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霓裳
中国家庭教育里有一个很严重的错位,把孩子的学业凌驾于所有因素之上,几乎等同于教育的全部。
孩子学业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许多家长因此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把学校教育"等同于"家庭教育,甚至把家庭教育变成了"监督孩子学习"。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主要要求就是完成作业、考个好成绩,父母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赚钱养家,然后监督孩子写作业,在孩子的成绩单上签字。
很多家长平日里只埋头于自己的工作,回家后,也只关心孩子的作业与学习成绩,其它方面的教育严重忽略,甚至完全没有。
很多父母包办了孩子的所有事情,只要一心孩子读书,考个好成绩。如果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就会十分焦虑,内心着急而愤怒。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错位表现
一、把孩子的学习变成了大人的事
很多家长每天一定要陪孩子写作业,否则就不放心。这源于父母对孩子的严重不信任和缺乏边界感。
一位家长说:
你一旦放松点,孩子就会无止境地玩,只有管他才能好好学!
由于父母的焦虑和过度介入,破坏了孩子的内在动力,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不能自主学习了。这无疑又加重了父母的焦虑和插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这样做的结果是,你在培养一个不能为自己负责的孩子。而一个现在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孩子,长大后也很难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二、包办孩子日常大小事,剥夺了孩子的生活体验。
一位女孩回家后,看到家人正在包饺子,她兴致勃勃地想要参与。不料,妈妈却阻止了她,说:"不去写作业,包什么饺子?你学习搞好就行了。"
其实孩子作业早已做好了。可在父母眼中,学习是无止境的,孩子时间如果不花在学习上,那就是在浪费时间。
下图是来自重庆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组家庭教育调查数据:
剥夺体验,不仅让孩子无法接触真实的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更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只是一个寄居的客人。
这样的孩子不仅缺乏对自我的客观认知,也丧失了对生活的激情。
三、物质上过度满足,情感上严重忽略。
许多父母认为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满足,就是爱孩子。他们觉得这样就可以弥补缺少陪伴和情感交流的遗憾。
一些父母想当然地认为,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才不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低人一等。这明显是以自己的想象代替现实,看不见孩子的真实感受。
一位家长说:
别人家孩子有的东西,我不能让我家孩子没有,甚至还要更好,因为我不想让孩子在他人面前感到自卑。
有这种想法和做法的家长并不少。
这其实是在满足父母自己的内心需求,也是忽略孩子情感的一种体现。
其实,孩子本来并不功利,他们对物质也没有什么攀比的概念。在许多孩子眼中一件贵重的礼物远不如一个便宜但能给他带来快乐的东西重要,更比不上父母对自己用心的爱与陪伴。
只是父母自身的功利性思维,将孩子渐渐引向了功利之路。
事实上,孩子的自卑感并不来自于物质,而是来自于内心的不自信和无价值感,比如内心感受被父母严重忽略,比如感觉到自己被父母抛弃等。
比起物质上的匮乏,那些从小缺少父母情感连接的孩子,更容易感到自卑。
有些家庭虽然不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但孩子的内心却充满着自信与勇敢的底气,就是因为父母给了孩子温暖的陪伴。
父母努力挣钱是为了什么?
很多家长一定会说,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好的成长。
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家长因为工作而放弃了生活。他们"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更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成长细节。
有位父亲的话,颇能代表一些家长的心声:
如果我不出去挣钱,一家老小吃什么,穿什么,拿什么看病,拿什么盖房子,家人住哪里?如果我不出去挣钱,孩子的学费,生活费从哪来?
我知道读书一定是好事,所以我尽自己最大努力供孩子读书,我也希望孩子学有所成,将来有出息,不要像我,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
同时,我也很害怕,我怕孩子万一考上大学了,而我挣的钱不够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我还怕,我的父母亲年龄都大了,我非常怕他们万一生病了,而我挣的钱不够给他们看病。
没办法,我只能拼命挣钱。对不起父母,我没有能力陪伴他们享受晚年;对不住孩子,我没有给她一个快乐的童年。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也是一个不称职的爸爸。
挣钱的确很重要,毕竟没有物质基础,一切都谈不上。
但是,挣钱却不是人生的全部。同时,努力挣钱也并不意味着,除此之外人生其他事情你都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做了。
在许多家长的潜意识里,世界就是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似乎人生只有一种可能性。
我要挣钱,就一定不能陪伴孩子;
孩子学习很重要,其他的事就一定不重要;
孩子考不上大学,人生就一定没有希望。
事实上,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生是多种可能性同时存在的。挣钱也并不意味着无法陪伴和教育孩子。
其实,就算父母每天上班八小时或更长时间,也还是有很多其他的时间和机会与孩子相处的。
哪怕你只是在接送孩子上学的途中,也可以通过聊天来了解和关心孩子的生活细节和内心想法,用你的言行去影响孩子。
还有周末和节假日,这些都是陪伴孩子,影响和教育孩子的好机会。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肯花时间和精力,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你以为的"为了孩子",可能正在造成孩子的痛苦与失败。
许多家长都会说,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么,这个美好的未来是什么?
