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一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1.1数组的创建
1.2数组的初始化
2. 一维数组的使用
3. 一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4. 二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5. 二维数组的使用
6. 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7. 数组越界
8.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数组是固定大小的序列容器:它们包含按严格线性序列排序的特定数量的元素
//代码1 int arr1[10]; //代码2,在C99标准支持了变长数组,才可以使用 int count = 10; int arr2[count]; //代码3 char arr3[10]; float arr4[1]; double arr5[20];
注: 数组创建,在 C99 标准之前,[ ] 中要给一个 常量 才可以,不能使用变量。在 C99 标准支持了变长数组的概念,数组的大小可以使用变量指定,但是数组不能初始化。
//不完全初始化
int arr[10] = { 1,2,3,4 };
int arr1[10];
char arr2[3] = { 'a','b' };
//完全初始化
int arr3[] = { 1,2,3,4 };
int arr4[3] = { 1,2,3 };
#include
int main()
{
//数组的不完全初始化
int arr[10];
//计算数组的元素个数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对数组内容赋值,数组是使用下标来访问的,下标从0开始
//做下标
int i = 0;
for(i = 0; i < 10; ++i)
{
arr[i] = i;
}
//输出数组的内容
for(i = 0; i < 10;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include
int main()
{
int arr[10] = {0};
int i = 0;
int sz = sizeof(arr)/sizeof(arr[0]);
for(i=0; i
随着数组下标的增长,元素的地址,也在有规律的递增。 由此 可以得出结论:一维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
//数组创建
int arr[3][4];
char arr[3][5];
double arr[2][4];
//数组初始化
int arr[3][4] = {1,2,3,4,5};
int arr[3][4] = {{1,2},{4,5}};
int arr[][4] = {{2,3},{4,5}};
//二维数组如果有初始化,行可以省略,列不能省略
#include
int main()
{
int arr[3][4] = {0};
int i = 0;
//初始化
for(i=0; i<3; i++)
{
int j = 0;
for(j=0; j<4; j++)
{
arr[i][j] = i*4+j;
}
}
//打印
for(i=0; i<3; i++)
{
int j = 0;
for(j=0; j<4; j++)
{
printf("%d ", arr[i][j]);
}
}
return 0;
}
#include
int main()
{
int arr[3][4];
int i = 0;
for(i=0; i<3; i++)
{
int j = 0;
for(j=0; j<4; j++)
{
printf("&arr[%d][%d] = %p\n", i, j,&arr[i][j]);
}
}
return 0;
}
输出结果是:
随着数组下标的增长,元素的地址,也在有规律的递增。 由此 可以得出结论:二维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
数组的下标是有范围限制的。数组的下规定是从0开始的,如果数组有n个元素,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就是n-1。 所以数组的下标如果小于0,或者大于n-1,就是数组越界访问了,超出了数组合法空间的访问。C语言本身是不做数组下标的越界检查,编译器也不一定报错,但是编译器不报错,并不意味着程序就 是正确的,
#include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
int sz = sizeof(arr)/sizeof(arr[0]);
int i = 0;
for(i=0; i arr[j+1])
{
int t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mp;
}
}
}
}
int main()
{
int arr[] = {3,1,7,5,8,9,0,2,4,6};
bubble_sort(arr);
//是否可以正常排序
for(int i=0; i
结果发现无法正常排序
我们打开监视窗口,发现sz = 1,他不是应该是10吗,难道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时候,不是把整个数组的传递过吗
#include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
printf("%p\n", arr);
printf("%p\n", &arr[0]);
printf("%d\n", *arr);
//输出结果
return 0;
}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数组名代表首元素的地址,但是有二个特殊:1. sizeof(数组名),计算整个数组的大小,sizeof内部单独放一个数组名,数组名表示整个数 组。2. &+数组名,取出的是数组的地址。&+数组名,数组名表示整个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