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与地理学在唐诗中碰撞出火花》

       

        唐诗的瑰丽多彩,我们是从小就领略了的。但是唐诗和地理学、空间艺术之间的关系我们可是不了解的。所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本《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一书,了解唐代的地理吧!

        本书的作者:  王敖是耶鲁大学博士,现任美国维斯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东亚学院副教授。学术论文曾发表于《哈佛东亚学报》《中国文学研究前沿》等刊物,写作的章节收入《哈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如何阅读中国诗》等书。曾获安高诗歌奖,《人民文学》和《诗建设》等杂志的诗歌奖,并译有《读诗的艺术》《人之链》等。

   

        《中唐时期的空间想象》一书从地理学,制图学这一角度展开,以中唐时期的诸多文人墨客留下的形形色色的诗篇,对当地的地理进行了富存艺术性的描述,从而让当地广为人知。

        中唐,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如果以历史事件划分,大概是安史之乱以后到宦官干政,即牛李党争时期(唐文宗是宦官拥立的,牛李党争持续时间也很长,不多说)。

          在中唐时期,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处于低潮,后期则重现繁荣景象。前期代表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山水诗,王孟余绪)、卢纶、李益(边塞诗,高适、岑参余绪)后期则出现“新乐府诗派”、“韩孟诗派”。

        杜甫的阅图诗《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得空字)》,此诗反映了一般唐代地图的多重功能,同时也展示了一幅地图的诸多侧面,如何对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并在聚会的场合引发失学的美感。

          日临公馆静,画满地图雄。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华夷山不断,吴蜀水相通。兴与烟霞会,清樽幸不空。

          这首诗向宴请的在座的宾客展示了一幅蜀道的地图。将剑阁、星桥、松州、雪岭这4个四川地标联系起来。其中剑、星清光耀耀,松、雪寒风凛凛。连绵不绝的山脉沟通了“华夷”世界,吴山和蜀水虽然远隔万里之遥,却因为浩浩长江连接起来彼此相通。一幅广阔的地理空间图画展现在我们眼前。

            一首诗虽然只是观看地图的即兴之作,也展示了诗人对于以唐帝国疆域的宏阔视野,以及对战火绵延的唐帝国的地理空间结构的敏锐意识。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战争伤害的集体经历。

            是诗与图的交汇,随着文字的进行,制图学也在缓缓移动画幅上对蜀道的描绘及地名的标注,是作者个人经验,和众人的战争经历的共鸣和共同体验。

          书中关于这样的诗讲了很多。暂提取其中一首简介。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唐诗,地理学,制图学被文学所强化,赋予唐诗新的面貌。

你可能感兴趣的:(《 文学与地理学在唐诗中碰撞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