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冲突,孩子的事到底是谁说了算?

文|安心妈妈是HR

我们的传统文化,以一个家族的庞大为荣,说明人丁兴旺;以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为荣,说明关系亲密;以互相扶持彼此渗透为荣,说明感情深厚。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们普遍缺少“界限”感,常常不自觉地插手别人的事务,也不懂得怎么拒绝别人的越界。

这一点,在育儿冲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抚养者之间的彼此越界

照顾一个小宝宝的日常,需要几个人?

那再加一个小宝宝,需要增加几个人?

安安4岁了,心心也已经半岁,这4年多育儿路上的摸爬滚打,让我开始相信一句话——养孩子,真的不是人越多越好。

在缺乏“界限”感的大环境里,面对没有自主决策权的小宝宝,每个抚养者都会频繁出现彼此越界的现象。

最典型的场景就是——穿多少衣服。

有点育儿经验的人都知道,冷不冷关键看孩子自己,摸摸后颈温热无汗,即便手有点凉,也是适宜的温度。

但是,这世界上有一种冷,叫做奶奶觉得冷。还有一种热,叫做爸爸觉得热。

每天单单是给孩子搭配衣服这件事,参与的人越多,讨论时间就几何倍数增长。

后来我们家的穿衣法则就是,由我一个人准备衣服,再让一大早就出门买菜(拥有实地考察结果)的奶奶补充意见,最后我来综合判断,做出决定。

也就是说,给宝宝穿衣服这件事,划定为我的“地盘”。

以此类推,宝宝的饮食是奶奶的“领地”,我们会提出建议,最后由奶奶拍板(毕竟每天买菜做饭是奶奶);外出游玩就让爸爸做主,地点和活动内容基本由他说了算(每次外出都是大包小包外加两个宝宝,他是绝对的主力军)。

换句话说,谁是主要执行者,谁说了算。

确定了彼此的责任边界,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既减少了矛盾冲突,又通过共同参与育儿过程,增强了每个人的责任感。

有朋友问我,有些事情真的看不过去,不管不行啊,那该怎么办?

这就涉及到育儿边界的第二个话题。

如何扩大自己的边界

边界就像领土,自己的领土范围扩大了,邻国的领土自然就因此缩小了。

在育儿方面,最容易发生的“领土纷争”,就是新科学育儿理念和传统育儿理念的冲突。

从小婴儿要不要喝黄连水解胎毒?几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加辅食以后是以奶为主还是以辅食为主?小宝宝要不要比大人多穿一件?帽子和袜子要不要穿戴?到孩子要不要上辅导班?孩子发脾气怎么处理等等。

虽然我们可以划定彼此的大致界限,但总会有各种我们觉得不对的,难以接受的,忍不住想要“插手”他人领域的事,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我的经验是有两种方法。

第一,充分借力,润物细无声。

如果是和老公意见不同,可以用上各种科学研究,推荐他关注育儿大咖,督促他自我提升。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一定要多鼓励多表扬,让老公充分地成长起来。

如果是和婆婆观点相悖,处理起来就要复杂些。

一方面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资源,推送专家的观点、建议,以专业性取胜。

另一方面,要借老公的口说话,让老公多向婆婆进行理念灌输,主打感情牌。因为,对婆婆来说,媳妇的建议总夹带着话语权的争夺,好像听媳妇的就没有了地位;儿子不同,婆婆们之所以帮忙带娃,总是为了儿子,而不是媳妇,让儿子满意,是大部分婆婆的最终目标,儿子开口,婆婆一般都会采纳。

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平时自己多累积,多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才能心中有数,知道去哪里寻找依据。

第二,用责任换权力。

俗话说的好,责任和权力是对等的,你想要更大的权力,必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用责任来“解锁”权力。

通过科普宣贯和感情牌,仍然无效的时候,我们就要考量一下:这个问题是不是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在乎程度有多高?如果由我们来做,是不是一定会比别人做的更好?我们是不是有这个资源(特别是时间)来做这件事?

如果真的在乎,时间上也允许,那就自己亲自上阵。

从辅助、支持做一些小事开始,慢慢地把整件事包揽过来。在权力交接的过程中,要注意态度,避免激化矛盾。

要始终记住,无论意见分歧多大,大家都在育儿的同一个战壕里,都是发自真心的爱宝宝,在这个大前提下,一切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无非是谁让步的问题。

一旦有接手的机会,就用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和专业性赢得对方的信任(这个和职场法则非常类似),让大家想起这件事,就觉得交给我们做最为妥当,那么我们自然就拥有了话语权和决策权。

当然,智慧的妈妈,会不断权衡、调整自己的“权力边界”。

没有什么事非黑即白,适当保留一些“公共领域”,也是育儿路上必要的灰色地带。


来源 | HR妈妈的潜能研究院主笔,专注潜能开发

个人公众号|「HR妈妈的小宇宙」,欢迎关注和私信。(每天1位公益咨询)。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育儿冲突,孩子的事到底是谁说了算?)