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行,结什么婚

城市的夜晚,华灯初上。

连轴转的你接连熬了两个通宵,持续嘀嗒了一天的微信提示音终于消停了。

地铁已经停运,你在手机打车软件上设置好目的地,几秒之后就接到了司机电话。

抬腕一看,凌晨1点。

没想到这么晚了,还有这么多等待接单的专车。

司机是个健谈的东北人,上车不到十分钟就把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

老家农村,出来打工,妻儿在老家生活,老婆还要照顾两边的老人,他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喝家人团聚。

“两地分居,不想家里人吗?”

“咋不想,老家挣不到钱啊!我在大城市开开车、找找工地,一年到头比在家种地可强多了。”

还有一个多月就能过年回家了,司机语气里掩饰不住的喜悦。

你点开微信,看到最近一次和父亲的聊天记录。

“今年就别回来了,老家天气冷,孩子受不了,等天气暖和了再说吧。”

“我跟你妈在家挺好的,不用挂念。”

“你在外头要注意身体。”

其实你自己也很清楚,等天气暖和的时候,又会有各式各样无法回家的理由。

比如公司太忙不给批假,比如客户连环call让自己分身乏术。

辞职的念头再次涌动。

可是,想想月供、孩子的兴趣班、老婆的马尔代夫游,你辞得了吗?

小时候,我经常弄混远房亲戚或者邻里街坊的辈分,除了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之外,统统不知道怎么称呼,每回喊错人就会被笑话。

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知道自家的家谱族谱?即便知道有这回事,大概率也从没见过。

可以预想,再下一代人对这种宗族文化的认知将会更加模糊,他们不知道如何称呼那些似亲非亲的故人,也似乎没有必要知道。

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没有兄弟姐妹。

从宗族组织涣散,到家族意识淡化,再到家庭结构的瓦解,相信不远的将来,作为自然人的个体也将不得不走向“解体”。

比如为了职场不得不违拗心意拍马溜须,应酬时觥筹交错。

马克思曾经在他的著作中提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完全可以达到满足自身生存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程度,接着就会导致婚姻和家庭走向消亡。

几百年后,作家刘慈欣在他的《三体》里,创造了一个未来世界。

在那里,“家庭”是个畸形的概念,“家庭”里的每个成员、每个位置,都能脱离其之外,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

这个世界当时读来只觉作者天马行空,脑洞大开,今天再看,大刘已经坐实了他预言家的身份,而且与时下正火的元宇宙概念不谋而合。

如果你经常逛商场,应该可以观察到,现在的餐厅里,超过3人的大桌越来越少,3人以下,小而精致的模式越来越时兴。

当下的人们,在各种外力和大环境的操控下,越来越缩小注意力范围,越来越关注自己。

最后的走向,是最极致的利己。

一个人就是全部,而趋利避害是生物本性,长此以往,人也就很难再胸怀天下事,更不用说恢复“聚族而居”式的生存模式了。

也许我们依然向往这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但现实会告诉我们:不,你不想。

离婚冷静期的推出,让更多的单身族对二人世界望而却步,也让更多在摇摇欲坠的婚姻关系里支离破碎的个人非离不开。

年轻人中,一种“新型肉体关系”开始流行,他们认为,可以通过一段短暂的关系获得幸福和快乐。

一旦觉得不合适,双方随时可以分开,没有负担。

但是结婚,不但无法保证长久的幸福快乐,还要承担包括离婚在内的种种风险。

把婚姻当作一场交易,并非是当下时代的产物,很早的时候,它就在彩礼、嫁妆、门当户对的古老传统里存在了。

只是今天愈演愈烈的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让它不再抱着琵琶半遮面,而是堂而皇之上大街,接受大众的洗礼。

有人说,其实结婚之后,钱会变多。因为两人只需要买一套房,只不过多添一双筷子,一屋二人三餐四季,体验是不错的。

是不错,前提是你不打算要孩子。

没生之前,月薪三千,过得像月薪一万;生孩子后,月薪一万,过得像月薪三百。

而且,能保证找得到跟自己志向一致、三观一致,还情投意合的对象吗?如果碰上骗婚形婚,你就等着哭吧。

相亲、婚姻,本质上是一场生意的考量。

男方怕家底被掏空,女方怕被骗身又骗心,亏本的买卖谁都不会做。

现在流行对单身的适龄青年们评头品足:

为什么你不结婚?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你不觉得你太自私了吗?

是啊,双方父母指着你结婚抱孙子,开发商靠着你结婚买房子资金回笼,日渐见底的社会保障金池也期待大马力的资金注入。

生前都当不成体面人,自私就自私吧。

宗族制度是在古代封建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和父母一起生活,到整个家族,再到整个村,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只有背倚宗族,才不会被外族欺负,才能抱团取暖,这其中,地缘关系占很大比重。

而如今工业化已是主流,男人不再需要女人织布,女人也不再需要男人耕地,大家纷纷远离父母,背井离乡,传统家庭也就变成了乡愁的符号。

电视剧《闯关东》里的张跺爷,一生无二无女,走了一辈子马帮,最后什么都没剩下,正应了他的大名——张得本。

张得本的一生,是最底层劳苦大众的真实写照,是每个普通人正在经历的生活。

闯关东的时候如此,今日亦如此。

“赶垛子的人呐,走四方。

苦啊乐啊,两脚蹚。

小崽子等着吃饱饭呐。

媳妇儿等着花衣裳,哎哎哎哎哎哟。

二老爹娘,翘脚望。

等着给他们盖新房 盖新房。

二老爹娘,翘脚望。

等着给他们盖新房 盖新房。”


我们,都只是为了活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着就行,结什么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