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姐姐数鸡蛋,总是这样数:1对、2对、3对、4对……28个!
她数饺子总是这样数:3、6、9、12、15……45个!
她数豆子一边用手刮一边数:5、10、15、20……90、95、100。
而我每次都能看呆,自己还是习惯一个一个数。
如今涉及到加减计算,1+3如此简单的问题孩子却要一遍遍掰手指头,一把手就是5根手指头孩子还要一次次数不停......便重视起来。
假如你理解孩子大脑发展状况,是从具象到抽象,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就会知道“数感”的重要性!
一、“数感”是什么?
数感的定义:
数感最初由托拜厄斯.丹齐克于1954年引入,他这样描述数感:在个体没注意到的情况下,在一小堆物体中增加或者移除一个物体后,个体能够意识到这堆物体发生了变化的能力。
后来,数学家基斯.德夫林(Keith Devlin)提炼了数感的定义,认为数感由两个重要的部分组成:同时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能力和及时记住连续呈现的物体数量的能力。
这样说,你是不是脑袋依然一团浆糊。
反正看完这个解释,我更晕了,心里更纳闷了!
直到那天问了专业老师,怎么才叫数感好呢?
“拿出糖果,一堆4个、一堆5个,孩子能一眼看出哪个多?哪个少?能快速地说出其中的哪一堆糖果是5个糖?”
我默默地想了一下,手指头伸出来让她说是几,孩子是一根根数一遍!原来这就是数感能力不足。
二、数感能力:
在听了有关数感的讲座,老师的解释通透清楚:
数感(number sense)是一种对“数”的直观概念。是理解一个集合的数量以及用数来表达数量的能力。
“数感”能力分为三部分:
1、“唱数”与“数量”结合起来;
2、对“多”与“少”的深刻理解;
3、“估算”和“测量”。
对每一条的具体分析如下:
1、“唱数”与“数量”结合起来;
(1)数某一样物品,“1、2、3、4、5”当数到5时停止,接下来可以继续数数“6、7、8……”。
而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小朋友却习惯每次从“1”开始数。
只有学会继续往下数,才能在后面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中进行得比较顺利。
(2)拿出几个物体,孩子能快速说出是几个。
比如:3个苹果、5根香蕉、6辆自行车……
而不是只能说3、5、6……
将数字与量结合起来,慢慢她才不觉得数字仅仅是一个数字符号,是可以表示量的更深层次的定义。
从最初认识生活中的数字,到将数字与物体的量对应起来,这是孩子数感能力的一个飞跃。
2、对“多”与“少”的深刻理解:
(1)前面提到的放在桌子上的糖果,孩子是否能迅速感知哪一堆多哪一堆少?
(2)在最初的启蒙中,可以让孩子多多认识“1”和“许多”之间的区别,将“独一无二”和成群结队”的意思渗透其中。
3、“估算”和“测量”:
(1)高年级阶段的概率论是一个难点,它的底层逻辑是“估算”;
(2)比如走一步大概多少米?一棵树大约多高?估计一件事成功的概率是多少?
这也就是大人平时说的“约摸”、“估计”等等概念,这在生活的实际中存在的例子太多了。
从小启蒙孩子在生活中认识数字、认识轻重、认识大小、认识多少都很重要。
理解了数感的定义,我惊叹:原来姐姐的快速数数能力就是数感好的表现;而我虽然自认为数学学得不错,数感能力却不强,这也就导致我在大学期间的很多知识点晕头转向。
数数、数量对应、多少比较......当这些熟悉之后,加减乘除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