成功或出人头地?
考上好大学,拥有一个好工作?
拥有真正的内心和谐与幸福生活?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只有成功和出人头地,才算拥有了美好的未来,那么可以说,这个目标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多数家长注定要失望,那就意味着多数家长的教育都是"失败"的。
不幸的是,许多家长正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他们想方设法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少数中的一员。他们觉得,孩子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打败潜在的其他竞争对手,才能避免未来人生的"失败"。
这就造成了许多家长的焦虑。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如果现在成绩不好,将来就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的工作,从此人生陷入黑暗。他们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这种观念,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成长需求。
这些成了孩子痛苦的重要根源。
望子成龙是许多家长的美好心愿,可惜这只是家长自己的内心需求,却不是孩子的真正需求。
这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学习是为了报答家长,为了让家长满意,为了家长不焦虑。他们背负着家长的人生期望,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感受和意愿。这样必然会在内心产生严重的冲突。
这种冲突,消耗着孩子的精力与能量,常常不做什么就已经感觉疲惫,做什么也提不起劲来。于是,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心不在焉,拖延而被动,学习吃力,甚至因此而讨厌学习,害怕学习。
焦虑的父母,不堪重负的孩子
父母的焦虑,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一些父母总是担心孩子不努力,不得不时刻盯着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于依赖外力的驱动,内在动力没有了。
焦虑可以传染,让孩子也变得焦虑。
焦虑让父母总是关注负面的东西,很容易看到并放大孩子的问题,让孩子产生自我否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焦虑让父母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望,许多孩子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渐渐心生绝望。
尤其是一些父母包办了孩子的所有家务,只让孩子学习,那将意味着孩子要与生活隔离,意味着本人是没有价值的,学习成绩好才是重要的。
于是,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他会觉得自己没有用,不仅活得没有价值感,更是感觉对不起家长。
有一个孩子这样说:"每当父母对着我的学习成绩唉声叹气时,我就感觉自己是个千古罪人。"
当肯定自己价值的东西只剩下了成绩,孩子就看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样的孩子,即便学习成绩再好,也可能只是成绩的奴隶,学习的机器,他们的内心难以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们常看到一些孩子学到初三、高三时,突然就不想学习了。
其中重要的根源之一,就是因为中考和高考是学生呈现阶段性学习结果的重要时刻,更是孩子对父母所做一种交待。对此,孩子的心理压力尤其巨大,害怕自己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学,辜负了父母的期待,无法面对父母。
甚至有些孩子的人生终点很可能就止于高考。
2018年6月7日,高考首日上午7点,河北一名高考生趁着母亲外出买早餐从7楼跳下,结束了自己20岁的生命。
这样的悲剧,几乎每年都在发生。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一个人必须为其他家人的未来负责,成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都没有机会为自己的事情负责过,他是很难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的,尤其是那些边界感被父母严重入侵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即便长大以后,也学不会为自己负责。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成年后依然严重依赖父母,并认为啃老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从小到大都是父母为自己安排好了一切,工作是父母帮忙找的,结婚父母买房买车,有了孩子后依然要靠父母带。
功利性教育,让孩子失去了感知自己的能力
如果父母只看重物质和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也会因此变得功利和短视。
他们只看到当下"有用"的东西,感知不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灵性和内在世界,才是让自己未来走的长远的真正重要的东西。
新东方董仲蠡曾在演讲《教育的意义》时提到一件事,他在一次讲英语四级翻译中,谈到许渊冲先生如何翻译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讲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译成"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时,有一名女生当场质问他:
你讲这些有什么用?考试能提分吗?你这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
当时的他,无言以对。他想做真正的教育,学生要的却是"有用"和提高成绩,否则,就认为他"浪费时间"。
我也见过不少一门心思只为提高分数的学生,即便上了大学,他们的内心依然迷茫,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做什么,未来的方向和目标在哪里。
董仲蠡自己就常常被学生问到这样的问题:
老师,我不想工作,别的同学都去考研了,我是不是该考个研?
