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式广告越来越流行了

“找工作!直接跟!老板谈!”

“旅游之前——为什么要先上马蜂窝?”

“你知道吗?你真的知道吗?你确定你知道吗?你真的确定你知道吗?”

如果你是追看世界杯的球迷,这三则来自 Boss 直聘、马蜂窝、知乎的赛间广告,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甚至......可能还给你留下了阴影。

关于这三则广告,网友们是这么评价的:

“Boss直聘的广告,好像传销组织在集体喊口号。”

“恭喜马蜂窝,你们的广告我们记住了,但是听好了,我永远不会用你们的产品。”

“刘昊然在我心里粉转黑了。”


毫无疑问,这三则广告引起了受众的强烈抵触。那么问题来了,难道三家企业不知道他们的广告会引起争议吗?

不,他们当然知道,他们是有意而为之的。因为他们了解听觉符号有在品牌推广中有多么巨大的威力。

什么叫符号?你看到红灯停下,绿灯通过,这就是一种符号。你读书的时候,听到下课铃会一阵激动,这也是符号。

在市场里,做品牌、搞传播,归根到底就是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观念和行为,促使购买商品。

那消费者为什么会产生购买的行为呢?那是因为,某个商品的符号意义已经在他的心底扎根发芽了。什么意思?比如王老吉那句著名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就会让消费者在吃火锅等场景不由得的点上一两瓶,这就是符号的指称意义。

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品牌,比如“逢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洗洗更健康”之所以洗脑,其实就是超级符号在作祟。

“超级符号”顾名思义,就是符号的升级版,它们更精准,更强势,自然也更洗脑。

回到之前的问题, Boss 直聘、马蜂窝、知乎之所以制作出这么魔性的广告,就是为了迅速地搭建属于自己的“超级符号”,简单粗暴地占领用户的心智。

它们算不算是优质的广告,我只能回答,撇去广告的格调性,它们在传播上还是成功的。从传播的角度来说,声音编码解码比画面更快,且更容易让人产生记忆。

毕竟,在碎片化的时代,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印象都是盲人摸象,如果企业没有塑造统一的品牌符号,那么就会造成传播上的障碍。

一位广告公司的总监就说过,品牌要做的就是在短暂的15秒内,用最简单的词汇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并且一定要重复2~3遍。

当人们打算查询问题的时候,第一想法是上知乎,那么这时候,广告本身就已经达到效果了,至于它有逼格还是low到爆,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也许,这就是洗脑广告的神奇之处吧!你在拒绝它的同时,却记住了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洗脑式广告越来越流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