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1《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

因为某些原因,接触到了《活出生命的意义》。我是在某个读书软件上搜到的这本书,搜这本书的时候,同时有3643人在读,相比与某些书几十个人在读的阅读量,可见此书的名气和影响力。

看此书的介绍,这本书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 这部作品销售已达1200万册,已经用英文印刷了100多版,被翻译成24种语言。这本书是作者在1946年,仅仅用了九天的时间写就的。

1

此书的作者弗兰克尔经历可谓曲折和传奇。他本来有机会逃出纳粹的魔掌,接到美国驻维也纳领事馆领取移民签证的邀请,怀着对亲人深深的爱,他却选择了留下。书中写到:年迈的父母闻讯后欣喜万分,他们一直指望着我能够平安离开奥地利,然而我却变得有些犹豫。我真能忍心撇下双亲,让他们独自面对等待着被送往集中营的厄运吗?身为儿子,我的责任在哪里?我应该移居到一块能够让我安心创作的乐土吗?是集中精力发展我的意义疗法,还是应该担负起儿女真正的责任,尽一切可能保护父母?我左思右想,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这也是一种两难境地,人们通常希望得到“上苍的暗示”。正在此时,我注意到了我家桌子上的一块大理石。我向父亲问起它的来历,他告诉我说,这是他在被纳粹焚烧的维也纳最大的犹太会遗址上发现的。他把这块石头带回了家,因为上面镌刻了《十诫》的部分内容。父亲向我解释那些希伯莱文字说,它代表了《十诫》中的一条。我急忙问道:“是哪一条?”他答道:“荣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将能得到延续。”就在这一刹那,我决定留下来,陪伴我的父母,就让美国签证过期吧。

留下的代价是沉重的,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和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之所以传奇,是因为弗兰克尔在晚年的表现。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飞机驾照。长久的爱好是登山,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2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是作者在集中营的经历和所感所悟,后半部分是作者介绍所开创的意义疗法。

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把在集中营的经历分为了三个阶段:收容阶段、适应阶段、释放与解放阶段。

第一阶段显露的症状是惊恐。

这种恐惧在看到奥斯维辛这几个字眼,甚至在进入集中营之前就已经产生了。“从那一刻起,我们不得不逐渐适应这种极度恐慌的状态,直至习以为常。”

恐惧感是逐渐递增的,第一阶段的反应的极点就是彻底否定自己的前半生。在集中营中,所有的人都同时有了一个同一的身份——囚徒。过去所有的荣耀身份都离你而去,你要做的就是彻底忘记过去的自己。“我们抱有的幻想一个接一个地破灭,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人开始被冷酷的幽默感战胜。此刻,我们知道,除了赤裸裸的身躯之外自己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除了恐惧,还有其他的情绪。“新囚徒还经常遭受痛苦的感情折磨,他还要抑制这些情感。这种情感首先指他对家乡和家庭的无限思念,有时强烈到足以将其吞噬。其次指对周围一切丑恶行为的厌恶,甚至仅仅是丑陋的外貌都让他感觉厌恶。”

第二阶段显露的症状是麻木。

“冷漠、迟钝、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是囚徒第二阶段心理反应的表现,这些症状最终会使他们对每天每时频繁发生的酷刑折磨无动于衷。正是由于这种冷漠外壳的包裹,囚徒们才能真正地保护自己。”

作者比较了两个阶段的区别:“在心理反应的第一阶段,某个囚徒往往不忍目睹别人被罚示众,也不忍目睹泥潭里一排排的囚徒在皮鞭的威慑下来回走几个钟头”。“进入心理反应的第二阶段,这个囚徒的眼睛将不再躲避这一切。由于情感已经麻木,他看到什么都只会呆呆地站着不动。除此以外,他顶多盼着自己能借受伤、浮肿或发烧在医务室看病之机,在集中营干两天轻松的活。他看到一个12岁的男孩被带进医务室,这个男孩因为集中营没有他穿着合适的鞋子,被迫在雪地里执勤或在户外干活站了几个小时之后,脚趾被严重冻伤。值班医生用镊子一点点地拽去变黑坏死的部分,而我们这位旁观者的感情却已经麻木,无法真切地感受到厌恶、恐惧或怜悯等情感。进入集中营几周,他不断看到受难者、将死之人和已死之人,对一切已司空见惯,再没什么事情能够打动他了。”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一些情况下,不留痕迹的鞭打比留下痕迹的鞭打更伤人心。“我想用这件小事引发的故事来说明:有时,似乎很老练的囚徒也会发火。他的愤怒不是由于自己所承受的残忍或疼痛,而是出自与之相关的侮辱。那一刻,我的确血脉贲张,因不得不听一个对生活一无所知的人来判断自己的生活而怒发冲冠。”

麻木的结果就是一切“顺其自然”,因为你不知道精心所做的选择是不是更好的结果,可能你精心选择通向的结果可能是死亡,毕竟选择之上有一个更高的主宰——命运。

麻木到一定程度,就对未来丧失了信心,就走向了崩溃。“对自己的未来丧失信心的犯人,注定要走向毁灭。由于他对未来失去了信念,他也就丧失了对精神的把握。他自甘堕落,成为行尸走肉。通常,这会很快发生,通常的表现是精神崩溃,凡经历过集中营生活的人对此都非常熟悉。我们都害怕这一刻,不是担心我们自己,而是担心我们的朋友。一般来说,精神崩溃的犯人一开始是早上拒绝穿衣洗漱,或者拒绝出操。任何劝说、任何威胁对他都不起作用。他就那么赖在那里,一动不动。如果这种情况是疾病引起的,他会拒绝去病号区,也拒绝做任何有助于自己恢复的事。他就那样放弃了。他缩在自己的躯壳里,不再关心任何事情。”

