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建构师之路 第3篇
所有心理困惑的共同倾向
1、心理困惑的重力指向
这些年来,多次与人做职业发展辅导时,总有一个让我不安的体验。这个体验就是每次与人交流到较深入的阶段,都会有意无意的将话题引入到一个我难以收场的问题上。这个问题就是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起初我怀疑是否是我跑题了,还是我不够职业的表现。今天我似乎得到了更加明确的答案!事实上按照罗杰斯的发现,只要环境足够开放和安全,任何关于个人心理困扰或人际关系的抱怨、吐槽,都会引向这个具有浓厚哲学味道的命题。
如果我们刻意回避这个方向,企图就事论事的解决问题,会遇到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当我们给出一个答案之后,对方马上又会抛出一个新的问题,来证明答案不正确或不全面。一来二往,感觉像是对方成了答案的评判人员,而我们才是那个关心答案的人,解决问题成了我们的责任,而当事人越来越不像责任人。
总之当事人倾向于用无助或都怪XX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想要做真实自我的潜台词:“我怎样才能抛弃人格面具,接触到真正的自我?”罗杰斯也通过大量的案例证明了这一点。当罗杰斯与当事人建立了安全信任的关系之后,问题都会从最初的现象,走向相同的核心:如何做真实的自我。
2、自我保护的人格面具
在成长过程等各种原因下,人们总是按照别人的标准和要求去生活,久而久之,这个别人的声音,会内化成自己内在“理想的自我”,打引号是因为这并不是他的理想,而是在道理上“应该”成为的自我。他们的思考、感受、做事方式,都是按照这个“应该”的标准去执行。以至于找不到真正的自我,或感到丧失自我,没有自我。
然而摘掉面具并不容易,因为这是人们在自我保护的过程中,一层一层建起来的。人们要用这样的面具示人,企图让别人认为那就是自己。认为这样的自己才符合人们心目中的“应该”的人,才被喜爱、被接受、才足够安全。
如果把面具摘掉了,那么真实的自己是什么属性?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人互动?这样的方式别人喜欢吗?不喜欢的话,靠什么保护自己呢?这些疑问会让人陷入一种虚无的恐惧。
但是如果不摘面具,真实的自我又确确实实的在内心不断的呐喊。这种呐喊让人受够了面具的伪装,这种呐喊充满了来自真实自我的恐惧、愤怒和羞愧的情绪。
它恐惧自我的消失;愤怒自我得不到彰显;羞愧真实的自我“不够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接受心理辅导时,开始接触真实自我时会流泪、愤怒等流露一些极端的情绪。因为它们在心目中压抑已久。
3、面具与真实的矛盾
我在想,为什么人们讨厌伪装,讨厌面具,那明明是自己亲自建立起来的,用来证明自己可以被接受、可以被爱的皮囊。事实上这副皮囊也收获了一定的效果,否则我们早在它建立之初就把它丢弃了。人们为什么总想企图摆脱这个“有用”的皮囊呢?
也许下面这个比喻能给我们一个解释: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人生体验。我小的时候,出去办事,经常被介绍为,这是某某某的孩子。后来我发现这句话很好用,当我说出我是某某某的孩子时,会更容易获得一些大人的支持。
但是慢慢的,我开始厌倦这种自我介绍,因为这种介绍里面缺了一个核心,核心就是我自己,关键是如果没有某某某,那我是谁?似乎大家不在乎我是谁,只在乎我是谁的孩子。
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我想这是人们最底层的行为动力吧,我找不到藏在它下面更深层的动力源了。人从2-3岁自我意识觉醒的那一刻,就意味着自我意识求存的开始。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自我意识的觉醒,本身也是大脑创造的一个概念和算法。这个算法以自己和自己寄存的肉体存在为核心目的,进行趋利避害的演算。这种演算自然不希望自我消亡,也不希望别的算法(外来的“应该”)来取代自己。
因此这种算法的BUG,或者说是代偿机制,就是一面通过运用外在的“应该信息”,来构建一个应该的虚假自我;一面又害怕这个虚假自我取代自己,让自己彻底消亡。
这个比喻也许能勉强解释,一个人的真实自我,为什么会一边构建虚假面具,一边又讨厌面具的原因。
而建构师的任务,就是协助这个真实的自我升级一下算法,让其摆脱对面具的依赖,建立真实自我与社会的互动,并确信自身和自身所依存肉体安全的新方法。但不论如何,选择做自己,是人生最重大的责任,这意味着我们将用自己定的“应该”生活,而出了问题也是因自己而起,与他人给的“应该”再无关系,没有责任可以推给任何人。
4、找到真实自我的重要线索
