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部很火的电视剧《小舍得》由鲁引弓的同名小说改编。小说描述了在现实的倒逼之下,焦虑的小升初家长一窝蜂让孩子抢跑,反映了所谓的鸡娃的现象。作为教育行业从业者很自然的关注到这部小说。小说里家长、老师、孩子、机构之间有着怎样的矛盾与冲突呢?
家长
田雨岚可以说是时下鸡娃的代表,儿子颜子悠成绩好,平日里经常去培训机构多次参加奥数比赛,后期又让他迎合心目中学校对特长生的要求练习跑步。南俪刚开始对欢欢学习不上心,觉得孩子学成什么样都行,只要她开开心心的,后来欢欢成绩上不去,南俪逐渐“田雨岚化”。 南俪说,当爸妈有谁会真舍得让自己小孩去吃这个苦,但同样,又有谁真敢让自己小孩去冒前途的风险。这就像大家都是坐着看电影,大家都能够看到屏幕上面的电影,大家看得比较尽兴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站了起来,直接把周围观众的视线全部都挡住了,导致了后面的观众没有办法,只能站起来,慢慢的站起来的人越来越多。人类学里叫剧场效应。
学生们的竞争引起家长之间猜忌、嫉妒、互相踩踏,比如田雨岚对南俪打听培训班保有戒心,因为夏欢欢当选“星光少年”对张老师不满。家长社群里充斥着过于功利不符实际的期望。
出发点都是“我们都是为了你好”,这里有对错吗?确实没有,但这里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的是,父母真的有理解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成长方式吗?为什么最在乎的人却会和自己有种种误会?
《爱、金钱和孩子》通过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入,这里有提到父母不仅关心孩子的现在(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幸福快乐),还关心孩子的未来(希望孩子们有所成就)。预测未来对于父母来说很困难,就像对于经济学家或其他社会科学家一样。事实上,实施某种特定教养方式的知识或能力的局限性也构成了父母需要面对的约束的一部分。如果父母预期社会变得更加不平等,竞争会更激烈,他们会采取让孩子们在更具竞争性的环境中生存并能够过上更好生活的教养方式。父母时刻准备着做出可能减少孩子当前的幸福感、但他们认为这是符合孩子长期利益的代价高昂的行为。相比在竞争性较强、不平等程度较高的社会的父母,在工资差异很低、蓝领工人享有较高地位的社会中的父母可能更不担心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在一个教育和努力能得到高度回报以及教育程度低的人生活艰难的社会中,即使以抑制孩子的个人发展为代价,父母也会有很强的动机督促孩子。这些可以看作是对《小舍得》里现象的理论解释。
老师
《小舍得》里的老师们又是怎么想怎么做。我作为教育行业从业者,很自然关注到这些老师。
南俪的老公夏君山是大学英语教授,反对超负荷提前学不是孩子年纪该学的东西。后来因为夯实基础的理性与多数孩子考试技巧取胜的现实冲突,夏欢欢的成绩提不上去,就同意了让欢欢去之前他不认同的机构培训。在为欢欢寻找入学的机会,昔日的学生现翰林学校的校长提议他来翰林当老师来换取教工子弟的名额,他有所心动。 张老师在出场的时候问家长孩子有没去补课,要不要读民办初中,这些实属不该老师说的话。但后来她又说道理很多人都明白,现在是那些好的、理性的、视野长远的教育观念,比不上这些实用的、抢跑的东西,教育理念上,“劣币”在逐“良币”。
在风帆小学担任班主任期间,有两件事让张雪儿心灰意冷,一件事是“星光少年”评选,她把自己的票投给了关心集体的夏欢欢,结果引起了田雨岚等家长们的不满;另一件事是,她为贫困生米桃补课,却遭到了嫉妒的家长的举报。因此她离开学校后,拒绝培训机构的邀请,坚持做自己,办自己的培训班。后来听说了米桃的病情感到心痛,感叹道人又不是机器人,心痛了还能往前冲。
这里的老师们是知道超负荷应试学习不对,机构那套是违反教育理念,然而他们同时也是被社会裹挟,不得不对现实妥协。这点不在教育行业是读不出其中的悲凉。教育不是张嘴就来,要是没读懂《小舍得》里的老师,也很难读懂本书的要点。
孩子
南俪的孩子本来有他们自己喜欢的兴趣课,但后来为了升学,就让孩子不上自己兴趣的课,改为学科补课,孩子开始不理解后来也被迫接受了。
颜子悠在考场掀桌子表示对这样的内卷的反抗,曝光了间接导致机构被查,而他自己仍未摆脱命运。
在此电视剧刻画比小说深刻:田雨岚曾经为了让儿子颜子悠考上翰林,给了他太大的学习压力,导致颜子悠经常出现幻觉,还说不要妈妈了,经过这件事后,田雨岚才幡然醒悟,觉得自己做的太过分,决定弥补颜子悠;南俪逼迫欢欢学习,导致欢欢离家出走,在这之后,南俪也觉得自己做的太过分,她又恢复到以前的样子,无论欢欢成绩怎么样,她都欣然接受。
