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字通“青”,表示着东方的颜色。由于日出东方,所以“清”也象征着满族和大清如初升红日,普照大地。同时,满族当时的发祥地和大本营都位于我国的东部,这也预示着清朝将从东方起家。从小崇尚儒学和中原文化的皇太极,正是要用“清”的滔滔旺盛之意来扑灭明朝的日月之火。
大金变成了大清
在元朝的蒙古族之后,又一个马背上的彪悍民族─满族,就要进入中原了。
公元一六一六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公元一六三六年皇太极登基,改国号为“大清”。一六四四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陷北京,明朝崇祯帝在皇城后的景山(当时称煤山)自缢。大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八旗劲旅,携明朝降将吴三桂兼程入关,击败大顺农民军,进占北京。同年,皇太极第九子顺治皇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宣告他已君临全中国。
清王朝建立政权之初,曾沿用其直系祖先女真人在公元十二世纪初建立的“金国”名称,其原因是崇尚武力的风俗与传统,因为金属与兵器息息相关。那么,当清朝的奠基者踌躇满志、剑指中原的时候,他们怎么突然变性,选了三点水旁的“清”字为名,由金戈铁马变得柔情似水了呢?
其实,根本不是大清统治者改变了禀性,而是其中另有深意。
首先,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由于其在宋朝时期的所作所为,导致中原百姓多怀怨恨。所以改变国号,有助于向中原百姓示好;其次,“金”与“清”无论在满语还是汉语,读音都很接近,所以也不会让人产生另起炉灶的感觉;再者,按照五行“金生水”的说法,由“金”改为“清”,刚好也是符合天地法则的自然接续。
这么说起来,皇太极改变国号还真是动了一番脑筋。
但是,按照有些传说和史料记载,皇太极采用“清”作为王朝名称,其原因还不止上面提到的这几点。
第一种说法来自街谈巷议,大致意思是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在成名之前的一次逃难中,多亏了一匹小青马才得以保全性命,而小青马却为了救他而丧命。因此,努尔哈赤立誓,他日君临天下之时,为了纪念小青马,一定取国号为“大清”。所以,皇太极改国号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
而且,按照民间故事添枝加叶的传统,这个故事的版本远比我们这里说的要多得多,也复杂得多。其中有些版本还涉及一位名叫“小青”的女仆,一条大黄狗和一群乌鸦,所以,这些版本也推断说满族不吃狗肉、善待乌鸦的习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当然,民间传说虽美,但是往往水分过多。那么,还有什么史料记载的内容与清朝的名称有关吗?
我们先来看《清太宗实录》里记载的皇太极的一段话:“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只称我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
皇太极提到的这些名称,其实是女真一族早期的部落名称,也可以说是族名。其中,“诸申”就是清朝初年出现在文献中的“女真”的另一种说法,例如《满文老档溡:“此女用谗言挑唆诸申国,致启战端。”而“女真”无疑是后来满族的主体来源。当然,到皇太极时的满族,其内涵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了,这个民族应当是以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为主体,吸收东海女真、汉、蒙、朝鲜等族人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其中,建州女真被认为是满族的正统,称为“佛满洲”;其他民族来源的则被称作“伊彻满洲”。“佛”和“伊彻”当时在满语里分别是“旧”和“新”的意思。
按照皇太极的说法,首先,他否认了满族来自“诸申”,即女真,因为据说他还明确表示过“明非宋室之后,我亦非先金之裔”这样的意思。其次,他明确提出“满洲”是今后唯一的族称。而这个名称中的两个汉字,和“清”一样,都是三点水旁,表示与水具有密切的关系。
清与明的较量
