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我们难道要躺平吗?

《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大意: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繁的音乐,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味觉迟钝;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操行变坏。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内心的宁静,所以面对外界的诱惑,要有所取舍。

乍一看,这不是要让我们“躺平”吗?

我们再来看看所谓“躺平”是什么意思。

“躺平,网络流行词,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另外在部分语境中表示为:瘫倒在地,不再鸡血沸腾、渴求成功了。躺平看似是妥协、放弃,但其实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选择最无所作为的方式反叛裹挟。”

这么看来还是不一样的。

老子的意思,更多的是告诉我们,面对众多的选择,或者诱惑,我们要保持本心,有所取舍。

靓丽的颜色很好看,但色彩一旦繁多,就变得复杂,使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美感就别提了。音乐很动听,但各种音乐的声音同时在耳边响起时,那就只剩下嘈杂,让耳朵难以忍受。美味的食物让人口腹皆愉,可非得让你吃下口味迥异的各色美食,你恐怕会舌头发木,味觉失灵。凡此种种,可见,美好的事物一旦多了起来,就未必好了,还很可能是负担。

就如同,我们一直期望幸运或者机会降临,如果这份幸运或者机会是在我们的能力范围里,那我们会欢天喜地地迎接它们的到来,可如果同时来了很多份的机会,而我们的精力却是有限的,这个时候我们当有自己的选择,舍弃部分我们承接不了的机会。如果硬是头铁得一个都舍不得放下,那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一事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

尤其是目前的社会阶段,信息爆炸,获取学习资源变得容易得多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是好学的,且是什么都想学一学的。

比如说今天有个学习班是教你怎么写作的,你一想,很有用啊,报名。明天又来了一个学习班,是教你书法的,哇,这不是我一直想学的吗,机会来了,报名。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个绘画课程,嗯~会画画的女孩子感觉特别有气质,我也要有,报名。不知不觉,各种学习班报了一大堆,可是你的精力有限,学了这个,那个便没有了时间吸收,况且还是这么多的“学习”同时进行,平时还得工作,一段时间下来,可能一个都没学好,还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焦头烂额。

这个时候你就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自己。是啊,为什么呢?我为什么不学一样呢?如果我当初只报了写作课,这个时候我可能已经小有成就。等我写作能力完全掌握以后,再开始其他课程难道不好吗?

当初我是为什么要报这么多的呢?哦,好像是有限时优惠,再不报名就涨价了!脑子一热,生怕吃亏,赶紧就报名了。

就结果来看,我是亏大了。所谓的“优惠”我是享受到了,可我却赔掉了我悠闲的生活和充沛的精力,将原本紧紧有条的生活变得乱糟糟。

所以说,老子不是让我们“躺平”,而是要我们要学习“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面对诱惑保持本心,理智取舍。事情一件件做,学习也一样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之我们难道要躺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