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大课《社会经济大势》有感

 第一次大课是王明夫先生讲的社会经济大势,听课后的第一感觉用八个字来形容:畅汗淋漓,意犹未尽。先生说拖堂了,我想说是没听够,还不想离去,久久还沉思在先生的讲课中。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多十年书”,我认为听先生的课则是“听君一堂课,胜读百本书”。

首先,先生的课幽默诙谐,课前秀先生从微观两个案例来提出几个问题?给予我们思考,来引入大课的主题,课前先生就表明本次课的特点:四大四不(大视野、大逻辑、大轮廓、大方向,不具体、不实操、不科班、不学术),甩掉科班模型和逻辑,真实地传递先生个人关于现实的观察、感受、体会和人生选择,对中国商业走向的感觉和猜想。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讲课模式更直观、更有吸引力,更有深刻体会,更易发人深思。他个人的观察、感受和猜想,更容易让我们找到对经济大势和商业未来的方向感和直觉感受。

    其次,先生从大政方针,增长阶段,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世界格局,资本潮流这七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了经济大势和商业未来。让我头脑里对中国乃至世界有了整体的格局和未来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有了更深入整体的概念理解。整节课内容丰富,知识点多,我想单单从先生讲的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谈一下我的理解。

    我工作的单位是装备制造业,所以对实体经济有着切身的感受,大家都知道,实体经济是支撑国家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顶梁柱,也是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但是实体经济又是利润最薄弱的行业,同时实体经济现在越来越来越面临的是税费高,人力资源成本高,五险一金高,融资成本高,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大,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转行搞起了资本运作,金融行业,“脱实向虚”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些都归类于制度成本高造成的,正如先生讲的,制度供给,全面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先生说后三十年乡村振兴比肩改革开放,我认为一点也没有“危言耸听”,乡村振兴战略,是8亿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先富起来的中产阶级以上阶层,对乡村生活旅游消费的美好向往,乡村振兴不仅可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足以支撑中国经济中高速持续发展30年,所以我认为乡村市场不可估量,乡村发展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总之,第一堂课,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次大课《社会经济大势》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