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平时对话都是用文言文,还是大白话?

相信很多小伙伴们,至今都能想起上学时候读文言文拗口的感觉,“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第一次读到《韩非子》的这句矛与盾时,一定在想什么鬼,古代人平时说话都是这个样子么?

其实古文也分两种,一种是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用的书面语。另一种是古白话,用于日常口头交流。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跟今天的白话文也有很大差别,它也是夹杂着“之乎者也”在里面的。

大约在先秦时期,文言文还是和当时的口语一致的,是商周时候的口语简化而成的,也就是说商周时期人们说话和写文章是一样的语言。像《论语》《孟子》这样的著作,可以说就是古人当时口语交流的实录了。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当时古人之间的对话,也确实就是这样沟通的。

春秋之后文言文定型,但口语却一直在变,唐朝时的口语和文言文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那么古人为何不改用口语写文章呢?

首先,文言文比较省字,在写字费钱费力的古代,写文章必须惜字如金。同样的内容,文言文可省一半的文字量。比如说,吃过饭了吗?用文言文就俩字:饭否?其次,文言文格式稳定,有利于文化传承。另外,文言文高逼格,能给文人带来优越感。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古白话的发展变化非常的快速。口语在经历了千百年之后的发展也是千差万别的,就好像现在的60后70后,听不懂90后00后的梗一样。

因此,古人便将文言文的格式保留下来了,以至于我们现在可以读得懂千百年前古人写的文章。可以试想一下,倘若《史记》是用古白话写的,无异于只会讲普通话的人在听偏远地区的方言一样,佶屈聱牙。

不过,宋朝之后的口语和今天区别已经不大了,当时的文人和学者们也经常使用白话文。比如苏轼就常爱用“呵呵”两字,每次在给别人写信的末尾都要加上一句“呵呵”,放到现在简直可以分分钟友尽。

比如说,朱元璋曾下达过一道抵御倭寇的圣旨,就这样写道:“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简单粗暴,通俗易懂。

雍正帝在给亲近的大臣写朱批时也爱用口语拉近情感。比如说,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的秉性,就是这样的皇帝。甚至还写过“你好么”这样的今日常用语。

所以小伙伴们想要穿越回去的话,最好还是宋朝以后,不然撩妹子都要带个翻译。

欢迎大家在评论处,补充文章描述不对或者欠缺的部分,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人平时对话都是用文言文,还是大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