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何以为家》随记

电影《何以为家》,昨天去观看包场了。宣传主打家庭教育。该片讲述了一个12岁男孩赞恩,起诉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 。具体内容感兴趣自己看,不重复。

时代背景:现代,叙利亚难民逃往黎巴嫩国家。父母黑户,面临被驱逐,

主角:小男孩

委托任务:需要身份证

援助者:黑佣,媒体,律师,商店老板,国际援助组织。

收入方式:抢、偷、贩毒、简单体力劳动、卖果汁、卖废品。

敌人:当地制度,

结果:起诉父母,最终获得新身份证的证明。

小男孩不知道出生日期,逃难者,拥挤的房间。每次看到同龄人上学备受打击,当妹妹被卖掉而无能为力。离家出走,他想换个环境。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 技术、 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这个世界是立场的,叙利亚战争成为难民流落他国,难民被这个国家所排斥的。人生总要一个心理支撑,他父母的心理支撑靠着宗教信仰。这种条件与环境下,真的很糟糕,难改变。导演是黎巴嫩国家,也是要反应这种难民、贫穷、教育的现象,当局该如何面对。小男孩最后说别生育了,可以放大说,这个种族干脆灭绝。

并不是个体能够轻易改变的。一个人20多岁的样子,都是父母一系列错误决定的。这个小男孩结局是被拯救了。可现实中,这是极少数。大多数类似的场景,还是会继承ta父母的生活样子。文化的束缚,除非靠长期坚持逻辑的思维来对抗。我们国家1840鸦片战争为起点,经历的打击,当时面临灭族的威胁,前辈们打出来和平。一个腰带别得很高的老人在深圳画个圈,改革开放。个体受这个大时代的影响。我们还是挺幸运的。

改变命运,就换个习惯,换身边打交道的人,换个大环境。父母的教育,重要的是树立榜样,可以容易做到的就是增加词汇量。不是“你个婊子”。往往一个词汇就直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妹妹跟我说她初中一个同学看医生是重度抑郁,我有事去造成的。初中她的同学,父母没什么文化。有一次这男孩与伙伴夜闯镇政府,被警察抓了。其他小孩都说是他主谋偷的,其实他没有。警察打电话给他父母,他爸说不认领,废了没用。他被关了7天。那年他13岁。这事件,家庭对他冷落,父亲棒棍留下淤青,班主任认为他打架而训斥。上学走几公里,喝稀粥。睡大马路,我妹借钱给他当早餐。偷偷吃抑郁药。通知学校心理老师而疏远其他同学。他中考后去了技校没消息,那是2018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影《何以为家》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