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莘斋点评(11)文学选美之打擂排位赛

一、《耗子》(第11场)

一篇好的故事总是能够给人以非同寻常的情感体验,当我们把从故事中获得的情感体验与个人生活相结合而有所感悟或共鸣时,我们将从故事中有所收获。那么我们可以说,这样的故事给予我们以某种特有的人生体验,它是精彩和优秀的。

乍一看本文的标题《耗子》,我首先想到的是老鼠,没错,也许手机或电脑屏幕前的你和我一样会有同样的联想。但是当我继续看这篇故事时,作者首先交代了王聪到小镇出差,与老同学杨哲每天小聚一番,二人均不胜酒力,但因为镇上历史悠久的摆摊文化而产生了观点上的分歧,他们决定一起到市场上看看,找人评评理。结果二人遇到了曾经的高中语文老师——“耗子”(绰号),而且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在这位老师与曾经他们的同学子秋、张强之间,还发生过一段颇为感人的故事。

故事中的故事正是子秋和张强作为高中同班同学,自幼青梅竹马,但比他们年纪大不了多少的老师“耗子”对班里的语文状元子秋也颇为喜欢和欣赏,当“耗子”得知子秋家境不是很好,可能负担不了她上大学的费用时,给子秋写了一张字条,告知子秋愿意承担她上大学以后的一切费用,这让张强醋意大发,随即找到“耗子”理论一番。结果二人在玉米地里因为这件事打了起来,并传到学校里。“耗子”为了不影响子秋和张强继续参加高考,主动提出辞职,而保全了学生张强在学校继续参加高考的资格,但他自己却因此失去了教师这份职业,选择到镇上摆摊,但“耗子”并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反而通过自己的方法,将自己的摆摊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收入颇丰。

这件事也大大感动了他的学生子秋和张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越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越是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综合品质,相信不论是谁,遇到这样的事情也都会对“耗子”感恩戴德。如果不是因为“耗子”当年的“大包大揽”,将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并保全了张强,那么张强和子秋也不会考入南方同一所重点大学。

根据故事情节的展开和推进,我们得知子秋的堂姐子萍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镇中学做老师,看上“耗子”并嫁给了他,与他的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而耗子也在几经波折后,最终选择了以野生党参作为主打产品在镇上继续摆摊。

故事通篇虽然并非曲折离奇或情节复杂,但是其中夹叙的一段往事导致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发生了人生走向的重大转折。读罢全篇,可令读者产生非常美妙的人生体验。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耗子”在面对学生的人生转折点之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顶住压力扛起全部责任,这是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的人方能作此抉择的,而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抉择,让“耗子”的形象高大起来、光辉起来、明朗起来。

当我们在人生关键时刻遇到重大挫折时,我们应该学习“耗子”的这种“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的精神,面对困难要百折不挠,脚踏实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路努力奋斗。只要心中有爱,心中有目标和方向,心中有无尽的动力,再付诸行动与实践,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相信一定会有不错的结果。

二、《抗癌喜悲路》(第11场)

这是一篇展示作者对于患癌老父亲的拳拳孝心的纪实类故事,字里行间凝聚着令人动容的情感与思绪。

作者通过个人亲身经历,结合父亲患癌后的病情走向和在抗癌的道路上经过33次放化疗与食道癌作斗争的艰辛历程,把真实记忆以故事的文学形式层层展开,让读者感受到一位具有坚强勇敢、朴实敦厚、勤劳务实等优良品质的老父亲在病魔前积极面对、顽强不屈,与家人共同度过最后的人生旅程。

作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以父亲的病情为线索,通过家人的实际行动和心理活动展示出对于父亲可能即将不久于人世的悲痛情怀,处处表达着感伤与不舍。故事紧扣标题《抗癌喜悲路》,既透露出父亲患癌后给家人带来了沉痛的心理变化,也展现出父亲和家人一起积极寻求治疗,想尽一切办法为父亲减少病痛,争取获得转机的良好状态。