而在小说里只有米桃因为压力过大导致忧郁。现在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这个是任何阶层都会有的,学业优秀的孩子如果受的压力越大,孩子出问题的中产父母说这是赢了资产输掉孩子。大概20年前我还在高中时,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就在父母要求必须考清华的压力下出现精神分裂,休学一年,实为可惜,当年还没有鸡娃这回事。我在学校工作听过的心理讲座讲的都是学生的这些问题,学生在压力下轻则听不进课,重则自杀,在家长亲子关系紧张是常事。孩子得不到学习和父母的理解,被赶着像机器一样学习。孩子出了问题,家长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竞争压力下即使知道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很多童年快乐,但也没勇气放慢脚步。
机构
南俪通过培训班承租的大厦的“房东”老总的关系进班,这点比电视剧中通过区长进培训班靠谱些,区长哪会管这些事。
校外培训机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满足了一部分社会需求,也不能否认有些校外培训机构对孩子的成绩有好的影响,如有些孩子需要个性化、小班制的教育。
在选择校外辅导机构时,家长们应该分析这些机构的教学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是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业困难,还是只是刺激了学生的短期学习动机,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仅仅被其宣扬的入读名校生人数所误导。多数家长基本上从未去这样理性的思考、科学的分析,是受“剧场效应”影响,就是“别人都上辅导班,我不上就吃亏了,跟不上了”的思维,万一孩子成绩不好了,他们会认为可能是因为没上辅导班,这种想法是缺少科学、理性支撑的。
针对辅导班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真正有人做过科学的调查吗?多数不过是人云亦云,成绩提高的是什么类型的孩子,成绩没有提高的是什么类型的孩子,也没有人去真正科学分析过。
颜鹏和堂弟颜青在小说原著中就是贩卖焦虑的机构老板。机构宣扬焦虑,套路。里面的机构公众号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类似的“XX家长”,看着像是一般家长的分享,实际是机构在后面操盘。追求的是商业目的,是高利润。这样的培训机构为追求高效,教给孩子的是死记题型、反复刷题,考试拉分,并非基础扎实,理解知识。奥数原先是选拔有天赋的学生,比例就5%。所谓全民奥数靠刷题,不讲天赋,实属伪奥,偏离了奥数原先的主旨,成了机构敛财的手段。机构关注的是通过学习技巧来提高学业成绩,但是学习技巧不能代表孩子的学习能力,孩子需要的是自驱型成长,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交往之中逐步成长自己,这是机构代替不了学校的。何况焦虑影响下容易使学生厌学,养不成好的学习习惯,适得其反。
因为入学面试题目泄露到网上和子悠考场掀桌子把机构推到了风口浪尖,终于让机构关门了,似乎是对现在国内收紧对培训机构监管的预言,然而市场的需求仍是大范围存在的,仅是掐住供应是否真有效。
评论
印度反映教育焦虑的电影《起跑线》主角最终放弃了私立学校,让孩子进入公立学校,他想通了,不过这样类似几十年前的我国主旋律影片的调子现在却让观众疑惑。《小舍得》最后的深呼吸,貌似放下实则不然。看似不再逼孩子拼名校,实际上一个已经被名校录取,另一个虽未明说实则录取可能性大(一来确实作了很大努力,二来有邀请夏君山去当老师的双保险),而不是真的想通。
好成绩和快乐童年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选择题,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无论是子女还是父母,我们应该如何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一起自信、有底气地去面对未来的风浪。这就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鸡娃”?我们拼了命地“鸡娃”是为了什么?“鸡娃”的出发点是为了娃还是为了自己?
