的影响。

这个原则可以让理性人做出最优决策,但可以看出这个效用模型,无法解释生活中很多的决策问题。因为这个决策模型是在完全理性化情况下,包括信息的完备性与人的完全理性,存在很多缺陷。

三、理性决策的悖论

基于此模型无法解释的问题,很多学者研究发现了很多的悖论违反了期望效用模型,例如1952年,法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阿莱斯作了一个著名实验:

选项A:100%的机会得到100万元。

选项B:10%的机会得到500万元,89%的机会得到100万元,1%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看下你会做哪种选择?而实验的结果是大部分会选A,即使B的期望效用117万元高于100万元,基于此做另外一个实验,同样也是两个选项。

选项C:11%的机会得到100万元,89%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选项D:10%的机会得到500万元,90%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你可以再试一下,会选择哪个选项。大部分会选择D,因为C和D的概率差别不大,但是收益大很多。但问题是根据相消性原则,选择A的人应该会选择C,这个就是「阿莱悖论」。

类似的悖论还有埃尔斯伯格悖论,以及特维尔斯基的一些实验发现决策会违背不可传递原则,即多个选择ABC中:A>B,B>C,但会出现C>A的情况。

四、满意决策理论

期望效用理论里面,人们选择时会选择最优项,但追求最优项时需要大量的决策信息来支持,而人们决策时往往不是信息完备的,或者说要达到信息完备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所以一般都不会这么做。

195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满意理论来替代期望理论,该理论主要观点是:人们决策时,一般追求的是满意就行,而不是最优

赫伯特·西蒙

五、前景理论

1979年丹尼尔卡尼曼与特沃斯基提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也叫预期理论,这个也是目前最主流的一个决策模型。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

1.价值参考:用价值代替了效用在人们决策时的决策影响,因为效用没有参照点,而价值有对应的参照点。

2.损失厌恶:价值的参照点是基于人们对收益和损失的感知,人们对损失的感知要强于收益,差不多损失价值损失是两倍于相同价值的收益,这就是损失厌恶。因此在投资业金融产品中,第一条原则是避免损失,因为人们对损失的厌恶比收益要大得多。

3.禀赋效应:基于损失厌恶产生的是禀赋效应,人们拥有一件东西后,对其价值判断要较高,例如你新买一个被子花费了5块钱,你用了3天后(除非你非常讨厌这个杯子),如果有人向你购买对其价值的判断会高于5块钱。

价值参考模型

基于此理论,也提出了类似的决策问题,先看这个类似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基于收益类问题,可以尝试作答

选项1:肯定会得到900美元

选项2:有90%的可能性会得到1000美元?

第二个问题基于风险类问题,也可以尝试作答

选项1:必定会损失900美元

选项2:90%的可能性会损失1000美元?

这两个问题,第一个大部分会选择A,第二个问题大部分会选择B。之所有会出现这个现象,用损失厌恶可以解释,人们判断是否是损失时,有一个参考点,就是现状。第一个问题选择确定性收益,第二个问题会选择搏一搏,降低损失预期。

这也可以解释大部分人为什么害怕提加薪的诉求,参考点是现状,如果加薪可能会导致老板对自己不满,这样不能维持现状,可能会被老板穿小鞋克扣奖金。

六、前景理论-确定效应与可能性效应

前景理论中,还提出了确定效应和可能性效应。前面所有的问题都是基于可能性概率选择,都是基于预期值来进行判断的,这个方法叫预期原理。但预期原理没有解释,不同概率对人心理的想法,例如

A:0%-5%

B: 5%-10%

C: 60%-65%

D: 95%-100%

直觉可以看出,A和D给人带来的感觉远大于B和C,虽然都是5%。A代表的是可能性,从一无所有到有可能性。D代表确定下,从有风险到没风险。因此

确定效应:人们厌恶风险,都追求更高的确定性。例如你要继承一笔100万的遗产,但存在与其他人纠纷,成功率是95%,律师建议你协商解决,拿到遗产的90%,这样成功率是100%,你是否愿意接受。大部分都选择愿意接受这个情况,即减少收益金额避免风险。

可能性效应:例如你家人要做一个手术,5%的可能截肢,这个5%的概率会让你焦虑不已,因为这5%可能带来的结果和10%带来的结果同样焦虑。或者你获得了彩票,5%的可能获得100万,这5%的可能会让你兴奋不已。

基于确定性和可能性效应,损失与收益。推演出了四重模式图

四重模式

七、多属性选择

前景理论和效用描述的都是单一维度的选择,例如A和B这样的决策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权衡的是多个维度的比较,简要介绍一下几种模型:

1.补偿性策略:以一种低价值的维度来替代另一个选择中高价值维度,例如买手机,牺牲一些体验(广告与bug),来换取高性价比产品,例如选择小米手机。

2.线性模式策略:列出所有决策因子,计算其权重,然后综合打分来计算最优解。

3.差异加法模型:基于线性模式策略,不同的是基于差异点来计算,可大幅提升效率。

4.理想点模型:列出理想的模型,然后多个选择进行比较,低于的减分,多余的加分,算出最终得分选出最优解。

5.非补偿性策略:由于存在很多选择无法进行直接比较,因此针对这种选择进行权衡,有几种策略:

① 合取规则:设定最低标准,任何选项低于最低标准的选择都进行排出。

② 析取规则:设定高标准,任何选项高于最高标准都是可以接受,不管其他方面有多差。

③ 词典式策略:确定最重要的维度,比较最优选项,如果存在多个,则看次级选项,以此类推。

④ 逐步淘汰制:与词典式策略比较类似,选择一个维度比较,但是会淘汰次优的选项,然后再加一个选项对比,继续淘汰,以此排出到最后一个是最优解。

八、结论

目前经济学上的期望效用理论仍然是主流,但前景理论可以解释更多的生活中现象,而由此发展出了行为经济学这个学科。学习这些理论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生活中的各种决策偏见,让自己更加理性。另外一方面可以引导人们做出自己想要的决策。

资料来源:

1.《思考快与慢》

2.《决策与判断》

3.《思维与决策》

4.《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2-理性决策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