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及家国自信

宏观信息的重要性,远大于微观信息。跳出画面看画,才能看到真相,否则无法领略庐山真面目。

观察中国的宏观视角,我发过两篇文章。

分别讨论中国崛起,及崛起之后的国际地位,可以看作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

更重要的,我们需要知道未来会怎样,以及如何看待未来的未来。

1 中国的昨天

成功的工业化成长路径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40年,工业产值是美国和日本之和,专利申请数也是美国和日本的加和。

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成就,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单纯依靠便宜的劳动力、牺牲环境就获得的,而是中国走对了工业化的道路。

工业化的国家,有成功,也有失败。

在成功中,蕴含着一条万能公式,英法德美,都遵循了万能公式。

第一步:建立统一国家,利用“战争——贸易”循环加速器,拓展市场,维护市场,极大带动国内普通百姓的生产动力。

第二步:手工制造机器,大力发展轻工业,以纺织业为标志。

第三步:用机器制造机器,大力发展重工业,以钢铁、煤炭、蒸汽机等为标志。

第四步:后工业化、福利时代。

中国曾经尝试了四次工业化:

晚清洋务运动、民国工业革命、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重工业化,均没有取得显著成功。

改革开放后,中国首先鼓励了乡镇企业发展,调动普通劳动者的生产热情;

大力发展轻工业,在1995年左右,纺织业就达到了世界第一;

发展重工业,钢铁、煤炭、化工、高铁等,突飞猛进。

这是一条完整的工业化发展路径,细节可参阅《中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2 中国的今天

沟通西方与非西方的枢纽地位

在重工业发展之际,中国遭遇了重大历史机遇——西方大规模的生产外包。

西方在八九十年代,创新经济大发展,出现大量中低端制造业外包需求。

中国在90年代,由于分税制改革,激发了地方政府进行土地开发,建设工业开发区的热情。在遇到西方产业外包机遇时,瞬间催化,形成大规模供应链网络。

个性化外包需求,促使供应链网络更加高效和高弹性,催生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专业人才。

中国发展到今天,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势必会深刻影响国际秩序。

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式(西方为中心,其他为外围),演变为双循环模式。

中国从西方进口高科技产品、高端金融等服务,向西方出口中低端产品;

中国向非西方如非洲地区,出口生活用品、中低端工业制品,进口农产品、铜矿等资源。

中国在这一模式中,处在沟通西方与非西方的枢纽位置,细节可参阅《中国在世界上的真实位置》。

3 中国的明天

复杂知识与技术的积累与生产

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认为:

知识和技术的投入,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关键作用。

其推荐的一本书《增长的本质》中说到:知识和技术,是把想象力具象化成产品的必要手段,但是知识和技术的积累,非常困难。

知识和技术,越复杂,越难以被传播。这导致在国际范围内,知识和技术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复杂知识和技术,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继续保持国际地位,并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

不断积累和生产复杂的知识和技术。

积累知识、生产知识的组织,一般有两个:学校和企业。

在学校,“教学”是积累知识,一传十十传百。

当只有一个人懂得编程方法时,积累很小;

当把编程知识传递给一个人、一百个人、一万个人时,知识的规模就变得庞大。

“科学研究”是生产知识,不断拓展人的认知边界,让知识更深入和复杂。

企业也在不断积累和生产知识。

产品是知识、信息固化的形态,交易产品,本质上交易的是背后的知识、信息、技术等。

一个产品卖得贵,更体现背后的知识技术复杂且高效。

一个产品卖得多,更体现知识和技术传播和积累的规模之大。

交易产生财富,促进交易,就是在促进背后的知识和技术传播和积累。

创新是企业命脉,创造和积累自己可控的知识,至关重要。

因此,中国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越来越多。

9月2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第17次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

指出:2018中国企业500强合计投入研发费用8950.89亿元,比上年增加1591.59亿元,增幅为21.63%。

2018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484家企业在2017年研发投入6545.91亿元,较上年增长19.30%。从地区看,广东省企业研发强度在所有区域中明显领先。

积累和生产复杂知识和技术,决定未来发展。

企业与学校,是主力组织。

今年9月10日,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11月1日,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国有企业发展的会议更多。

这是在关键部位,持续发力。

4 中国未来的未来——伟大复兴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短期和中期,而是远景目标,未来的未来。

想要看到更远的未来,一定要站得很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站得很高,向前看得更远,同时带来另一个结果——向后看得更远。

而要想知道能不能走很远,看看来时走了多久,怎么走过来的即可。

如果来时,只走了100米,要想走到1000公里之外的地方,心里必然打鼓;

如果来时,走了1000公里,体力、精力保持得相当不错,再向前走几公里几十公里,大概率也没问题。

这种自信和不自信,来自哪里?——知识。

走100米,不需要用到什么知识,也积累不了知识。

走1000公里,完全不同。

食物、水、住宿、路线、地形、伙伴、匪徒、野兽、疾病.......