老师,我爸想让我出国,我妈不放心,我自己也有点害怕。我该怎么办?
老师,我本科读的是经济,硕士读的是环境工程,毕业之后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
老师,我以后应该做什么?
在功利性的教育下,很多人失去了感知自己的能力。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该做什么,浑浑噩噩,走一步算一步。
不了解自己的人生,是黑暗而危险的,每走一步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那些感知不到自己是谁的人,常常会陷入一种虚无感,甚至对未来充满着恐惧和焦虑,时常莫名地感到一阵阵心慌。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
人类的恐惧与设限常常源于对自己的不了解。
因为不了解自己,就没有安全感,于是心生恐惧。而这些恐惧又进一步扭曲了人们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于是,他们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丧失了种种可能性和发挥潜力的机会。
你对未来世界的判断,决定了你对孩子教育的方向。
"一切为了孩子"和"要为孩子的未来负责",是许多家长的口号。但,许多家长内心并不知道,对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未来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他们所看见的未来,其实只是眼下的一切。而功利性的教育,正是这样的一种短视体现。
许多家长只关注那些外显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立即见效的功利性东西,却没有意识到,真正能够长久发生作用的东西,是潜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那些隐性的特质,比如安全感、爱、信念等。
事实上,决定你对孩子教育方向的,是你对未来世界的信念。因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
曾有一位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的学生(也是校报记者)采访爱因斯坦时,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
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您觉得什么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科学问题?
爱因斯坦的回答是:"如果真有什么关于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我想就是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
这位学生困惑地说:"这难道不是一个宗教问题吗?"爱因斯坦说:
不是。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邪恶的,他将终其一生去发明武器、创造壁垒,创造伤害人的东西,创造墙壁,把人隔得越来越远。但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善良的,他就会终其一生去发明联系,创造链接,发明能把人连得越来越紧密的事情。
这个采访被报道出来后,影响了很多人。后来,这位学生成了互联网的创始人之一。
如果一个家长或老师相信未来是善良而美好的,他就会教孩子去打开和创造各种可能性,去尝试更多并体验到其中的精彩。如果他相信未来是邪恶而灰暗的,就会教孩子保护自己和死读书,做一个谨慎的保守者,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做一个按部就班的平庸者。
因此,真正决定家庭教育的,是父母内心的信念与修行。
家庭教育任重而道远,父母尚在努力成长的路上。
一、接纳并提升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安全感
如果家长对变化适应不良,就会对未来失去安全感,无法摆脱内心的担忧与恐惧。此时,孩子就成了家长唯一能抓住的"未来",掌控孩子就"等于"掌控了未来。
你在教育中的焦虑,其实反应的是你对现状不满意,对未来没有信心。对现状不满意,其实就是不接纳自己和孩子的当前状态。
当你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当你相信自己和孩子是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时,才会去接纳自己和孩子的现状,并能够勇敢拥抱变化,你的焦虑就会少得多。
二、不要以眼前来推断孩子的未来
当我们对孩子的表现不如意而感到焦虑时,往往是因为,我们总是从眼前的现象来推断孩子的将来。
因为眼前的东西总是在变化,孩子也是一样,于是在你眼中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如果以此来推断孩子的未来,出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家长必然会往负面的方向去想,由此产生焦虑。
当我们拉长时间坐标,从未来看向现在,就会发现那些我们所焦虑的,那些我们曾经想象得很严重的事情,其实都是小事。它们对孩子人生的影响,根本不算什么。
三、学会把教育的关注点放在不变的东西上
因为变化的东西太多了,你抓不住,也无法掌控。
眼前的孩子总是在变,眼前的孩子总是错误百出。如果一直关注这些变化,家长很容易感到失控和不安。于是父母就会因为担心孩子犯错而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这会让孩子失去多维度的发展可能性。
如果我们从未来看向眼前,我们会发现,孩子总会成长,现下的这些小问题和小错误,其实是孩子在为成长做积累,甚至是他们人生的重要经验与财富。
那么不变的东西是什么?
是孩子的成长规律,是我们教育的初衷,以及那些能让孩子走得远的内在品质,比如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商、学习力、创造力与沟通能力等。
马云说:“未来世界,情商、智商和爱商,一个都不能少。”
这些,才是真正让孩子在未来走得长远的关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