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至 家和 万事兴

“家和万事兴”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但是何为“家和”?如何“家和”?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以至于这句话成了口头禅,但是无法解决很多家庭不和的矛盾。本篇以齐家为初衷,关注自身所处的家庭环境,探寻如何改变家的命运。

        何为“家和”?家人相应,相适应。

        如何“家和”?孝。

        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存在亲属关系的尊卑之分,即父母为尊,子女为卑。这是法律允许内的公序良俗范畴。现代汉语及现代人追求的是一切事情人人平等,把父母与子女的尊卑关系变成了平等关系,所以,当子女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意识收到影响时,往往会产生家庭矛盾。孝是确立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准绳,是解决家庭矛盾的钥匙。

        下面引入《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对孝的经典对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纵观上述言论,孝,是谓礼之,在当下的公序良俗范围内,不违背当下的公序良俗规范,自然家庭井然有序,外在的评价也是有家风。

       孝,是一种情感, 孝的较高程度,即使自己生病,也担心父母(包括担心父母担心自己)。推而广之,不要让父母失望,担心是孝的多种形式的核心。

       孝的内在表现:子女对父母心存敬的心态。

       孝的外在表现:面色喜悦。

       开篇视频周杰伦在《开讲啦》里提到了听妈妈的话,这从侧面反映了周杰伦对孝的发自内心,他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很和谐。

        反观现实当中的我们,其实我们还缺乏对孝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尤其是子女成家之后,与父母的关系,常表现为心不敬,脸难看的现象,更不要期盼担忧父母的心情,以及对父母优良家风的传承。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父母错了哪,还要心悦诚服的面对父母吗?还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我们看到孔子在《论语》中对孝的解读,是没有对父母对错的分别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唯其疾之忧”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情感,即对父母的各种担忧包括这些因素,他并不能导致我们就心存不敬,脸色难看,而应该是在担忧父母的基础上,化解父母的郁结,这才是对孝的正确运用。

        推而广之,担心父母担心自己犯罪而弃之,担心父母失望而努力之,等等,都是对“父母唯其疾之忧”各种程度的诠释,万事兴就根源于此。

       心存敬意,面色喜悦的方式有很多种,这里不再展开。这里要说的是孝与生养是对应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生养,对应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孝的内容不断增加,传承家风,赡养老人越来越重要。

        为什么说社会上“富不过三代”,其实是子女对父母孝的缺失。家族的传承首先是孝道的传承,财富次之,甚至可以没有财富,为什么?因为财富是从无到有的,是可以创造出来的,而孝道是隶属于亲属关系的,是具有言传身教性质的,一旦父母离世,这种孝道就无法完整的保存、传承下来,更不用说离经叛道之人。

         孝道传承,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和实践的。每一个家庭虽然条件、环境各不相同,但是足以成就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在出生后都会进入到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过程中,只是因人而异。

         想起当年学生时代读《孝心无价》这篇文章,每次都心有触动。现在已进入有孩子的爸爸时代,常常感觉对父母孝的不足、不够,今天写下来,努力用实际行动对父母尽孝顺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孝至 家和 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