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是一个全民健身的时代,健身已经成为中国中产人群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只是在这个生活方式的背后,健身房的跑路风波却愈演愈烈,近来,大名鼎鼎的浩沙健身也出事了,中国健身房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一、浩沙跑路引发的健身房风波
根据《中国企业家》的报道,近日,在全国拥有多家门店的浩沙健身陷入新一轮的关店风波,北京、天津、成都等地的门店陆续关闭或者转让。在频繁关店背后,则是浩沙健身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施洪流、施鸿雁多达12亿元的债务危机,二人已于2019年5月被列入失信人被执行人名单。实际控制人债务压顶,浩沙健身也如履薄冰。
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与启信宝查询可以发现,北京浩沙健身各分店的总公司之一,北京浩沙盛世健身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沙盛世"),从2017年开始,已6次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浩沙国际、浩沙实业、泉州浩沙健身等浩沙集团关联公司,以及浩沙健身实际控制人施洪流、施鸿雁等相关人员,共陷入了16起的借贷合同纠纷,执行标的额超过12亿元。
浩沙系的浩沙国际于2011年在香港上市。在2018年5月8日,该公司宣布与阿里体育战略合作,但一个多月后的6月29日,浩沙国际股价突然断崖式跳水,不到半小时股价从2.10港元暴跌86.19%到0.29港元,市值蒸发30亿港元,只好紧急停牌。停牌两周后到当年7月11日,浩沙国际复牌,股价一度大涨近90%,反弹到0.55港元/股。
但就在浩沙国际复牌反弹时,做空机构Bonitas发布了一份对该公司的做空报告,该报告质疑浩沙国际的盈利能力,称其伪造收入,人为推高股价,大股东"将公司资金收入自己口袋",报告还给出了浩沙国际的股权内涵价值为0。报告一出,浩沙国际股价再度暴跌,在两个交易日内股价重新跌回0.29港元/股,再度停牌至今。
在浩沙被国际做空巨头大规模狙击之后,浩沙本身的资金状况开始了全面恶化,自2018年11月开始,在全国拥有79家门店的浩沙健身陆续陷入关店风波,南京、成都、天津、北京等多家门店陆续关闭,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已超10家浩沙健身分店停业或转让。
可以说,如今的浩沙已经进入了全面的危机时刻,虽然说浩沙还没有真正倒下,但其出现的问题已经积累到难以解决的地步了,积重难返的浩沙实在是让人揪心不已,而浩沙的问题背后中国健身房产业到底怎么了?
二、 健身房到底生了什么病?
虽然运动健身的概念在中国早已有之,但是现阶段我们所熟知的健身健美理念是缘起于西方,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水平开始改善,中国人的健身理念开始逐步确认,特别是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之后,全民健身热潮开始在全国各地兴起。
很多健身连锁品牌开始出现,类似于浩沙、青鸟、威尔士、一兆韦德等等健身连锁品牌不断在全国扩张版图,由于健身房的行业毛利率超过了40%以上,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力量进入市场。据美团点评发布的《2018健身行业白皮书》显示,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健身房总数达4225家,私教工作室更是多达9411家,远超其他城市。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自2017年起中国的健身会员数量增至近900万人,同比增长14.97%。
然而,在健身房产业高速扩张的同时却也同样伴随着高速倒闭,根据媒体报道,2011年后,全国健身房数量出现下降,北京减少了46家,大量健身房开始倒闭。如2008年底中体倍力有44家店,到2011年底只剩下32家。2011年5月,青鸟健身在北京的5家门店因为拖欠租金被物业强制关闭;2011年6月,武汉帕菲克健身18家店跑路。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2013年中国商业健身俱乐部总数约为5000余家,其中80%基本在维持或亏损状态,而且截至目前,一兆韦德与威尔士等品牌健身房也经常关店。
此次,浩沙的危机再次把健身房的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么健身房的问题到底在哪呢?
首先,健身房玩的不是健身而是"地产+金融"。说起健身房,大多数人估计都会认为健身房就是专门做健身的,然而实际上健身房玩的大部分都不是健身,而是"地产+金融"。一般情况下,一个健身房开店都会选择人流量比较集中的地区,但是人流量集中就意味着较高的地租水平,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非常明确的把这种地租称之为级差地租,那么一家健身房能否开下去就看这家健身房的金融能力怎么样了?健身房玩金融的核心就是健身房预付卡制度,相比于金融机构、支付机构所构建的预付卡,健身房同样也是预付卡的大户,基本上健身房想要平衡自己高昂的地租成本就要想方设法多吸引用户办年卡,只要健身房所得到的预付年卡收入(本金+利息)能够超过健身房的房租,健身房的生意才能真正玩转起来,这种类金融玩法几乎成为了所有健身房所同行的套路。然而,健身房毕竟不是金融机构,一家非专业的机构玩金融,把自己玩死的概率远超玩成的概率,这也是为什么健身房经常爆发风险的重要原因。
其次,开健身房容易赚钱难。一般情况下,健身房的成本主要集中在三大块:房租、器械和教练。房租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健身房面临着两难的格局,如果开在房租低的地方客流量不足就难以经营,但是客流量好的地方必然房租高昂,特别是这些年房租价格是水涨船高,健身房的压力也是不断递增。与此同时,健身教练同样稀缺,虽然中国人多,但是真正有水平的健身教练却非常少,健身教练收入高的同时也是练成难度非常大的,所以健身房往往会用极高的私教课来吸引健身教练和会员。虽然,健身器械的成本相对固定,但在房租和教练的高成本下,健身房想要赚钱却相对艰难。
第三,健身房基本上都是销售为王的地带。健身房要想活下来的核心就是拉新,因为其金融模式决定了只有不断拓展新客才能真正玩转自己的金融玩法,根据媒体的报道,在北京西三环的豪柏大厦,浩沙健身分店位于1层与负一层,年租金大概在230万元左右,按此计算,如果每年会员费为2000元,光是要覆盖租金成本,这家店一年就要吸引超过1150名新老会员前来办卡,如果是新店,平均每月要拉的新客就要达到95人以上。正是拉新压力,让健身房形成了类似于药企的销售为王的模式,销售提成在健身房的成本当中占据了极高的比例,但是由于一个地方的人流量是相对固定,一般情况下,方圆2-3公里范围内的潜在客源仅供一家健身房拉新3年左右,之后就会陷入客源拓展艰难的境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所有健身房都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浩沙出现现金流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其实欧美、日本等国早就月卡制、次卡制等复购型的消费模型,但是如果一旦把年卡变成月卡、次卡,健身房的金融模式运营压力将会立刻激增,如何能够解决健身房当前的问题其实这是所有健身房都面临的难题,浩沙的背后是整个健身房产业的金融病,这个病怎么治可能需要一套全新的模式。
(本文版权所有,本号已和快版权、维权骑士签约,如需转载请和本号联系,盗版必究;本号所有图片全部来自于正版授权网站,拥有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