家长在生活、工作上的焦虑。双方工作不顺利,生活上正遇上困窘期,没有途径可以发泄,就将其转嫁到孩子的身上。遇到人生事业上的大难之后,解决不了,就将矛头对准了自己的孩子,逼迫他们去做一些远超于他们能力的事情。
何帆教授的《变量2》说到所谓的教育体制缺陷,其实是全社会合力挖的一个大坑。教育被社会裹挟着前行。教育变成了一场军备竞赛,教育陷入了一个怪圈。焦虑成了普遍现象。阶层固化必然带来社会矛盾的激化。社会矛盾的激化又会影响到社会和谐,最终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家长们各种的抢跑、剧场效应、攀比表现,收入差距越大、教育回报越高,家长越去鸡娃。教育成本越来越高,然而教育投资回报真的高吗,实际回报的溢价空间越来越少了。作者何帆引出了一条“黄宗羲教改定律”,这么多年来,每一次教育改革,本意是希望减少教育负担,但改革的结果,莫不是教育负担更重,而且一次比一次重。我们那一代人读大学,是为了争取赢得更多;现在这一代人读大学,是为了保证输得更少。
何帆指出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剑指应试教育,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但这种效果可能是最差的。休克疗法解决不了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可能是有休克、无疗法。围绕着升学教育的产业链滋生出一大批既得利益者,很多家长会有盲目的从众心理,导致一批囚徒困境的出现。教育部门出台的一刀切政策往往事与愿违。目前主流还是应试,仍然以高考为考核评价标准,高考难度还是不变。功利主义的教育扭曲,再新的选拔方式在功利主义前不过是难度更高的智力体操。这就要关注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现在的教育提出要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扬长补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家长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活动之中,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把学习与人生的职业取向和价值取向区分开来,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把孩子的行为活动或学习上的问题与未来联系起来,这是错误的。父母不可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强加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鼓励、承认和欣赏给孩子以动力,责备、反对和不被重视的打击往往使孩子陷入无助的境况很容易破罐子破摔。因此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有爱心的,懂得欣赏的父母。
鸡娃是否会培养出一大批受过良好教育并且积极主动的成年人?又或者这只不过是一阵非理性狂潮,最后培养出的会是一代缺乏独立性和想象力的“妈宝男”和“娇娇女”呢?迟钝、麻木、冷漠正在侵蚀孩子们的心理,“无感症”正成为现在教育的显性危机。越是结构化设计孩子的未来,孩子的个人意志越微弱;孩子需要多种评价系统,当拿学业成绩作为仅有的评价系统,孩子的压力就无法纾解;所有鸡娃的爸爸妈妈高估了个人投入对孩子人生发展的影响,低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风险。当你将所有焦点放在孩子身上时,整个家庭系统就开始失去平衡。
出路在哪,在方小棋的例子看出鲁引弓还继续有对留学不切实际的幻想,实则国外要上好学习付出的不比国内少。(这点在对《小舍得》的书评有提及)这就要问孩子生来的使命就是学习?学前的抢跑等于小升初的成功等于初升高的成功等于高考的成功,进而等于人生的成功?孩子要是没考上双 1 流或国外名校就是失败?现实终归于平凡。大多数孩子都被寄予厚望,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长大后,都做了普通的工作。成功与否,其实见仁见智。
至少二八定律继续有效,不过正如多数家长以为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他们也会认为自己就是那20%的精英。实际上大部分孩子最终还是会成为一个平凡人。“人生并不是短跑,也不是马拉松比赛。每个人出生时就处在不同的位置,也朝着不同的方向。”正如因材施教的理念,每个人各方面的发展是不一样的,要认识到孩子的长处在哪,扬长补短。平凡并不意味着就是平庸。可以接受孩子平凡,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和传递给他们正确的做人、做事、学习的方式,而这也是让孩子受用一生的。
小说最后一章里夏君山写给南俪的纸条上有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都该有自由的灵魂,个性,无畏,生命的想象,还有野性。所以无法忍受这样的补课、筛选和焦虑;舍不得这样被掠夺、消磨、损耗的童年。”
人们要直面人生还是平凡的。孩子需要理解、支持和接纳,他们才更有信心,敢于追求人生的幸福。希望家长能及时找到孩子的学习和压力之间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