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嘴上挂着“美好出发点”做事的人

1、

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小动物,反正我身边的朋友好像就没有几个是不喜欢小动物的,而我每次看到一些图片表情包或者小视频上的猫啊、狗啊,我也会萌生出自己也养一只的冲动,不过转念想想,自己都照顾不好,还是算了吧。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给我分享了一个视频:有一只猪由于后腿天生发育不良,所以只能用前腿行走,想当于是倒立行走,在经过当地的媒体报道之后,养猪的农户决定不杀这只猪了,把它当宠物来养。

我这位朋友看完这个视频之后觉得现在人们越来越善良了,我们正处在一个特别文明的社会,大家都充满了爱心......

猫咪和狗

前段时间我看书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流浪猫、流浪狗的救助问题:

有些国家对宠物的爱心已经做到了体制化,比如说荷兰,已经立法禁止遗弃宠物,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宠物救助制度。受伤了治疗,流浪了给收容,还帮着找人领养。甚至还有宠物救助站专门做宣传片来传播的。

而且宠物救助站还会对来领养宠物的人做评估,评估这个人是否真的有能力照顾好宠物,评估这个人是不是经常出差不在家?也就是尽可能的给宠物有一个好的归宿。




但是据说做得最好的救助站,宠物领养率最多也只有一半,那么那些没有被收养的宠物后来怎么样了呢?

在美国宠物如果进入救助过一个月后没有被领养,那就会被杀死。也就是说,当一只流浪猫或者流浪狗被人发现送入救助站后,有一半的几率是被领养走,也有一半的几率是被杀死。

这实在太荒唐了吧,你辛辛苦苦的收留了宠物,给它治疗,给它做高难度的手术,甚至专门考察领养者的能力。而同时,又因为一些宠物没有等到新的领养者,你就把它们批量杀死。

那你说,为什么不能让宠物就一直在笼子里待下去呀,一直光在笼子里总好过被杀死吧。不行,救助站就只能收养这么多宠物,新的要来,旧的就得给腾出地方。

台湾有一个美女兽医叫简稚澄,是台大毕业的高材生,她学了五年的兽医,然后进入了收容站工作,在亲手杀了700多只宠物之后,她也选择了自杀,年仅32岁。因为一直以来她学习的都是怎么救助动物,而不是去杀动物。

有爱心总是好的,但是无缘无故杀死一只宠物总是坏的。一方面对宠物很有爱心,另一面又在批量杀死宠物。可是没办法啊,现实世界就是如此呀。这不是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社会,甚至连自己的爱心都不能为所欲为。



2、

认识到这点其实挺让人无奈的,当你只是想单纯的做一个好人的时候,你却发现只有一颗菩萨心是不行的。

你想做一个好人,就不能捂着耳朵说:“我不管我不管,反正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我做得问心无愧就好了.....你们这些人的巧舌如簧只是在为自己的恶找借口罢了。”要想做一个“好人”,你也要知道,有时候必要的恶,才能实现善



3、

对于真实世界的复杂,我想我还可以提供一个例子给你。

记得很早之前我看过一篇关于慈善的文章,具体的内容我现在也记不太清了,大致是说:如果你现在面前有两个穷人,一个是很穷的笨学生,一个是很聪明的穷学生,那你是把钱捐给谁呢?

你可以想想,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把钱捐给谁。

慈善,顾名思义就是帮助弱者,又穷又笨的学生,又穷又聪明的学生,究竟谁才是弱者?

当然是又穷又笨的小孩才是弱者,因为你要是笨的话就很难改变,要是聪明的话,哪怕暂时运气不好,你也还是有机会的。

而你把钱捐给那个比较聪明的学生,那其实就是在“投资”,而不是慈善了。

虽然我当时对慈善这些话题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自此,在我脑中就塑造了一个观念,那就是帮助弱者才叫帮助,而慈善就是要给真正的弱者以帮助,那才叫慈善。

但后来我看《奇葩说》张泉灵讲自己的慈善经历之后,就彻底颠覆了我对慈善的认知。

她有一个慈善组织叫:“爱的分贝”,他们就是给那些聋儿去植入人工耳蜗。很多小孩一出生就是聋儿,中国每年会诞生30000聋儿(17年的数据),如果这些小孩在七岁之前还不植入耳蜗的话,那么这个孩子一辈子就这样聋下去了,而听不见就意味着说不了话。

好,现在摆在你面前有两个孩子,一个家庭是赤贫,甚至家里有时候都揭不开锅,父母完全没有受过教育;另一个家庭,也很穷,但是父母上过初中,每个月有那么一些收入,在他们当地的小镇也不算是最落后的。

这时候你把钱捐给谁。如果不捐给前面这个孩子,那就意味着,当这个孩子长大了之后,又是家里的一个负担,他听不见,也还是工作不了,他不能改变这个家庭的命运,而他们这个家庭一辈子就是如此了。

但是慈善机构是讲效率的,他要让每一位捐款人的钱都真正能用到刀刃上。因此他们会把钱捐给那个还不是那么“走投无路”的家庭。

因为当聋儿植入耳蜗之后,后面这个聋儿能不能讲话,取决于他的家庭对他的教育,而那个赤贫之家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又如何培养孩子呢?

而后面这个家庭能维持一个家庭,能正常的培养小孩,会使得这比高昂的植入耳蜗费用显得更有价值。


一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是有些难以接受的,因为我觉得慈善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弱者,但真实世界里的慈善是讲效率的。



4、

《奇葩说》有一期罗振宇说了一个观点:要不要给一个人捐款?我选择捐,我不会去想太多,因为我知道世界的信息是无法穷尽的。那好,当我知道我不可能穷尽一件事情的信息的时候,我可不可以只做一个好人,我不管了,我捐了,我做了一个好人,这就够了。

但是我并不能认可这一点,因为做好人太容易了,做好人就意味着只是表达,只是凭道德做下判断,这件事情不费吹灰之力,人人皆可为之

我喜欢马东说的一段话:“不用今天社会,在以前任何时候,信息都是不可能穷尽的,你说我不管了,我做一个好人就行了,这不是做更好的自己。

更好的自己应该是尽可能的去了解,打开自己的耳朵和眼睛,这才是做更好的自己。至少当自己努力去做一个不那么蠢的事,那是不是蠢人也就不重要了。”

马东


我所认为的做更好的自己,就是理解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而自己应该尽可能的从多个侧面了解它,而不是说:“不管不管,我出发点是好的就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嘴上挂着“美好出发点”做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