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限制

昨晚看了樊登读书里和作者面对面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觉得挺有意思的,今天在微信读书上看了下电子书,我发现傅盛写的序非常好,看完了这本书可以不用读了。再大概浏览了下本书,觉得真的很像是成功学,而作者本人也在节目中承认了很多标题都是标题党。所以,今天的反思,其实是针对傅盛的序。

傅盛的序里,有两句话我特别有感触:

1,有时候限制就是限制本身。你认为做不到,你就真的做不到;你觉得自己可以更强大,你就真的会变得更强大。

2,你经历过的所有事情,其实都是你的财富。

限制就是自己的天花板。如果你锚点了自己的天花板在那里,那么它可能真的就变成了天花板,你越接近就会越觉得压力在那里,无法突破。

我想到了另外一句话:恐惧就是恐惧本身。人们恐惧不确定的事,恐惧无法掌控的事。所以为了不发生恐惧,那么原地待着就是最安全的,最舒服的。但是这也就失去了成长。生活中整天抱怨的人,一定是活在自己的舒适区的。他们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愿意接受改变。因为那样无法预测,无法掌控。

而那些成功人士,或者说成长人士,恰恰相反,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偏向虎山行。大到一个国家,比如我们国家,如果只待着舒适区,那么就继续干着三来一补的外来加工业务,那么美国永远也不会打压我们。而现在举国之力去突破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也正是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中到一个公司,如果只在自己的核心业务区待着,不拓展新业务,发展第二增长曲线,那么就会消失在时代的长河之中。这类公司比比皆是,比如柯达公司,数码相机就是它发明的,结果因为怕冲击自己的胶卷业务,居然把数码相机雪藏起来。等到胶卷被淘汰,这时候再来抱怨有用吗?市场都不会给你抱怨的机会。

小到个人,如果只是待着舒适区,不去学习,不去尝试,那么就只能一直原地打转。看到别人成功了,要么就觉得对方是走狗屎运,或者对方有个好爸爸。从来看不到对方的尝试和努力。

我记得以前,大概是十几岁到二十多岁的时候,面对不确定性的东西,比如高考,比如去心仪的公司面试等等。在这个时候,心中总是会在祈祷,搬出一堆神明,祈求他们保佑自己如愿以偿。但是三十岁以后,我就再没有这种行为了。我明白了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如果自己不伸手,天上掉馅饼你也接不住。

拆掉思维里的墙,不要给自己限制。这实际上就和我现在一直坚持的“绿灯思维”是同一个说法。只有接受新事物,才能让自己脑袋里的思维思想迭代。如果我上个月不学习,不写反思,重复地提醒自己要有绿灯思维,那么今天的我还是和几年前一毛一样。

虽然我接触到绿灯思维这个概念不到2个月,但是它却真真切切地影响并改变了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变得不再封闭自己,让自己开放。然后在和亲人、朋友沟通的时候,也会想到绿灯思维,不能太主观武断地去判断别人对错,要听听别人怎么说。

我没看这本书,我觉得我不需要看了。我已经掌握了拆墙的方法——绿灯思维和积极主动。世界上有成功学吗?不管有没有,积极主动,自强不息都是国家、公司、个人的成长主旋律。因为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肯定不成功。

这些类型的书籍,都是殊途同归,提倡的都是差不多的底层思维。如果你积极主动了,自然就不会有抱怨,也不会去想限制的天花板在哪里。但行好事,莫问西东。把注意力专注在成长上面,而不要过多关注成长的极限在哪里。

就像赚钱很重要,但是赚钱并不是根本目的,它只是一个过程,一个工具。赚钱的目的是为了花钱,如何花钱就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有的人捐献给社会,就像巴菲特捐出自己99%的财产。有的人甘当守财奴,最后妻离子散,众叛亲离。我赚钱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时间,不用再为赚钱而挤占自己的时间。我的时间要花在个人成长和亲子陪伴、家庭幸福上面。

昨天反思到的,关于孩子未来的教育方向问题。现在学校教给他们的知识,本质上和我在三十年前学的没太大区别。实际上这也是在给孩子筑墙。比如教孩子要好好学习,不能作弊。而现在社会的主流都是提倡分享,提倡抄作业。如果完全听老师的话,那么学了十几年之后,思维早就固化了,出来社会被毒打之后再来打破自己信仰了十几年的东西,那是多么残酷和痛苦的事情!!!

所以我们看到,在现实中混得最好的,大概率都不是学生时代读书最厉害的那波人。那波人更适合进体制,比如公务员,老师之类的,按部就班,不需要自己有思想。当然不是说这样不好,但我现在弄明白了,为什么混得好的都不是读书最好的。因为这些人读书读得不是最好,所以他的思维没有设限,容易接受新事物。

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如果没有掌握学习的能力,无法具备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容易就被淘汰。就比如微信公众号,2014年出来的时候我就没有正视过它,结果错过了一波红利。而2018年2019年抖音小视频出来的时候,我依然认为它是消磨时间的时间杀手,依然选择抵触。所以又错过了时代的福利。这些红利的时间窗口都非常短,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敏锐感,机会到来的时候根本无法抓住。

如果我在2014年那时就能悟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我一定会学到绿灯思维,我也就不会错过这些时代的红利了。但是历史没有但是。人无法赚到自己认知范围外的一个铜板。我都不学习,又怎么可能会有所提升和改变?

所以我现在开始积极地学习,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将来的改变。如果将来再有时代的机会,那么我至少不会再像错过公众号、小视频那样了,我现在有了绿灯思维和积极主动的思维武器。不会随便去否定一样东西,更不会去给自己做限制。

我不知道成长之路有多长,它的终点会有什么东西在等着我。但是我知道我只要一直走,丰富自己的内心,体会懂得一点知识之后的满足感,那也足够了。

回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如果父母不能与时俱进,一直待着自己的舒适区踏步。那么再过十年后孩子走上社会,你拿什么知识去指导孩子,给他们建议?就像现在70岁的老人,都必须学会用微信,否则连小区大门都出不去。

无论对自己也好,对后代也罢,都不能放弃学习,都不能给自己限制。不用去恐惧未知的东西。我们大概率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当你不得不去面对它的时候,大部分情况都不会比自己想象中的情况糟糕。就像当年特别怕高考落榜,长辈们的形容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不去天就要踏了。实际上就算是落榜了,也会有很多种选择,可以复读,可以读成人教育,可以出社会。这些选择说不定又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甚至还可以可能超越了过了独木桥的选择。

不要给自己设限。积极主动不抱怨,绿灯换位选择权。要事第一第一性,做对的事事做对。知彼解己非暴力,专注成长耐心赢。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2-06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