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一部女性的自传小说,一上市就登上《纽约时报》等多家权威媒体榜单第一名,全美销量破百万册,作者塔拉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该书在豆瓣评分高居9.0分,也入围了豆瓣2019年度读书榜单。比尔·盖茨把本书列为他年度荐书的第一名,他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
塔拉·韦斯特弗,一位在美国山区里长大的女孩,通过自学考取大学最终成为了剑桥的博士。
本书也真实地回顾了她个人的成长和教育经历,家庭的宗教信仰以及家人的观念行为对她产生的影响,通过学习,对于自己过去的环境、信仰和心理进行反思和改变,最终蜕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 《Educated》,中文为什么会翻译成《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出自《圣经·诗篇》,意指作者逃离家庭这座大山,像飞鸟一样去寻求发展,找到自己真正信仰的森林,也是本书想要传达的思想。
宗教信仰带来的影响
塔拉家里有7个孩子,父亲经营着一个垃圾废料场,母亲是助产护士和药师,他们家并不贫穷,基本的生活保障不成问题,全家是虔诚的摩门圣徒。受摩门教的影响,父亲的思想很禁锢和独裁,唯我独尊,坚持真理。
他们拒绝接受现代科技的成果,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生活习俗,生病受伤从来不去医院而是用草药治疗,即使没有什么效果,孩子们不被允许去上学,大半生都在努力囤物资,以防末日的到来。但即使在摩门教徒里,这样的情况还是非常罕见。
原生家庭的阴影,“鱼眼睛”代表什么?
塔拉的哥哥肖恩对她如同魔鬼一样,具有双重人格,他遗传了父亲的暴力倾向,心理扭曲,他会教妹妹防身术,他会在父亲逼塔拉操作危险机械时跟父亲对峙,会在父母拒绝给塔拉学费时偷偷给她钱。
他也会因为小事殴打塔拉,用黑鬼、鱼眼睛等字眼来羞辱她,甚至把她的头塞进马桶里,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面对肖恩的精神折磨,她学会了释然和抵抗,肖恩多次威胁要杀了她,塔拉最终与肖恩决裂。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提过“鱼眼睛”这个词,这是他对女性的看法:“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子;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鱼眼睛”在红楼梦里大多数形容那些女管家、侍女等人,被权利和利益蒙蔽了双眼,他们为了生活苦苦挣扎,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变得污浊。
在本文中像鱼眼睛一样的女性也是悲剧般的存在,她们卑微、低下、被嘲笑,而本文中肖恩不止一次说过“鱼眼睛”这一词,他也有自己的看法,比如追求她的女生,之后就是用在妹妹的身上,每次都带着侮辱、挑衅的口吻。
肖恩为自己的暴力行为做铺垫,展示了他丑陋于阴暗的一面,也侧面反映了女性在这个家的地位,在这个男权主义的家庭背景下,他们只能默不作声,否则就是暴力来临的前兆。
谁也不能拯救她,只有她自己
塔拉就是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长大,在这里她已经没有尊严。她曾说过一句话:“他不能拯救我,能拯救我的只有我自己” ,这个他是指查尔斯,查尔斯想帮助她,但却不知从何下手,塔拉已经习惯了家里的环境,父亲的偏执和独断、哥哥的羞辱与暴力、母亲的隐忍和无奈。
一个人童年的阴影会在长大留下印记,如果把解开这个印记的希望寄托给别人,最后别人也会成为负担,唯独将自己置身于这个场景里,聆听自己的声音,学会如何面对,学会坚强,这样才能将伤疤释怀,也才能真正做回自己。
美国心理医师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书中指出,我们所有人都是被家庭这个大熔炉锻造出来的,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深刻地,而且往往是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他人。这个体系是一张交织着爱、嫉妒、自尊、焦虑、欢乐和内疚的复杂网络——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人类情感。
这是塔拉要面对的现实与残酷,很多时候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像电影《冈仁波齐》中那个在磕头朝圣途中孕妇所诞下的婴儿,一生下来就要踏上一条朝圣路,有人或许为他感到圣洁和幸运,我只为他感到悲哀,因为无论他本意是否愿意跟随家人的信仰与生活方式,但在他将来的早期家庭教育中,他无法选择。
塔拉说过:“我能在风中站稳,是因为我不是努力尝试站在风中,风就是风。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阵阵狂风,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风。它们没有区别,不同的是头脑中怎么想。”
教育是摆脱恐惧的武器之一
在哥哥泰勒的启蒙下,她才开始接触到教育,十七岁,她才第一次走进真正的课堂。大学是全然陌生的世界。她不知道论文为何物,不明白教科书是用来读的,以为欧洲是一个国家,甚至不认识“大屠杀”这个词,以为犹太人被杀害不过五六个人的规模。正因为这样,才能让她有勇气在教育的海洋里不断探索。
不断的学习和知识积累,塔拉明白了教育的意义。教育意味着自我创造,令她鼓起勇气去打开生命的无限可能,去接受不同的声音。她曾活在父亲和肖恩的阴影里,是主动寻求教育让她发现了真正的自己,她可以远离黑暗,接受教育,世界不再非黑即白。
很多时候我们循规蹈矩,过着反复无常的生活。想要改变却不能付诸行动,因为我们害怕。我们怕自己被别人说成异类,怕自己因为异于常人的生活方式而被指指点点。而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恐惧,摆脱家庭的阴影,你曾持有的观念就会焕然一新,同时成就一个全新的自我。
成长是一个重塑自我的过程,也面临荆棘和挣扎
刚上大学,无法融入新环境,也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她不明白一个宿舍需要承担家务、如厕后要洗手这样简单的道理,尽管她走出大山,但是仍然有一些家里的禁锢无法释放出来,她无法完全适应社会。不过相对父母传统和愚昧的思想,这些对她来说更值得改变和学习。
她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被视为家庭的背叛者,与父母和家庭决裂。分离之痛让她一度在崩溃的边缘,整夜梦魇尖叫,光着脚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梦游狂奔。
尽管塔拉的经历非同寻常,但她的故事所映射的问题却是普遍的: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女孩该如何追逐自我?面对原生家庭的伤害该如何选择?
塔拉曾说过,她说自己不想成为励志美国梦的化身。教育是改变了她的人生,教育是一场革命的道路,但也在她和家人之间划出难以修复的裂痕,还是一个无法修补的裂痕,为了理想和现实,有时候你根本无法做出选择。
这就是作者不断成长的信念,在任何时候,真正决定你是谁的永远是你自己,如同文中说的一样“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选项太多,以至于我们不断摇摆。很多事情都是浅尝辄止,还没有走到尽头就想放弃。如果能坚定一些,或许更能品尝到苦涩后的甘甜。”
每个人都应该像鸟一样飞向属于自己的那座山,可能飞的过程充满了波折,可能这个世界不够温柔,但可以试着打开心扉,因为总有一个人,愿意带你去看全世界,愿意成为你的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