实际上,“满洲”一词最早在十五世纪朝鲜人徐居正所著《笔苑杂记》 一书中就已经出现,距皇太极定名“满洲”可以再往前推大约一百五十年。而且,根据《满文老文件》记载,明朝万历年间也出现过这样的说法。因此,看上去,“满洲”作为一种族称并不是皇太极的发明与专利,但是,把它明确定为满族名称这一事实,无疑还是应当记在皇太极的名下。
那么,皇太极为什么要把族称改作“满洲”呢?原因很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果仅仅从“五行德运”角度猜测,最可能的缘故或许又是我们刚刚提到的“金生水”。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另一方面,面对曾经兴盛的明朝,皇太极怎么能把这个对手忘了呢?那么,“水”与明朝又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就让我们稍稍往前回忆一点。刚才提到,按照阴阳五行的“五行德运”之说,明朝是“火德”,所以它才压制了元朝的“金德”。但是,看起来朱元璋并没有料事如神的本领,也忽略了冤冤相报的民间信条。他没承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皇太极从小崇尚儒学和中原文化,对阴阳五行之道也素有了解,所以才可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把自己的族名与国号统统取意为水,这就是要用滔滔洪水扑灭明朝的大火了。
诚然,到清朝的时候,“五行德运”说已经非常式微,应当说完全不复往日的辉煌。但是,我们前面也提到过,盛与衰是一回事,有和无却是另一回事。因此,虽然清朝确实不太重视“德运”的承续,但是,这并不表明以皇太极为代表的统治集团不了解这种学说、不利用这种学说,更何况前朝的大量文献中均有相关的内容,特别是明朝属“火德”这种非常有用的讯息。
对于皇太极取族名和立国号时,是否真的取意于水,自然也会有怀疑的声音。因为,巧合的情况的确也可能存在。那么,这种情况又该如何看待呢?
我们姑且就从字面意思说起吧。首先,暂且不论“满”和“清”这两个字,单就“洲”字来看,它原本的意思是江河湖海之中的陆地,最初的字形并没有三点水,而是写作“州”。并且等到加了三点水的“洲”字产生之后,“州”反而不再表示水中的陆地了,它基本上只表示某种行政区划等,例如明朝的“府州县”制度和清朝的“道府厅州县”制度。
其次,就满族的源流看,其世代居住生活的地方,绝大部分都是崇山峻岭、茫茫草原,就算一直上溯至新石器时期的“新开流文化”,据考证为满族先祖的“肃慎”人,虽然也曾以渔猎等为业,但是就其总体情况而言,实在算不上比较纯粹的江渚水畔民族。那么,如果皇太极选择“满州”当族名,似乎还说得过去,因为“州”只是表示一定的区域罢了,而且称为“佛满洲”的建州女真,本身族称中用的就是“州”。但是,皇太极的最终选择却是弃“州”而用“洲”。这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蹊跷和匪夷所思:他为什么一定要多这几滴水呢?
因此,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水”对他而言,一定意味深长,总有不足为外人道的意义和理由。
当然,由于“满洲”这个名称的满语读音等缘故,汉语里也曾经出现过与它意思相同的“曼殊”这样的说法。而“曼殊”对于信仰佛教和了解佛教的人来说,简直是如雷贯耳,因为这正是教导、引渡无数修行僧众修成正果、通达彼岸的“文殊菩萨”。因此,文殊就成为智慧的化身,清明的化身。所以,也有意见以为,皇太极把族名取作“满洲”,大概意味着“清灵的主宰”。
“清”的多种寓意
另外,还有一种意见倒是脱离了水的困扰,直接以方位谈论“清”的寓意。
我们知道,根据五行学说四方与颜色的匹配关系,东方为青。正像《说文解字》对“青”的解释:东方色也。而满族当时的发祥地和大本营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因此,这种意见的主要观点就是“青”“清”相通,所以,国号取“清”,既意味着满族的发祥之地,与此同时,由于日出东方,所以也象征着满族和大清如初升红日,普照大地,而且生命力越来越旺盛。
但是,以今天的科学眼光审视,所有这一切恐怕只能是自我安慰的手段,同时也可能是迷惑百姓的伎俩。因为,任何手段都没能阻止任何王朝的衰亡,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多少雄才大略、胆识过人的帝王与俊杰,都已经成为历史长河中的过眼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