情感的体验,是我们探究未知的真实自我的重要途径。在安全的环境里,让一种情感体验充分的发展下去,直到它到达边界。那一刻,当事人会卸掉所有的面具,可能只是一瞬间,然后即刻又戴上面具。因为那一刻的他,自己还没做好接受的准备,但是他依然可以深刻地看到那个真实的自己。
当事人会觉察这种表达,和压在内心深处的需要或感受。当充分体验自己的情感时,他便成了自我的真实存在。真实的自我有时会企图与面具合作,用理性拼凑成一个半真实,半虚假的自我,但事实往往是虚假依旧会让真实苦恼。
就像一条是活鱼一条是死鱼,活鱼在水中,可以自由自在的、气息生动,极富灵活变化的游动,而死鱼是僵化的毫无情绪波动可言。换句话说,即便带着面具生活却只能用真实的情感表达,因为面具没有情感,情感也无法被塑造,这是面具和人性最本质的区别。
5、真实自我的行为倾向
(1)对经验开放
带着面具的人倾向于选择只看到符合自己想象的东西,而忽视我们感受到的一部分真实;而摘掉面具的人,确切的说是当一个人更加开放的意识到内心的情感和态度时,便会更加坦诚的感受外在真实,拓展更广的视野,而不是用预设框架来筛选感知现实。
举个简单的例子:夫妻吵架时,往往会给对方一个特别武断的评判,双方不服便越吵越凶。但是当双方能平静真实的表达和面对自己的感受时,就会很容易看到之前没看到的对方的另一面。而对对方和自身的评判也会变得更加客观。
(2)信任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罗杰斯所提到的信任自己的有机体,我认为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是,是信任有机体带给我们的情感和感受。并以此来协助决策。
一方面,我们面临选择时,面对真实的自己,自我意识就会轻易地听到来自有机体的感受和情绪。这些感受和情绪,正是我们做出判断的依据。
另一方面,我们会排除一些企图代替经验作判断的“应该”对我们的干扰。当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出现时,我们的感受和经验会做出明显的负向反映,来提醒我们哪个选择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选择。
与其说信任自己的有机体,不如说是身体和自我意识达到了更加和谐的合作状态。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是我们选择做真实的自己,感受和信任自己的身体以及他的情感反映、对经验开放等,这一些列行为所得出的算法之和。
信任的另一个好处,是当感受和情绪被信任之后,它们的波动就如同传感器的信号一般,与我们的意识开始合作。并且这些波动因为被接纳和看到,会缩小到一个不具破坏力的范围内。
(3)内在评价源
当一个面对真实的自己时,他将更加倾向于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和判断,而不再那么在意别人的肯定和标准。
他自身唯一的评判标准,是我的生活方式是否真的令我满意?或者这种生活方式是否能表达真正的自我?如果不能,我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当评价源由外转向内时,我们会看到一个独立为自己负责的人正在形成。
他依照自己的标准做事,不受他人评判的影响,相应的,他也要对自己的评判和行为负责,这意味着失去推卸责任的依靠、意味着孤独、意味着独自面对一切。
(4)成为过程而非结果
人格面具是预设的、固定的;而真实的自我是流动的,变化的。我们在设定人格面具时,往往倾向于设定为一种理想的、固化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特征可能来自于家庭教育的灌输、或者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基于这样人格面具,我们也会设定一个固化的追求目标与达成目标的状态。
但作为一个真实的个人,我们的情感、情绪、认知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这个流动变化既是我们的真相,也是我们适应环境的基本特征。因此,当我们选择发现自我、成为真实的自我时,我们便开始转向成为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
这有点不可思议,个人的形成,并不是形成一件设计好的作品;而是随着环境的变化、经验的变化,更像一条在命运的峡谷中奔流的河水。无定式、无定性,随着命运的山谷形成不同的形状。你也许说,我们是那些河水?事实上,个人的形成,是那些形状!但不论如何它已经不再是那个面具。
最后,当整理完这篇文章时,我在想:当我们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时候,我们如何确定是在和人格面具建立人际关系,还是在和一个真实的人建立人际关系?这个问题一想,让我有一些毛骨悚然。
叶上闻
公众号:生涯叶上闻
2018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