第三阶段主要是幻灭感带给人的影响。

出集中营之后的表现也是分阶段的,最开始感觉不到真实,不敢相信真的获得了魂牵梦绕的自由,当逐渐适应了之后,有一个报复性反弹的阶段,不停的说话和吃喝。“我们开始不停地吃,甚至半夜也要起来吃东西。人的胃口可真大呀。如果一个犯人被附近某个友好的村民邀去做客,他吃呀吃,然后喝咖啡,接着口无遮拦地讲话。多少年的心理压力一旦消失了,听他说话,你会觉得他是不得不说,他抑制不住说话的欲望。”

还有就是一种幻灭感,当终于解放,终于自由,回到家乡寻找亲人,发现是一场空。“但被解放以后呢?一些犯人发现没有人在等他。他发现那个记忆中给予他力量的人已经死去!他发现,梦想成真时,一切并非如他所愿!当他踏上电车,奔赴多年来魂牵梦绕的家乡,正如多少次梦见的那样,摁响了故居的门铃,却发现那个该开门的人没有出现,而且永远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残忍,令人绝望。

3

后半部分主要是介绍作者所开创的意义疗法。

关于什么是意义疗法,书中有表述:““意义疗法”这个名字。Logos是个希腊语词,指的是“意义”。意义疗法,或者某些学者所谓的“心理疗法的第三个维也纳学派”,着眼于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对这种意义的追求。根据意义疗法,努力发现生命的意义正是人最主要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我用“追求意义”一词,而不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强调的快乐原则(我们也可以叫它“追求快乐”),也不用阿德勒心理学派的“追求权力”或者“追求优越”之说。”

“即与心理分析相比,我的意义疗法不那么内省和溯旧。相反,意义疗法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患者在将来应当完成的意义(意义疗法是着重于意义的心理疗法)。同时,意义疗法还对所有的恶性循环群系和反馈机制进行散焦,因为它们在神经官能症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样做就破解了而不是持续地促进和强化神经官能病患者的自我中心症结。”

按照意义疗法,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4

意义疗法,顾名思义,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正如他多次所引用的尼采的话语: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寻找生命的意义,给生命寻找到一个有意义的理由,每个人生命意义都是独特,需要自己去找寻,最后的意义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以幸福举例“幸福也不是能够强求的,它只能是结果。人们一定要有理由才能幸福起来。一旦找到了那个理由,他自然而然会感到幸福。人类不是在追求幸福,而是通过实现内在潜藏于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意义来追寻幸福的理由。个人一旦成功地找到了意义,那他不但会感到幸福,还会具备应对磨难的能力。”

关于磨难,就是意义疗法的第三条(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这也是花了很大篇幅来论述的。人主要的关注的不是活的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看到其生命的意义。只要找到了意义,即便是痛苦,也有了价值。

当痛苦不可避免,就像在集中营那样严酷环境下,如何保持还能找到人类的价值和意义,作者认为,即便环境再恶劣,人类的独特价值和超越之处是有内在的精神,选择的自由,即便剥夺了人身自由,依然有思想自由心灵自由。就像书中写序言之人所说的“只要我们拥有自主选择如何应对处境的自由,我们就不会一无所有。”

虽然痛苦是有意义的,作者并不是鼓励大家去自讨苦吃,不必要的痛苦就是自虐。书中写到“我还要更清楚地进一步阐述:无论如何,遭受痛苦不是寻找意义的必要方式。我的意思是说,即使在遭遇痛苦时,人们也有可能找到意义——假如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话。如果痛苦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有意义的事就是去消除痛苦的根源,不论这种原因是心理的、生理的或政治的。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与其说是英雄行为,不如说是自虐。”

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书中说道:由于生命中每一种情况对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会提出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所以生命之意义的问题实际上被颠倒了。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简单地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对待生命,他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永远心怀美好,相信未来。同样都在集中营,为什么有的人能活下来,有的人会面临绝望乃至于崩溃?书中说到作者的一个观察:他对那些因放弃对未来的渴望而放弃生命的狱友嗤之以鼻,因为这些人死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食物或药品的匮乏,而是因为缺失对未来的渴望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弗兰克尔则不同,他心中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自己的妻子,内心充满了思念,因而怀着强烈的求生欲望期盼有朝一日能够活着与爱妻重逢。他还不断梦想战后能够到各地举办心理方面的专题讲座,其内容正与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种种经历相关。

最后,我想用书中的一段话语结束,这句话让我动容和长久的深思,弗兰克尔回忆起巴伐利亚森林中的落日场景:一天晚上,我们端着汤碗,精疲力竭地躺在棚屋的地板上休息,一名狱友冲进来让我们跑到集合地看日落。站在外面,我们欣赏着晚霞,看着不断变换形状和色彩的云朵笼罩着整个天空,云彩一会儿铁红色,一会儿艳红色,与我们荒凉的棚屋形成鲜明对比,泥潭也映照出灿烂的天空。几分钟的寂静后,一名囚犯对另一名感叹道:“世界多美呀!”

是啊,活出生命的意义,世界多美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1-21《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