所有这些,都可能碰上。

如果安全地走完了,必定积累了大量应对以上问题的经验和知识。

国家或者区域的发展进程,也体现为知识的不断积累。

中国在历史上,繁荣过也衰败过。

强盛时期很多:汉、隋、唐、宋、元、明、清等;

衰败的时候也有: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清末等。

在同期世界上,大部分时间,中国属于较发达行列。

中间虽有分裂和混战,但最终都能形成一个超大规模国家,获得稳定的政治环境,继而实现经济发展。

中国能够在不同历史频段内,锻造出一个个超级大国,与长期积累的大量知识,密切关联。

名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戴蒙德,在2017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

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热带还是温带)和农业发展史(历史长还是短),对它的贫穷或富有,有非常大的影响。

其中,农业史比较长的国家,更容易从农业、畜牧业中,演化出复杂的冶炼、文字、政治等知识。

农业和畜牧业出现后,长时间定居得以实现。

定居与聚集,才能生产更多余粮,进而出现不需要进行农业生产、专业生产知识的人,如祭司、史学家等。

中国有4000多年的农业史。

公元前1000年左右商朝时期,产生了甲骨文。

周朝时期,耕地的铁犁出现,极大提高生产力,解放劳动力;

同时期,竹简出现,极大提高文字的传播速度。

基于此,社会上出现更多掌握文字的人,进入周朝的政治体系,形成有规模的官僚政治结构。

中原王朝,处于农耕文明,完全不懂北方游牧民族的管理形式,很难长期管理长城以北的草原部落。

在千年的南北斗争和博弈中,中国人逐渐掌握,中原与草原的二元政治逻辑,并积累出同时解决两者矛盾的有用知识。

于是在元朝之后,几乎都维持了超大规模国家。

知识的积累,是解决方案的积累。

在长期历史构造中,对所遇问题的解决,都让原有的知识体系,更加复杂与深化。

李子旸老师在文章《重新理解市场》中说到,市场的本质,是解决协作问题的答案集合,而不是超市、银行、私有制、进出口贸易等符号集合。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简单把市场符号照搬过来,私有化、证券化、开放市场、解散国企等。

发展到今天,GDP几乎和广东省差不多。

并不是这些东西不好,而是它们需要一系列条件作前提。

就像要学好微积分,至少得学过加减乘除、代数等。

中国在改革中,并未直接套用此模式,而是遇到问题,能解决什么,先解决什么;

解决不了的,先搁置、绕过去,等着时机成熟再说。

在这种摸索中,不断积累了各行业知识和人才。

回头看去,很多原来难解决的问题,已经消失了。

在面对同样要改革的选择关口,俄罗斯选择了一刀切,休克疗法;中国选择了摸着石头,一点点过河。

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命运。

但促成不同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我相信,一定不是某个人,产生了想法,其他人直接执行。

而一定是有大量的人,都产生了同样的想法,恰巧某个人发出了指令,其他人乐此不疲的实施了。

在当时的俄罗斯,一定有大规模的人,认为应该直接从苏联计划经济,瞬间转轨到西方老师的教科书式经济;

在当时的中国,一定有大规模的人,认为应该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点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急掉头。

这才是真实的区别。

大规模人口的头脑中,具备的普遍知识,包括农业、手工业、轻工业、重工业、科技、文化、艺术、政治等所有领域的知识,决定了未来走向。

而这些知识,全部地、毫无差错地,来源于历史长河的积累。

中国从四千年前夏朝开始,俄罗斯从一千年前的基辅公国开始。

历史持续越长、积累知识越多、知识结构越复杂,越有利于在重要关口做出正确选择。

所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实是对历史状态的回归。明年后年实现不了,但未来某天,大概率能实现。

这是国家信心的由来。

个体和家族,遵循同样规律。

总结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带来了经济飞速发展,促成了大规模供应链网络,奠定了中国在世界秩序中的枢纽地位。

未来,加大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和生产力度,推动学校、企业发展,将知识和技术不断推向复杂化,是成败关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漫长的中国历史应有状态的回归,历史积累的规模知识,是最有力的保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及家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