读者从故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及其家人对于父亲的爱,当面对高额的治疗费时,作者在家人群里一声“呼唤”,很多不知情的家人了解情况后纷纷转来救命钱支援“前方”。这就能充分体现出“家人齐心其利断金”的可贵精神,能够给人以强大的动力和精神的慰藉。

作者多次在文中提到了“毒药”一词,他把放化疗抗癌手段中使用的副作用大的药物比喻成“毒药”,而他实际上也向我们传递出“解药在哪里”的信号。

我想,“解药”就是儿女的这份孝心,以及大家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不退缩,而是齐心协力与病魔作斗争,团结一致解决问题的情怀和精神,这种精神便是“解药”。虽然老父亲最终安详地离开人世,但是他实现了“落叶归根”的心愿,在家人的陪伴下寿终正寝,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圆满”。

我们常说“家有一老是一宝”,正是因为父母的这份比天大的养育之恩,让儿女得以长大成人,到社会上工作,进而谋求更好的发展。当父母身患重病时,作为子女理应想尽一切办法挽回父母的生命,减少父母的病痛,不致于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局面发生在自己身上。

通读全文后,我想到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作者不是独生子女,在父亲病重时能够登高一呼,让其他兄弟姐妹及家人群策群力、倾囊相助,解决和渡过时下的危机与难关。但当下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尤其是八零后和九零后的群体,当他们面临类似的问题时又当如何妥善解决?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

总之,希望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努力奋斗,为自己积累下更多的能力与财富,在棘手的困难与挫折面前能够有办法、有能力、有途径地妥善应对。同时,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面对种种生活的打击与磨难,仍能坦然面对、积极应对,履行好自己肩上的责任,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三、文学选美评审团点评官点评

(一)谏思

如果说情节精彩,《耗子》精彩是肯定的,但要是关系到人情冷暖,《抗癌喜悲路》让我触动更大。家里也有过病人,斯人已逝,往事不堪回首,我们只有往前看,才能看到一抹不易察觉的阳光,才能顺着阳光爬出阴暗的谷底。

(二)湾湾一笑

《耗子》和《抗癌悲喜路》两篇文章都在写人。

《耗子》里的主人公出场略微有点拖拉,前面花了太多笔力写王聪和杨哲,或许只是为了说明地摊这一经济现象,引出主角“耗子”,但容易让读者的阅读思路跑偏,认为接下来的故事是在王聪和杨哲两人身上发生。

文章好在“耗子”这人的品质够优秀,让文章加分不少。耗子后来能赢得张强和子秋的帮助,也是好人终有好报的逻辑命理。那个年代,发生在“耗子”这一年轻教师身上的故事很动人也接地气,读起来很真实,闪现了平凡人物身上闪光的品格,收获了这一群学生的肯定。

《抗癌悲喜路》记录了父亲犯病以及与癌症做斗争的全过程。过程艰辛又揪心,身为儿子的作者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父亲与癌症抗击的乐观精神。乐观是表面,父亲的乐观是为了让子女们少悲伤,这一点作者感受到了。

而后父亲的乐观终究被病魔打倒,所有的人不得不面对父亲的离去。我想对作者说:“在面对病魔时,我们终究不畏艰险,这样一路走过来了,不管父亲是否战胜了病魔,但爱终究永存。父子情深,不过是小时候父亲牵着你的手领你长大;长大后,你陪着父亲渐渐老去。斯人已去,生者已矣,当子女的过得更好就是对父亲的另一种孝敬。”

图片作者为壹品创作者联盟网文纵横公会学习委员“思之域_b01c”
图片作者为壹品创作者联盟网文纵横公会学习委员“思之域_b01c”

相关文章收录专题:

《壹品创作者联盟网文纵横公会文学选美打擂排位赛》

《精选点评专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悟莘斋点评(11)文学选美之打擂排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